百度和穀歌:局域網戰勝互聯網——劣幣驅逐良幣的時代(組圖)
5年前,也就是2006年04月,百度李彥宏曾經預言,“5年以後,Google和百度之間的關係是百度一枝獨秀,從市場份額來說,大家很難看到Google了。” 5年後的今天,CNZZ統計,Google搜索引擎在中國的使用率和占有率已經低至10%,而百度則高達76%,李彥宏的預言從某種角度上被驗證了。 周鴻禕對此評論:“現在看來老李確實北大(NorthBig)(注:NB),很有眼光和遠見,確實看到了未來。我們其他人比較南大(SouthBig)(注:SB)隻是從產品和技術還有市場用戶這些狹隘的角度出發就看不準。” 猜到了結果,卻沒有猜到過程 百度於2000年成立,最初的時候專注於中文搜索引擎,在2002年Google被封事件中成長起來,在2003年的時候,在中文搜索領域百度基本上和Google持平,2004年、2005年從30%到40%,到2006年超過50%,之後一直到2009年,百度的市場份額一直在60%左右,在2010年第一季度市場百度占有率上升至64%。穀歌中國的市場份額則從2006年的20%增長至2009年末的35.6%,隨著穀歌退出中國事情的影響,2010年第一季度穀歌在中國互聯網搜索市場占有率開始下降至30.9%。
2003-2009年中國搜索引擎市場營收份額(來源:艾瑞谘詢) 我在2010年初曾撰文《後穀歌時代的中國互聯網生態》,認為其他搜索公司“瓜分穀歌走後留下的超過30%的市場份額”的論調為時尚早,並預見“百度可能將會是穀歌離開後的最大受益者”。 一年的時間過去了,百度逐漸壟斷了中國的搜索引擎市場,Google搜索引擎受到了變本加厲地限製,先是針對搜索服務的單字屏蔽,之後HTTPS搜索服務被屏蔽,從2011年3月2日開始,Google的全線服務都在中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幹擾,導致Google各類服務(Gmail、Google Reader、Google分析等)都出現不穩定情況,使得Google服務的可用性逐漸下降。 而現在,據CNZZ數據中心的數據顯示,2011年第一季度百度搜索引擎的使用率高達76%,位居國內第一,其次為穀歌10.16%、搜狗4.86%、騰訊SOSO3.43%,而必應、有道、雅虎緊隨其後。
然而,百度雖然占據著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但這並不代表其搜索引擎就能盡善盡美。按照CNZZ的數據顯示,百度盡管在搜索結果總量、檢索結果頁麵的打開速度、檢索結果即時性等方麵比較突出,但是對於檢索結果競價廣告、檢索結果下載效果、微博搜索、購物搜索等方麵的控製卻落後於穀歌等其他搜索引擎。也就是說,即便在最為核心的搜索領域,百度也不得不麵臨著來自穀歌等其他搜索引擎的挑戰。
百度穀歌搜索質量的對比 如果沒有那些人為的幹擾,讓百度和穀歌在一個公平的環境下競爭,那麽百度和穀歌的搜索質量對比哪個更好呢?原穀歌中國的CEO李開複從“相關度”、“索引規模”、“速度”、“新鮮度”四個方麵給出了一個詳細的評測:
一、在2005-2006年時,穀歌和百度的比較: 1、相關度:領先百度2個點(大約是今天的英語穀歌和微軟的差距,就是說不大)。 2、索引規模:穀歌規模較大,但是很多重要的內容都沒有(例如論壇)。(這裏比較的是中文索引,但是其實穀歌的索引是全球所有語言都儲存的,因此任何搜索可能搜出任何語言和國家的結果) 3、速度:穀歌遠遠慢於百度。 4、新鮮度:穀歌落後百度。 二、經過兩年的努力,在2008年,穀歌和百度的比較: 1、相關度:穀歌遠遠領先7個點(大約是穀歌英語剛出來時和雅虎的差距)。 2、索引規模:穀歌是百度的10倍左右(當然,對絕大部分常見搜索詞是感覺不出差別的),並且彌補了有些爬取的錯誤和落差。 3、速度:穀歌和百度大約一樣,雖然許多服務器不在國內。 4、新鮮度:穀歌達到6分鍾之內,也就是說一個網頁上線6分鍾後就可以被搜到(如果是PR值夠高的話)。 因此可以看出,從搜索引擎技術上看,穀歌當年對於百度來說是領先的,一個具體的例子是,在2007年的時候,穀歌的一個員工做了一個“穀歌百度比比看”的程序,對搜索引擎進行盲測,來驗證穀歌和百度的搜索質量,結果經過大量匿名用戶的測試,最終穀歌搜索勝出。 百度的危機 南方周末的重磅文章《漩渦中的中國首富李彥宏》一文中寫到,“李彥宏認為,‘技術本身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商戰策略才是決勝千裏的關鍵。’……李彥宏將微軟描述為‘寸土必爭’的‘邪惡帝國’,十餘年後,他所創建和領導的公司麵臨著同樣的指控。百度不僅在做搜索,還在做實時通訊、電子商務、博客、微博、輸入法、瀏覽器、壓縮軟件……甚至還做過一段時間的內容生產。” 從某種角度來看,百度的發展似乎一帆風順,2011年3月10日出爐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內地首富名號被百度CEO李彥宏摘得。3月24日,百度市值超過騰訊,成為目前市值最高的中國互聯網企業,這也是騰訊自2006年以來,首次丟掉中國互聯網企業市值第一的頭銜。 而在另外一方麵,百度似乎一下子成為了國內互聯網行業的“眾矢之的”,競價排名非議頗多、百度文庫侵權風波搞的百度灰頭土臉,被迫道歉、當當網等合作夥伴紛紛封殺百度廣告,乃至於百度自營的“有啊”黯然關停,百度MP3被迫轉型,各種問題都在一夜間爆發,百度成為互聯網行業的“眾矢之的”和“頭號公敵”。 百度的盈利模式非常簡單其易於理解,就是“競價排名”,百度的“競價排名”早期很髒,那時在百度搜索“癌症”,要翻到第七八頁才能得到正常的搜索結果,而前麵的七八頁全是讚助商出錢買的廣告位,在眾人的猛烈抨擊下,百度不得不做出一些修改,減少了廣告的數量。 但是百度在“侵犯版權”方麵的行為卻更甚,在百度貼吧已經出現侵權的勢頭後,百度反而又推出的百度百科、百度文庫等係列網站,這些網站雖然給百度帶來了很多流量,卻存在大量侵權的內容,嚴重損害了內容創造者的利益,最終引來作家和出版社的圍攻,自身的聲譽受到了嚴重影響。 對於第三方網站來說,百度對於原創文章的排名也不如Google,搜素很多關鍵字,排在前麵的都是百度自己的網站,如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等,儼然成為了“百度站內搜索”,而Google則更多把原創文章排在前麵。 框計算 麵對種種困境,百度也在思考未來的盈利模式,蘋果應用商店的成功引起了百度的關注,百度也開始打造自己的應用商店,試圖通過所謂的“框計算”應用開放平台來“建成一個新的生態體係”,把搜索框變成類似蘋果AppStore這樣的應用平台,提供應用和服務;對用戶來說,有利於用戶體驗,幫用戶節約時間;對開發者來說,開發者或運營商可以將應用直接提交到百度應用開放平台,並實現最佳位置和最佳形式的搜索結果直接展現。
百度“框計算”實現了對快遞、影視劇、機票和購物等垂直搜索的流量截取,百度數據開放平台導致相對美觀、全麵的第一條搜索結果會截取到大部分的流量,大型的企業或軟件開發商從中獲取流量,小網站則喪失掉這部分的流量。 和競價排名相比,應用平台的商業模式主要是“免費+廣告”的商業模式。目前這個開放平台(應用商店)以百度搜索框為核心,缺少客戶端(百度瀏覽器可能是未來的客戶端),由於百度的用戶通常不願付費,因此在上麵做收費服務較為困難,大部分應用以個人應用為主,電子商務類應用很少,第三方開發者的商業模式通常隻能采取“免費+廣告”,其盈利難以和蘋果應用商店相比,百度的“免費”模式顯然是應用商店的最大挑戰。 結論 可以看出,百度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並不是依靠純粹的技術和創新獲勝,如果不是Google經常間歇性的被屏蔽,中國的搜索引擎市場也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百度贏了市場,失去了口碑。一個可以隨意侵犯作家的版權,給錢就可以刪除負麵消息,競價排名發布假藥廣告,這樣的企業竟然可以成為中國市值第一的互聯網企業,這的確是個劣幣驅逐良幣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