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外交”大有可為

本帖於 2011-02-12 13:03:29 時間, 由超管 論壇管理 編輯

 來源:僑報    

    各國領導人出訪都會在各種場合宣傳、推銷本國先進產品,如美國推銷其高速飛機、法國推銷核能設備、俄羅斯推銷軍火、德國推銷機械裝備、日本推銷節能汽車、韓國推銷工程外包等。而中國在過去30年中很難找到“拿得出手”的世界先進產品,由於產品多為代工,自然不能像其它國家一樣高調展開“商品外交”。中國經過數十年的積累與醞釀,其高鐵技術終於成為中國的驕傲。中國正積極地展開“高鐵外交”,反映了中國貿易的良性發展趨勢。

    中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時期,一方麵,高鐵給中國城市帶來的高速交通優勢,使城市資源重新得到評估、定位和布局,運力資源得到有效整合,既有鐵路運力得以釋放,緩解了長期以來運能與運量的緊張矛盾,更加快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生產要素的快速流通,實現了周邊城市在高鐵圈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下的同步發展。 另一方麵,高鐵的產業鏈長、完整,能有效地帶動電子科技、裝備製造、鐵路基建、鋼鐵、水泥等眾多上下遊產業的發展,帶動的產業鏈保守估計將超過數萬億元人民幣,這無疑將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繁榮。

    時至今日,盡管關於技術、安全、融資等方麵的遠憂近慮仍不斷襲來,但中國高鐵確已從夢想走進了現實。鐵道部最新消息透露,中國是世界上高速鐵路發展速度最快、係統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裏程最長、運營速度最高和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在高鐵領域穩居六項世界第一。目前全世界投入實際運營的最高速度,仍是武廣高鐵的每小時394公裏。事實上,中國的高鐵速度代表了目前世界的高鐵速度,更代表世界高鐵的未來。

    各國因經濟發展、民眾生活對高鐵同樣有著強烈需求,高鐵輸出不僅商機無限,還可改變世界對中國抱持的偏見:首先它能改變中國產品代工、低廉、低技術的印象;其次它能直接造福全人類;第三還能將它轉化為外交工具,拉近國與國以及各國民眾間的距離,取得更多外交利益。

    伴隨著“高鐵外交”,中國高鐵國際化步伐也日益加快。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與中國南車公司簽訂合作框架協定,在美國成立合資公司,在美國製造高速列車,並極可能成為向佛羅裏達州和加利福尼亞州兩個高鐵項目提供高鐵技術的製造商。中、泰、老三國已簽署合作協議,計劃修建一條連接三國的高速鐵路,預計在2015年建成。在未來10至15年內,中國計劃把其國內在建的高鐵網延伸到俄羅斯、中亞以及東亞17個國家。

    但是,中國高鐵在技術和品牌輸出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首先,外國對修建高鐵的論證、審批時間長;其次,高鐵不僅回報周期長,而且還要承擔相應的資本風險;最後,鋪設高鐵網還需解決諸多技術問題,國外高鐵能否與中國采用同一規格等細節問題仍需進一步磋商,所以高鐵的海外行銷仍需要強有力的各方支持。

    “高鐵外交”不僅體現中國外交方式的多元化,更體現中國高科技產品的進步、出口產品升級。麵對形勢更為複雜的“後金融危機”時代,美中關係的磨合調試、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到期風險、中國國內通脹壓力以及擴大內需的要求,都會對拉動經濟發展的出口造成影響。人民幣匯率升值、人工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中國的製造業麵臨著巨大壓力。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跑贏這些不利因素,實現順利轉型是關鍵。而“高鐵外交”有利於調整產品出口布局、優化出口結構、培育高新產業,有利於中國整個貿易升級和發展,適應出口發展空間的戰略轉移。

    “高鐵外交”不僅是國與國之間簡單的經貿活動,還涉及先進科技的競爭,需要更多的投入。倘若能從“高鐵外交”擴展到諸如衛星、新能源外交,並把商品外交提升到能源外交、訂單外交一樣的高度,那貿易升級將步入春天,“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將大有可為。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