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在死亡證明上簽字的人

來源: xkk 2011-04-18 13:48:3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504 bytes)

王閧,上海“11.15大火”的受害者之一,在那場震驚世人的災難中,他失去了妻子和母親。  火災後的第一個清明節,早上10點,他和部分鄰居約好,一起去膠州路728號祭奠親人。
  “也就那麽回事。我們還能做什麽?”他看著那棟麵目瘡痍的高樓,對羊城晚報記者說。語調充滿無奈和疲憊。
  生活,仿佛還是按著原有的軌道在繼續。但在王閧眼裏,已經“換了人間”。“這哪一點像生活?”他自問,“每天對著女兒和丈母娘,隻有沉默。”
 親人未火化安葬
  王閧原本擁有一個安逸甚至有點“小資”的四口之家。位於22層兩套相鄰的房子打通後重新裝修,變成180平方米的五室兩廳,他和母親、妻女一起生活在這裏。
  5個多月過去,4歲多的女兒似乎已經適應了搬家後的新生活。從臨時安置的賓館搬出後,王閧在附近的海防路租了一套房子,將嶽父母接來同住幫忙照顧女兒。女兒還是每天去餘姚路幼兒園上學,周末爸爸會帶她去公園、動物園玩,姑媽也會帶她去看兒童劇,過年前甚至還去了一次香港迪士尼。“我們都希望將災難對女兒的影響減到最小。”王閧說。
  經營著兩家公司的王閧,用很簡單的字句描述了自己現在的生活:“每周去一兩次公司處理業務。其他時間基本都花在處理火災的事情上。”
  火災,成了他生活的重心。日程表上,每周五他會與鄰居碰頭,每周六他們一起去“11.15”事故處理中心找領導交流(每周六是區領導接待日),每周會與負責對口與他們家接洽善後事宜的工作組成員通電話或碰頭。
今年3月底,是靜安區承諾“拿出房屋賠償具體實施方案”的期限。但王閧等來的是“沒有最新消息”。
  因為不肯在死亡證明上簽字,火災後的第一個清明節,王閧仍無法將母親、妻子的屍體火化安葬。他想得到的對親人遺體的處置權,也就“卡”在死亡證明上。
  “一開始,公安部門說簽了屍體認領文件就可以處置屍體,自己去提DNA。後來卻被通知說要先簽死亡證明、開好殯葬證才能提。再後來又說出於對遺體的尊重,不能提了。”王閧說。
  這是一段令人揪心的采訪。王閧用出奇平實的語言,敘述自己在指認遺體時的所見:“很小一塊炭,猛一看還以為是塊木頭。他們說裏麵有4個人……”停頓之後,他問:“你說我怎麽可能不追責?我又不是缺錢!”
  火災發生當天,王閧在14時左右打了119,明確說明母親、妻子和3位鄰居在一起的確切方位。他在14時40分左右趕到現場,發現消防員還沒開始進去救人。
  家傳古玩毀於一旦
  王閧的爺爺是杭州西泠印社“創社四英”之一的王禔。作為一代研究金石篆刻和書畫藝術大家的後人,王閧家藏的古玩字畫超出了善後工作組的預計。據公開資料,他家捐給上海博物館和西泠印社的珍藏就達約1100件。
  這次大火燒掉了多少傳家之寶?王閧最近正在痛苦羅列清單。比如一個清朝的高足碗,“沿碗口吹一口氣,它能像銀元一樣,響一分鍾”,這件家傳寶貝,王閧在寫清單時才發現不知該叫它什麽。再如一個蟋蟀鬥籠,通體象牙製成,是爺爺心愛的玩物。更多的自然是古玩字畫,“當年我在香港的姑媽來上海,回去時想帶幾樣留念,她挑了一本書、一本手摁印譜。在出關時被海關攔下,因為太珍貴,不允許帶出境。”
這些都燒掉了。記者問他,為什麽不在銀行租個保險箱存放這些珍藏,王閧說他們確實考慮過,但考察後發現銀行保險箱在濕度、溫度方麵都沒有滿意的設置,字畫印譜在那樣的儲藏環境中容易發黴受損。“所以我們都把它們裝在特別的箱子裏,防黴處理後整體封存,那麽大的箱子,要偷走不容易,放在家裏很放心。”
  王閧不知道有關部門會如何來認定他家的財產損失。“我要求請博物館、拍賣行來。我爺爺的幾個徒弟也還在,有的常年在我家吃住,很清楚我們家裏的珍藏有哪些,他們能為我證明。”
  王閧在火災後一共回過兩次家,第二次是特批的。“兩次看到的現場不完全一樣。一個浪琴表,跟說明書放在一起,說明書被人翻出來露在外麵,手表沒了。”王閧隻拍了些照片就下樓了。“不敢翻動,動了就說不清楚了。現場一看就知道是自然燒盡的,並沒有水衝過的痕跡。所有的東西都被燒得隻剩一尺高。紅木家具連個角都不剩。”
  引發大火的外牆保溫工程,如今在居民們強烈要求下正“恢複原樣”。未過火大樓及過火大樓外包裹的腳手架,一直沒有拆除,成為小偷行竊的工具,已發生了多起入室竊案。
  由於國務院調查組的報告尚未出來,過火大樓及其中的財產,至今處於政府托管狀態,未向居民自由開放。“明顯監管不力,死無對證,是不是偷完就不賠了?”王閧雖然報了案,但並沒有拿到報案回執。居民們對這些處於托管狀態下的剩餘財產,憂心忡忡。
  希望早日現房安置
  3月初,居民們收到《關於膠州路728號受災居民房屋及物品財產損失賠償的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方案”)。其中提到:“本公司擬收購膠州路728號大樓南側的105地塊3、4、5號樓期房房源”並打算曆時三年半建成,以補償給災民居住。
王閧說,105地塊是經濟適用房用地,居民們對三四年後才可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家並不滿意。一些八九十歲的老人,更是對在臨時住房中等待,感到備受煎熬。在此前的調查表中,大多數居民都表達了“現房安置”的意願,但《方案》中並未提及。除了105地塊的期房,《方案》還提供了另一種選擇,按每平方米3萬元乘以1.5的係數現金補償。由於房價高企,居民們認為這個價錢很難在同一地段買到類似品質的房產。
  也是在3月,善後工作組為居民們提供了6家評估公司,評估各自財產損失情況。居民們一一谘詢後得知,珠寶、紅木家具、名牌包具、古玩字畫等等,都不在評估範圍之內。
  王閧的母親鄭慧玲,是上海市僑聯理事。根據上海僑聯副主席郭景平的說法,“11.15”大火燒掉的膠州路728號裏,一共有40多戶“僑家人”(僑眷及其家屬)。
  這些家庭普遍家境殷實。未經證實的天價損失有:一戶居民,曾經將家藏400多件物品捐給博物館,其中200多件因題材雷同等原因被退回,付之一炬。有居民家藏了一幅唐伯虎的畫,價值6000多萬元,也已付之一炬。
  如今,王閧和他的鄰居們,都在等待國務院的事故調查報告。王閧說,這場大火燒掉了一棟樓的中產階級。“我們不會違法,我們會在法律框架內維護自我的最大利益,有物質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王閧說,火災前,他的生活狀態是,想出國旅遊就出國旅遊,想買什麽就買什麽。“現在,也許還是可以這樣,但你還有這個興致麽?時間可以抹平一切,這句話也許是對的,但不可能是現在。”
  對於今後的打算,王閧說,他做好了將目前的生活狀態維持三年的準備。記者問,三年後呢?他半天說不出話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