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中西部農村學生營養堪憂,部分地區學生上課有饑餓感的高達三分之一

營養不良是發展中國家常見的兒童疾病。在中西部地區,近年來兒童營養不良雖有改善,但問題依然突出,這被學者形象地稱為"營養貧困".這些"營養貧困"發生在數千萬未成年人身上,嚴重性並不亞於"收入貧困".
一份對四省份農村貧困學生的營養調查顯示,農村學生存在著嚴重的營養不良和發育遲緩問題。

    2月27日下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在京發布農村貧困學生營養狀況調研報告。報告稱,受調查的1400多個農村孩子中,每100個中就有近12個生長遲緩,身高低於同齡城市孩子6至15厘米,還有9個體重低於同齡城市孩子約7至15公斤。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秘書長、"貧困地區寄宿製學校兒童營養改善項目組"組長盧邁指出,營養攝入嚴重不足是這些學生營養不良和發育遲緩的主要原因。

    營養不良是發展中國家常見的兒童疾病。在中西部地區,近年來兒童營養不良雖有改善,但問題依然突出,這被學者形象地稱為"營養貧困".這些"營養貧困"發生在數千萬未成年人身上,嚴重性並不亞於"收入貧困".

    此次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曆時數月組織的專項調查,涉及中西部四個國家級貧困縣,分別是青海省樂都縣、雲南省尋甸縣、廣西自治區都安縣和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

    2010年下半年,項目組對上述四個國家級貧困縣1674名4至6年級小學生做了體檢,對503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並到60戶學生家入戶訪談。同時也調查了寄宿生家長、學校管理者、縣教育和財政部門、省(區)教育和財政部門等相關官員。

    這個具有全國性視野的抽樣調查,發現的貧困學生營養問題的嚴重性遠遠超過此前預期。

    調查組發現:與2005年全國學生體質測量結果相比,四省受調查的小學生中,10歲年齡組孩子的體重比2005年農村學生平均體重低3公斤;13歲年齡組中,男、女生體重分別低10公斤和7公斤,就男、女寄宿生的身高而言,分別比2005年全國均值低11厘米和9厘米。

    項目組此前在廣西都安縣的調查還發現,當地農村很多13歲男孩的身高和體重,隻相當於全國平均的農村11歲和城市10歲男生的水平,存在嚴重的發育遲緩。

    各種營養素的匱乏更加觸目驚心。

    調研發現,在寧夏西吉、廣西都安、雲南尋甸,寄宿學生每日攝入熱量僅為專家推薦量的62%、66%和68%,鈣鐵鋅等微量元素攝入低於20%;廣西都安縣寄宿生的維生素C的攝入量幾乎為零。接受調查的學生中,有72%的學生上課期間有饑餓感,其中每天都會有饑餓感的高達三分之一。

    目前,學校供餐缺乏專業的營養指導,難以實現均衡營養的目標。由於經費有限,學校在供餐時往往量入為出,以當地農產品和飲食習慣為準,沒有合理膳食和均衡營養。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寄宿製學生每日兩頓飯都是土豆麵。監測發現,學生維生素C攝入量僅為推薦量的30%,鈣的攝入量為17%、鐵的攝入量為15%.而在廣西都安縣,受調查學生幾乎沒有副食,維生素C的攝入量基本為零。

    近年來,受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農村學校生源銳減,諸多小學和初中被撤並,寄宿製學生數量猛增。學生寄宿後,生活支出增加明顯,原本分散在家庭中的學生飲食和營養問題集中呈現。

    調研報告警告,由於寄宿成本的大幅增加,對中西部農村家庭而言,必然會擠占用於改善學生營養的空間。在中西部貧困農村,由於寄宿生花費遠遠超過走讀生,如沒有政府幹預,學生"營養貧困"很可能惡化。

消息來源:http://www.foodmate.net/news/guonei/2011/02/175894.html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