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的汶川抗震救災中,這一成果在危急時刻發揮了重大作用。一次,司啟富和他的戰友在山高3000米、穀寬最窄處隻有80米左右的大峽穀中迷航,通信中斷,與地麵失去聯係。正因為具備了過硬素質,充分掌握了裝備性能,在雲遮霧罩的高山峽穀中,大膽地連續盤旋拉升高度,鑽出雲層,飛越山巔,安全返場……
那段日子,司啟富和他的戰友挑戰生疏險惡地形、複雜多變氣象和生理心理極限,飛一般人不想飛的航線、不願飛的氣象、不敢飛的禁區,上百次飛越生命禁區,數十次遇險次次化險為夷,把“死亡航線”變成“生命通道”。近年來,他帶領團隊圓滿完成24次重大演訓任務、7次非戰爭軍事行動,憑的也正是按打仗標準練就的本領。
前兩年,團隊大批武裝直升機列裝,任務調整,作戰重難點問題突出。在沒教範可循、沒經驗借鑒、沒硬性要求的情況下,司啟富把部隊拉到海上,迎難攻關,冒險解難,結合武裝直升機的5類作戰行動要求,破解十多個作戰重難點問題,形成15項戰法研究成果,在全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