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胡錦濤敢於大聲告訴美國人 中國的政治體製是成功的?

來源: reader66 2011-01-17 04:39:1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100 bytes)

 在回答關於中國政治體製改革的提問時,胡錦濤指出,我們一貫認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中國實行的改革是包括經濟體製改革、政治體製改革、文化體製改革、社會體製改革等在內的全麵改革。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政治體製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中國經濟長期快速發展和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的事實也證明,中國政治體製是符合國情的,總體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

胡錦濤主席接受美國兩家媒體聯合書麵采訪

時間:2011年01月17日 17時24分   來源:新華網   作者:
字號:大字體 中字體 小字體 』  我要評論

胡錦濤主席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聯合書麵采訪

  新華網北京1月17日電 在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國家主席胡錦濤1月17日接受了美國《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聯合書麵采訪,就推動中美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外資企業在華投資環境、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政策舉措、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和平發展和政治體製改革、中國同亞太國家關係、朝鮮半島局勢等回答了提問。

  關於推動中美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胡錦濤表示,進入21世紀以來,在中美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關係總體保持穩定發展。奧巴馬總統就任以來,我和奧巴馬總統通過互訪、會晤、通話、通信等方式保持密切溝通,共同確立了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麵的中美關係定位,倡導建立了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製。兩年來,中美兩國在經貿、能源、環境、反恐、執法、人文等廣泛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在處理重大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在應對氣候變化和國際金融危機等全球性問題上進行密切溝通和協調,中美關係的戰略內涵和全球影響不斷增加。

  胡錦濤指出,中美兩國在國際事務中都具有重要影響,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方麵肩負著重要責任。新形勢下,兩國共同利益越來越多、合作領域越來越寬。無論在促進亞太地區合作方麵還是在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方麵,無論在擴大經貿領域合作方麵還是在加強新能源、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航空航天等新領域合作方麵,無論在打擊恐怖主義、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方麵還是在應對自然災害、糧食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等方麵,雙方開展互利合作潛力巨大。

  胡錦濤強調,中美兩國和則兩利,鬥則俱傷。雙方應該從兩國人民根本利益出發,從世界和平與發展大局出發,排除幹擾,應對挑戰,相向而行,推動兩國關係不斷向前發展。最重要的,一是要加強對話和溝通,增進戰略互信;二是要摒棄“零和”的冷戰思維,客觀理性看待對方發展,尊重彼此對發展道路的選擇,堅持互利雙贏、共同發展;三是要尊重對方主權、領土完整和發展利益,妥善處理彼此重大關切;四是要不斷擴大兩國利益交匯點,使中美兩國在更廣領域成為合作夥伴。

  胡錦濤指出,毋庸否認,中美兩國之間也存在一些分歧和敏感問題。雙方應該牢牢把握兩國關係發展大方向,加強交流,增進互信,求同存異,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共同推動中美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在回答關於外資企業在華投資環境的提問時,胡錦濤表示,利用外資是中國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內容。加入世貿組織近10年來,中國全麵履行承諾,清理和取消了與世貿組織規則不一致的法律規定,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國民待遇。所有在中國注冊的外商投資企業都是中國企業,它們在中國境內開展創新、生產、經營活動享受與中資企業一視同仁的待遇。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過程中,中國采取的一攬子計劃和各項政策措施也為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利商機。

  胡錦濤強調,中國將堅定不移實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積極有效利用外資,優化外資結構,豐富外商投資方式,拓寬吸引外資渠道,擴大對外開放領域,促進投資便利化。中國將繼續完善外商投資法律法規,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及時解決外商投資企業的合理關切,為各類企業在華投資興業創造穩定透明的法規政策環境、統一開放的市場環境、規範高效的依法行政環境。

  在回答關於如何認識國際金融危機教訓的提問時,胡錦濤表示,這場國際金融危機直接反映了在金融市場創新中監管的缺失,而究其根源則是現行國際金融體係存在一些嚴重弊端,主要有:一是國際金融體係與經濟金融全球化發展不適應,難以應對大規模金融活動中存在的風險和挑戰;二是國際金融機構未能充分反映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金融格局中的地位變化,代表性和執行力需要進一步增強;三是國際金融體係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資源和手段嚴重不足,救援能力亟待提高。

  胡錦濤指出,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兩年多來,在國際社會和二十國集團成員共同努力下,國際金融體係改革取得了進展。中國希望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繼續推進國際金融體係改革,推動國際金融秩序不斷朝著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方向發展。實現世界經濟長期健康發展,既要從微觀上處理好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金融創新和金融監管、消費和儲蓄的關係,更要以宏觀視角審視世界經濟中的根本性問題。當前,世界經濟失衡最突出的問題是南北發展嚴重失衡。國際社會應該共同努力,推動建立更平等、更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夥伴關係,促進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相互理解、相互協調,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平衡、可持續發展。

  關於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政策舉措,胡錦濤表示,國際金融危機給中國帶來的困難和挑戰是前所未有的。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國及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果斷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推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攬子計劃,大規模增加政府投資,大範圍實施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大力度推進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大幅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在這些政策措施作用下,2009年、2010年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為地區和世界經濟複蘇作出了貢獻。下一步,中國將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大力加強自主創新,切實抓好節能減排,不斷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成果,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中國將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願繼續同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一道,加強務實合作,妥善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為實現世界經濟全麵複蘇作出更大貢獻。

   在回答關於美元作用和人民幣國際化的提問時,胡錦濤表示,現行國際貨幣體係是曆史形成的。美元是主要國際儲備貨幣,全球相當多大宗商品交易都使用美元,投資和金融市場交易也大多使用美元。因此,美國貨幣政策會對全球流動性和資本流動產生重要影響,應該保持美元流動性的合理穩定。

  胡錦濤指出,一國貨幣要成為國際上被廣泛接受的貨幣,需要一個長期過程。中國在經濟總量和貿易總量上對世界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人民幣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如果要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將需要一個較長的曆史過程。中國正在開展的跨境貿易和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是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而采取的具體舉措,目的是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跨境人民幣結算規模快速增長,說明這一措施適應了市場需求。

  關於“十一五”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胡錦濤表示,“十一五”時期是中國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5年。麵對國內外環境的複雜變化和重大風險挑戰,我們堅持科學發展的要求,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主動抑製經濟運行中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5年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年均增長1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達到4000美元;農業發展加快,糧食連年增產;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重要進展,區域發展協調性不斷增強,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節能減排取得積極進展,對外貿易平穩較快發展。在努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我們堅持以人為本,更加重視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預計5年平均增幅分別達到9.3%以上和8%左右,農村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都取得了新的顯著成就。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進而基本實現現代化還需要進行長期的艱苦努力。

  胡錦濤指出,當前,中國價格總水平上漲呈明顯的結構性上漲特征,但總體上仍處於溫和可控範圍,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基本平衡,保障市場供應、穩定價格總水平具有較為雄厚的物質基礎。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

   在回答關於中國政治體製改革的提問時,胡錦濤指出,我們一貫認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中國實行的改革是包括經濟體製改革、政治體製改革、文化體製改革、社會體製改革等在內的全麵改革。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政治體製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中國經濟長期快速發展和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的事實也證明,中國政治體製是符合國情的,總體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

  胡錦濤強調,政治體製改革必須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深化,與人民政治參與積極性不斷提高相適應。我們進行政治體製改革,是要推進社會主義政治製度自我完善和發展。我們將從中國國情出發,繼續擴大人民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權益,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關於中國和平發展道路及中國同亞太國家的關係,胡錦濤表示,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向國際社會作出的鄭重承諾,是我們長期堅持的對外方針。具體講,就是要通過中國人民的艱苦奮鬥和發明創造,通過對自身製度的不斷完善,通過同世界各國友好相處、互利合作來實現國家發展目標。

  胡錦濤強調,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我們主張,各國應該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像任何國家一樣,中國必須維護自身的主權、領土完整和發展利益。同時,我們願意根據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本著互諒互讓、對話協商的原則,妥善處理國家關係中的矛盾和分歧。

  胡錦濤指出,多年來,中國同包括美國及亞洲鄰國等在內的亞太各國的關係穩步發展,共同推動了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同亞太各國的互信在共克時艱中更加牢固,合作在互利共贏中持續發展。當前,中國和亞太各國關係發展麵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中國願同亞太各國攜手合作,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共同促進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發展。

   關於朝鮮半島局勢,胡錦濤表示,前一段時間,朝鮮半島局勢高度緊張。我們同有關各方保持密切溝通和協調,為緩和緊張局勢、維護半島和平穩定作出了不懈努力。我們敦促南北雙方保持冷靜克製,不做任何可能激化矛盾、破壞半島和平穩定的事情,同時盡快進行對話接觸,妥善解決有關問題。我們呼籲有關各方多做有利於半島局勢緩和、有利於半島和平穩定的事情。在中方和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下,半島局勢出現緩和跡象。我們希望有關各方抓住機會,積極互動,盡快重啟對話協商進程,推動半島局勢進一步朝著積極方向發展。

  胡錦濤強調,作為朝鮮半島近鄰和朝韓雙方共同的朋友,中方一貫希望並支持南北雙方通過對話協商改善關係,和解合作,最終實現自主和平統一。這符合南北雙方根本利益,也有利於半島和平穩定。

  胡錦濤指出,中方高度重視朝鮮半島核問題。我們主張,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實現半島無核化,維護半島和東北亞和平穩定。為此,中方積極倡導並推動六方會談進程。我們希望各方從半島無核化和地區和平穩定大局出發,采取積極行動為重啟六方會談創造條件。我相信,隻要各方相互尊重、平等協商,通過六方會談全麵均衡落實“9·19”共同聲明,就能夠妥善解決半島核問題,推動半島和東北亞實現長治久安。

所有跟帖: 

也許是好,誰知道呢?要很多年以後才知道,至少現在看比美國發展得快!好! -ryanx30- 給 ryanx30 發送悄悄話 ryanx3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7/2011 postreply 05:24:27

一個國家的 adaptability = 善於學習,勇於改革,實踐檢驗製度優劣。 -reader66- 給 reader66 發送悄悄話 reader66 的博客首頁 (346 bytes) () 01/17/2011 postreply 05:50:40

能否先說說,中國的政治體製是啥玩兒?再談成功與否? -相當冷靜- 給 相當冷靜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7/2011 postreply 07:14:02

其實小平說的還是對的,隻要對國家發展有利,拿來再說。 -相當冷靜- 給 相當冷靜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7/2011 postreply 07:15:4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