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的工作就是欺騙,為掠奪披上美麗的外衣。所以,你還是別以業內人士的評論支持你的論點了。另外,你說業內人士怎麽看不上,怎麽就一個人啊?
宋的書我沒看過,不知對不對,但是不欣賞你的做法。要說別人不對,最好講別人怎麽不對,哪裏不對,遺憾的是你的文章裏看不到這些,有的隻是滿篇的宋不對,宋不是科班出身,再加點野史。嘿嘿,你是附上胡祖六的文章,可那是人家說的,你要是沒新東西,轉載就可以了。你和他有仇?還是你嫉妒他?你也可以寫一本啊。
百度了一下胡祖六,下麵是百度wiki的內容,兼聽則明,不能隻看你給的胡祖六簡介。
--------------------------------------------------------------------------------------------------------------------------------------
胡祖六的四宗罪
一、誤導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決策 作為高盛集團亞太區董事總經理,胡祖六在美國加圖研究所2007年11月第25屆貨幣政策年會提出“中國把絕大部分的外匯儲備放在美元上是非常符合邏輯的。”同時提出“但是,我並不認為中國的宏觀經濟已經到達一個拐點。最近通貨膨脹率還在上升。中國資產價格泡沫的風險亦日益增加。因此緊縮性宏觀政策,包括加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還有必要與緊縮財政配合。 ” 然而,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在2007年2月,美國次級貸危機就已經初露端倪,在7、8月間問題越 來越嚴重,歐美央行同時拿出巨資數千億美元救市,在這樣的宏觀經濟形勢下,胡祖六竟然主張要將美元儲備作為中國的主要外匯儲備,而且提出中國仍然實行緊縮 性宏觀政策,這在很大程度上誤導了政府對經濟形勢的判斷,以致於央行在2008年上半年連續加息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最終對中國的宏觀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損 失。 胡祖六作出上述論斷到底是屬於正常的誤判還是有意誤導,下麵的經濟現象將有助於說明事實的真相:2005年以來,美國10年期與2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差不斷縮小,收益率曲線日 漸趨平。12月27日,2年期國債收益率終於超過10年期國債,出現了典型的收益率反轉情況。而2006年1-2月間,2年-10年收益率倒掛的現象又反 複出現,這一現象令許多分析師如坐針氈,因為反轉的曲線表明,長債投資者樂於接受較低的利率,因為他們認為經濟將放緩,利率甚至會更低。從上世紀80年代 開始,美國較大的3次衰退期前,均出現了逆向的收益率曲線形態;而自1960年以來,所有的6次經濟衰退期前期,均出現了收益率曲線反轉。美國這一重要經 濟指標的反常表現,難道高盛集團中沒有一個研究員沒有注意到嗎?身為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的胡祖六難道沒有關注嗎?如果這一領先數據還不能說明問題,而隨後在2007年2月美國次級貸危機已經出現,這時還不能引起胡祖六的警覺嗎?還能繼續公開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嗎? 對於這次全球經濟危機的爆發,事前有很多經濟學家就提出過警告,例如在2004年9月,一位奧地利經濟學派經濟學家克拉斯穆爾? 佩佐夫(Krassimir Petrov)就在《全球財經雜誌》發表了《中國經濟蕭條風險》一文,當時引起了較大的關注和爭議,而事後證明,佩佐夫的主要結論在2008年都得到了驗 證,然而,就是這個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胡祖六不去關注嚴肅經濟學家提出的學術觀點,倒是有閑情逸致去批判一本名叫《貨幣戰爭》的經濟學通俗讀物,到底是為 了表現一下自己的經濟學專業水平還是另有所圖,恐怕隻有他自己心裏清楚了。 中國的外匯儲備在這次全球性金融危機中遭受到不小的損失,然而,早在數年前,國內就有不少經濟 學家提出要逐漸調整儲備結構,增加戰略性物資儲備和黃金儲備,而這也成為最近中國政府調整儲備結構實施的一個具體舉措,胡祖六居然在2007年底還叫囂著 說“中國把絕大部分的外匯儲備放在美元上是非常符合邏輯的”,這僅僅在事後用判斷失誤就能解釋清楚嗎? 二、為集團利益持續發布誤導性分析報告 2008年5月5日,高盛公司分析師發布報告稱:“未來6到24個月油價愈來愈可能升至每桶150-200美元。”在該報告公布之時,原油期貨價格僅僅為120美元,7月11日,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創出了曆史新高。其中,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8月份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最高上漲至每桶146.90美元的曆史新高;而倫敦ICE期貨交易所8月份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最高上漲至每桶147.25美元。 就是這個胡祖六,在2008年7月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聲稱:“從原油需求、工業技術、地緣政治等多個角度考慮,國際原油價格依然會上漲”,他還提出高盛有關“未來6到24個月油價愈來愈可能升至每桶150-200美元”的預測從目前來看並非危言聳聽。 然而事實卻未能沒其如願,原油價格於去年7月見頂每桶147美元,隨後一路狂瀉,到2008年12月觸及2004年初來最低點每桶32美元。 今年以來,油價反彈,如今在每桶60美元徘徊。高盛卻開始公開唱空油價,在五月初又發布研究報 告,美國原油期貨價格將在未來兩個月跌至45美元/桶,然而,截止5月底,美國原油期貨價格已經達到65美元/桶,高盛唱空和唱多油價,顯然都是為了達到 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請問身為中國人的胡祖六,為什麽發布分析報告的時候不考慮一下中國的國家利益呢? 三、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中國企業控製權 在高盛2005年年度報告致股東的信中,中國是被提及次數最多的市場,在他們看來,中國蘊藏著“誘人的機遇”。在2006年1月,高盛以 37.8億美元與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入股中國工商銀行,構成其中國戰略圖譜的階段性高潮;2006年5月,高盛擊敗其他投資者,共計獲得雙匯發展 60.72%的股權(股改後稀釋為51.46%),這是高盛第一個控股並購。 以西部礦業為例,西部礦業於2007年7月12日正式在A股市場掛 牌上市。在享受現金股利和超大比例送轉增股後,高盛集團每股投資成本僅為0.34元,按照發行價13.48元計算,高盛集團獲利近40倍;如果按照上市首 個交易日收盤價32.97元計算,高盛集團的投資回報達到96.97倍。2009年1月13日,西部礦業公告稱,發起人股東Goldman Sachs Strategic Investments (Delaware) L.L.C.(高盛集團全資控股子公司)於2008年8月7日至2009年1月9日,通過競價交易出售公司7804萬股,占總股本3.27%。據交易期間 的股價測算,高盛在二級市場套現至少4.14億元,最高9.55億元,平均套現6.85億元。 然而,在獲得西部礦業股權的過程中充滿了疑團,質疑之一是,Delaware於2006年7月24日才在美國特拉華州成立注冊,卻在合法存續前4天即2006年7月20日與東風實業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議。 質疑之二是高盛集團在距離公開上市不到一年的時間前,獲取的西部礦業股份成本過於低廉,明顯低於同期市場公允價,有境外投行人士認為,東風實業公司股權低 價賣給高盛集團是雙方自願的事情,可能由於對公司未來不抱信心。但西部礦業的現實卻不支持這種說法。2004年至2006年9月,西部礦業累計分配現金5 億元,定向增發參股股東不到三年的股權投資回報率高達52%,另外公司當時上市計劃已定,上市後的股權投資增值將更為可觀,任何一個投資者都不會在這個時 候以這個價格出手。 請問胡祖六,如何解釋高盛集團廉價獲得股權正式成為西部礦業的外資股東?胡祖六到底是經濟學博士還是公關學博士? 截至目前,高盛係已經粗具雛形,旗下上市公司A股成員有雙匯發展(000895)、西部礦業;H股成員則有工商銀行(1398 hk)、中國平安 (2318 HK)、中芯國際(0981 HK)、中國網通(0906 HK)、雨潤食品(1068 HK)、蒙古能源(0276 HK)。高盛還試圖廉價獲得陽之光、美的電器等企業的股權,由於證監會不批複,才使高盛的如意算盤落空。 外資在中國賺取利潤本無可非議,然而像高盛通過莫名其妙的手段投資西部礦業獲得暴利,這對國內 投資者極不公平。現在中國資本市場逐步完善,身為中國人的胡祖六沒有讓中國老百姓更多地分享到中國企業成長的成果,反而通過不正當手段為外資攫取中國企業 的利益,不知胡祖六拿的上千萬美金年薪裏麵有多少中國人民的血汗? 四、費盡心機攫取中國的金融控製權 2005年12月份,胡祖六在清華大學的中國國際金融論壇上就外資與中國金融安全的關係發表題為《過分擔憂金融安全非理性》演講。胡祖六語重心長地提出:擔憂國際金融資本通過戰略投資的方式來實現其操縱或控製中國金融體係的不良企圖,實在是杞人憂天。他還提出這種非理性的恐懼一旦影響到政策層麵,則可能真正地損害中國的長遠國家利益。中國有可能失去一個千載良機,即有效利用國際戰略投資來加快推進中國銀行業乃至整個金融體係的重組改革,從而幫助中國金融體係變得更健康,更有效率和更有國際競爭力。 作為高盛亞洲董事總經理,胡祖六也切身實踐著他的理論。2005年股權交易和並購事件發生頻 仍,高盛參與了中國網通集團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收購案,及平安保險公司10億美元的股權出售案。高盛在亞洲的業務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近 1/2,其中收入的50%來自於中國,超過了日本。 根據公開的報道,用胡祖六的話來說,中國工商銀行與高盛是相互信任的,甚至在工行仍未開始財務 重組時,雙方就已簽訂了投資意向。與此同時,雙方的協商談判也非常有效率。從2004年11月1日雙方高層明確合作意願的一個月後,高盛就提供了短短一頁 紙但內容實在的投資建議書,所列條款基本構成了雙方最後的合作框架。 乍看胡祖六的個人表述,讓人覺得胡祖六就是投行中的英雄,然而仔細推敲,不禁又讓人 疑竇重生:第一、在工行仍未開始財務重組時,雙方就已簽訂了投資意向;第二、一頁紙的投資建議書,所列條款基本構成了雙方最後的合作框架。請問胡祖六,工 行這樣一個龐大項目不需要公開競標嗎?一頁紙的投資建議書就能構成了雙方最後的合作框架嗎?後來的事實證明,對於高盛持有中國工商銀行股份,被輿論普遍認 為是賤賣金融資產並受製於人。 操縱或控製中國金融體係真的如胡祖六所說是非理性的恐懼嗎?看看高盛的表現吧,2006年4 月,在工行H股上市前,高盛集團斥資25.822億美元認購工行164.76億股份,而在09年3月,媒體報道稱高盛4月下旬可能出售所持部分工行H股股 權,通過此舉籌集逾10億美元資金,這一傳聞對A股市場形成較大壓力,經過多方努力下,高盛最終決定不出售工行H股,但試想一下,如果外資銀行獲得較大比 例大盤藍籌股股份,通過股指期貨的杠杠,就會對所在國股指產生巨大影響,這還是非理性恐懼嗎?進入中國金融體係後,客戶、企業投資的各種信息被都被國外金 融機構搜集,這還是非理性恐懼嗎?通過優惠貸款控製貸款企業,最終控製中國經濟命脈,這還是非理性恐懼嗎?胡祖六的言行表麵上是為了中國金融體係的進步, 實際上已經淪為外資對華經濟侵略的代理人,不知胡祖六有何麵目麵對國人?更諷刺的是,胡祖六本人單從投資工行這一交易中就獲利逾3000萬美金,看來於 “公“於私,他都沒道理不全力推動這一投資的進行啊,可惜這個“公“太小了,他為了自己和自己服務公司的私利就理直氣壯地出賣了自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