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製晚報》
當中國的身影在世界舞台上變得越來越高大,美國不禁重新審視這位迅速成長的“東方巨人”。美國前駐華大使、前太平洋艦隊總司令約瑟夫·普裏赫日前撰寫了一份題為《與中國在正確道路上攜手並進》的報告,指出美國應該更加重視與中國的雙邊關係。
報告提出了多項有助於改善中美關係的建議,包括美國需要調整自己以適應中國,鼓勵更多美國人學習漢語等。普裏赫已將這份報告提交給美國政府,成為決策者們製定中美關係政策的重要參考。
普裏赫15日通過他的首席助理克裏斯立普先生向《法製晚報》提供了報告全文,並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對報告內容進行詳細解讀。
報告概述
改善雙邊關係美應承擔重任
報告肯定了中國自1978年以來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發展成果,並強調說,在下一個十年,中美關係將成為最重要的雙邊關係。
引人注目的是,普裏赫把改善雙邊關係的“責任方”放在了美國一方,認為美國應該做出更多努力,承擔更多責任。報告還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觀點,例如,應讓漢語成為美國第二大語言,加強非政府層麵的溝通交流等。
普裏赫解讀:這份報告是我根據近期一次在弗吉尼亞大學中美關係研討會的會議成果撰寫而成的。會議由我牽頭,與會的有中情局東亞地區國家情報官和海軍上將蒂莫西·基廷等美國官員及學者。
我之所以認為改善中美關係的責任在美國,首先因為美國還是世界第一大國,雖然中國的發展異常迅速,但是不論在經濟領域還是其他國力方麵,中美兩國之間仍有一段距離。在改善雙邊關係方麵,美國的行動力和可操作性要更強一些。因此,美國應該主動向中國示好。
反觀中國,其發展方針本身就是“和平崛起”。和美國相比,中國對待世界各國的態度始終很溫和,其中當然包括美國。
建議·經濟
管好自家經濟再談中美關係
報告將經濟問題放在改善雙邊關係的首要位置,指出美國應該先處理好自己的財政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改善和中國的合作夥伴關係。報告說,美國到2020年尚無法解決債務和赤字問題,亟須采取正確的措施。如果在經濟問題上出現失誤,改善中美關係將無從談起。
原文摘錄:“打掃好房子迎接客人,美國應先著手解決自身的經濟問題,才不會在麵對中國時麵露尷尬。”
普裏赫解讀:從經濟角度來看,美國的經濟問題是影響中美關係的直接原因。在剛剛過去的金融危機中,中國是世界上受影響最小的國家,也是中國將世界經濟重新帶回了正常的軌道。
在這一點上,美國應向中國學習。如果美國無法妥善處理類似金融危機、收支平衡等經濟問題,美國的經濟地位會受到嚴重的衝擊。
建議·文化
搞好中美關係還要普及漢語
報告認為,想和中國搞好雙邊關係,應該在美國學校加強漢語教育。目前超過3億中國人會說英語,然而,美國人在這方麵則十分欠缺。所以,應該有更多的美國人學習漢語。
原文摘錄:“把漢語變成美國的第二語言,將是美國未來幾代人必須完成的任務。”
普裏赫解讀:中國學生都學英語,而且那已經是很多年前就開始的事情了。所以現在的中國,對美國有著足夠的了解和溝通能力。而最近幾年,漢語學校在美國越來越火。我想這不僅是開設學校本身的結果,還與中國的國力、國際形象提升等因素密不可分。
但是,我認為這還不夠,中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語言這個基本途徑了解中國,我想可能是今後美國幾代人需要做的事情。
建議·心態
不應“抱著肩膀”確保攜手順利
美國和歐洲國家的合作是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上的,而中美兩國之間存在巨大的文化差異,所以開展合作所麵臨的困難也更多。報告認為,以往美國在和中國的談判中總是“抱著肩膀”的,這種心態本身就不正確。
和中國展開合作的前提是要尊重中國,尊重中國的自主、中國的文化、中國的一切。隻有在尊重對方的情況下,才能避免一些敏感問題,才能減少中國“皺眉”的次數,雙方才能更好地“握手”。
原文摘錄:“中美都是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因此美國應該尊重中國,而不應投以敵對的目光。”
普裏赫解讀:從政治上來看,中國是民主、法製的社會主義國家。雖然兩國的意識形態不同,但既然中國尊重美國的製度,美國又有什麽理由不尊重中國呢?
在我看來,尊重中國的關鍵還在於了解中國。知道中國人喜歡什麽,討厭什麽。這樣在雙方交往的過程中,美國才不會觸到“暗礁”。如果像以前那樣,總是給對方一種“最後通牒”似的要求,我想無論在什麽領域,中美都無法順利攜手。
建議·投資
吸引中國投資政策必須給力
美國必須承認,與中國在經濟方麵的互相依賴正在增強。報告指出,目前中國在海外的投資總量巨大,但在美國卻微乎其微。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的計算,2008年中國在美國投資的企業隻有比利時在美投資的3%。報告認為,美國如果在政策上不能吸引中國的投資,美國受到的將是很大程度的損失。
原文摘錄:“美國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中國,美國應積極尋求中國在美投資。”
普裏赫解讀:海外投資是一種雙贏的經濟行為,中國在美國投資必然會拉動美國的經濟增長,如果中國能夠在美國加大投資力度,中國的企業在美國得到發展的同時,美國本土的經濟也會得到促進,美國人也得到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可是現在的情況並不樂觀,我想美國政府應該反思一下,並開始著手改變對中國投資的各種政策。門檻變低了,來的人自然就會多,兩國的經濟合作也會隨之更加頻繁。
人物背景
約瑟夫·普裏赫:美國海軍上將,1964年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在美國海軍服役35年,1996年~1999年擔任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1999年~2001年任美國駐華大使,現任弗吉尼亞大學米勒公共事務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