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10日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最重要的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涉及國家根本製度等重大原則問題上不動搖。
新華網報道,“從中國國情出發,鄭重表明我們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權鼎立’和兩院製,不搞聯邦製,不搞私有化。”吳邦國當天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時這樣說。
報告以較大篇幅闡述了“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的重大意義和基本經驗”。這當中最重要的經驗有五條,第一條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吳邦國說,“我們的一切法律法規都是在黨的領導下製定的,我們製定的一切法律法規都必須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其他經驗還包括: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為指導;堅持從中國國情和實際出發;堅持以人為本,立法為民;堅持社會主義法製統一。
北京的分析人士認為,這些表述體現了很強的“中國特色”。中國社科院政治所所長房寧表示,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中國的政治發展取得很大成就,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道路,其核心就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三統一”。
“西方有個‘三權分立’,那是西方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中國有個‘三統一’,這是中國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房寧說。
西方有人質疑,中國政治體製改革滯後於經濟體製改革,甚至已影響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對此,全國政協常委、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說,中國共產黨在部署改革開放之初,就認識到政治體製改革的極端重要性,並十分注意緊密結合經濟體製改革,不斷推進和深化政治體製改革。
房寧認為,總體上看,在中國的改革開放過程中,經濟體製和政治體製改革是相互適應的。
與會的代表委員們表示,沒有改革開放以來的政治體製改革,就沒有今天的經濟成就,也不可能有經濟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李君如說,中國的政治體製改革,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製度,而不是改變這些製度。
“需要變革的是在這些政治製度下,沒有能夠充分體現民主和法製精神的具體製度和做法。”李君如說。
房寧認為,中國政治體製改革有自己的“路線圖”,那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道路。既要保障人民的權利、自由,使社會發展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又要集中民智、民力,統籌兼顧,實現國家的戰略性發展。
房寧同時指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道路仍在向前延伸,還需要根據條件、任務和環境,包括國際環境,來決定改革的策略和進度。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的政治體製改革不可能事先人為地製定一個時間表,一切要從實際出發,積極穩妥地推進。”房寧說。
不少代表委員認為,在當今社會分層加劇、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的情況下,社會利益主體的利益訴求日趨多元和多變,既給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提出新問題,也為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和政治體製改革提供有利條件。
李君如指出,中國民眾對於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期盼日趨熱切,政治參與積極性提高,民眾不僅要擁有發展經濟的自主權,還要擁有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實現這‘四權’,是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實現科學發展、推進社會建設、加強社會管理的客觀要求。”李君如說。
一些代表委員還提出,世界範圍內出現的一些新動向以及產生的影響,值得關注和研究。
“特別是在互聯網和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與世界聯係越來越直接緊密。國內民眾接觸的信息更多,對一些問題的關切和認識更深,對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增加了期盼。”全國人大代表趙林中說。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要“使上層建築更加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變化”。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委員常修澤說,政治體製改革、文化體製和社會體製改革都是第一次被非常明確地寫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綱要的“改革”篇章。對比之前的五年規劃或計劃,“十二五”規劃最重要的變化之一是:要超越以往側重的經濟體製改革,“這是完全不同的改革布局”。
來自黑龍江的全國人大代表李本公認為,幾十年的實踐證明,中國選擇的政治文明道路是適合中國國情的,下一步要在實踐中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