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2010年的中國和印度有啥不一樣?

華爾街日報:2010年的中國和印度有啥不一樣?


  經濟學家和西方政客總喜歡拿印度和中國作比較,這不難理解,因為這種比較有著難以拒絕的誘惑力:它們均是正在崛起的亞洲經濟體,人口均超過十億,周圍還有諸多虎視眈眈的 “芳鄰”。

  “印度實時報”欄目也時不時地將這兩個國家做一對比。

  2010年英聯邦運動會開幕式如果你趕時間,我們可以將對比的結果總結成一句話:中國在一切方麵都比印度擁有更多(貧窮人口除外)。如果你還有點閑暇,那麽請往下看,這裏列出了五篇曾於2010年對中印兩國在不同方麵進行比較的博文。

  1.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到目前為止,中國從這位出身美國奧馬哈市的億萬富翁那裏學到的東西似乎更多一點,至少在投資方麵是這樣。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Co.)持有中國電池和汽車製造商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相當大一部分股份。今年9月,巴菲特和比爾•蓋茨(Bill Gates)一起來到中國,希望說服中國的億萬富翁將更多的財富捐給慈善事業。巴菲特對中國的“厚愛”有了回報,一位中國男士花了210萬美元的創紀錄天價贏得了與投資大師巴菲特吃了單獨吃午餐的機會。

  巴菲特曾說,他願意投資印度,但印度保險業對外資持有股份的比例有限製,其投資計劃因此受阻。

  不過,印度至少可期待明年能好好招待巴菲特。巴菲特在今年股東大會上回答一個年輕的美籍印度人的提問時說,他計劃2011年訪問印度,具體時間也許是在3月。

  2. 大型活動:印度今年10月主辦了英聯邦運動會(Commonwealth Games),中國11月主辦了亞運會(Asian Games)。當然了,中國已舉辦過奧運會,因此在舉辦大型活動方麵拿二者作比較似乎有失公平。

  但不管怎樣,我們還是比較了一下。有關印度舉辦英聯邦運動會的新聞報道中,充盈耳目的是“推遲”、“腐敗”、“混亂”(用這個詞的肯定是英國媒體)以及“糟糕”等字眼,直到開幕式盛況揭曉後,關於運動會的批評才有所消退。

  相比之下,似乎中國那些美觀大方、閃閃發亮的各個運動場館在奧運會開始前五個月左右就已經竣工,因此在最後的衝刺階段,中國隻要將奧運商品上的些許浮灰輕輕彈掉就萬事俱備了。

  3. 中產階級:今年一份有關今年亞洲中產階級的報告顯示,按2005年的美元購買力平價計算,印度仍有約6.5億人每天的生活費不足2美元。

  生活在這一水平線上的中國人目前不到1億。不過曾幾何時(就在上世紀90年代),中印兩國貧窮人口的數量旗鼓相當,隻不過中國在解決脫貧這個問題上做得更出色一些,中國的窮人變成了中產階級,而不是進入“2美元至4美元”這一檔,後者是印度大多數中產階級目前的支出水平。

  大多數中國人目前屬於日開支在5美元至10美元的“中間中產階層”,1995年至2007年間,這個階層的中國人口增加了三倍。

  但澳大利亞智庫悉尼獨立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dependent Studies)的John Lee說,不要把印度脫貧速度較慢的問題歸咎於印度的政治體製。

  4. 經濟:中國目前仍是一個比印度大得多的經濟體,盡管兩國的人口數量差不了太多。在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召開的一個有關印度的會議上,愛薩集團(Essar Group)董事長魯雅(Shashi Ruia)在鋼鐵、汽車和貿易等方麵比較了印中兩國。

  正如在這篇文章一開始我們所說的,中國在一切方麵都比印度擁有更多。兩國在道路、發電、火車和其它基礎設施建設方麵的差距無疑是顯而易見的。

  5. 上網:從利用穀歌(Google)所進行的搜索內容來看,印度網民和中國網民屬於兩個世界的人。印度網民似乎完全是說英語的西方世界裏不折不扣的一員,他們對諾基亞(Nokia)等公司的產品以及諸如Facebook、雅虎(Yahoo!)和YouTube等應用軟件翹首以盼,不過說到電影,他們喜歡的都是寶萊塢(Bollywood)製作。中國網民似乎恰恰相反,他們基本上用的都是國產軟件,但在電影的口味上似乎更偏愛好萊塢(Hollywood)。不過兩國網民也有共同之處:美國搞怪歌手Lady Gaga。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