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漸行漸遠她曾馳騁乒壇,給人以樸實無華的印象,也讓人覺得她是有個性,有頭腦的。那時候,喜歡她的人很多,我除了希望她淡定些,也覺得她還不錯。她,指的是鄧亞萍(這似乎用不著說)。頻頻為國爭光後,她被樹成典型,受到自上而下的照顧,先後進清華大學讀研,又被送到英國劍橋大學攻博。在訪談節目中她曾介紹經驗,或說是訴苦,說剛進清華時,她連26個英語字母都背不全。我不想追究清華怎麽會錄取,還讓她讀研,清華太需要名人了。她說常開夜車,硬著頭皮學下去,終於過了英語關。這真讓清華廣大師生汗顏,走遍清華園,有多少人敢說英語過關了?她從字母開始,她敢說過關了,她所謂的關,與別人的關恐怕不是同一標準吧,她懂得英語過關是什麽境界嗎?後來,她拿下了清華碩士學位,令世人刮目相看。世人不得不認為,鄧亞萍非凡人也,清華大學非凡校也——前者善讀,後者善教。不容世人琢磨,又聽說她拿了劍橋博士。說不信吧,劍橋博士不是鬧著玩兒的,媒體大肆宣傳她的超凡,常人望塵莫及的,她都能做到;說相信吧,清華那麽多優秀學生,也不是人人都能拿劍橋博士的。她在訪談中又訴苦,說在英國多麽艱難:大使館派車接她(普通百姓有誰來接?),把她一個人扔到英國老太太家裏(普通百姓出了機場自己找地方“扔”自己),她受的這些“苦”,普通百姓倒是不可能受得的。她說自己經曆了困難,語言不通,無法交流——聽者不禁想起,她的英語不是在清華就過關了嗎?她說後來交流沒問題了,但訪談中,她隻說了一個單詞spaghetti(一種麵條),重音還念錯了。這件事,由不得聽者不質疑世人仰望的劍橋。不記得她是劍橋什麽專業的博士,她一顆紅心回來報效祖國,挑起了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重擔。劍橋若有培養學生的跟蹤調查,一定覺得用非所學,反思專業設置有問題。(我則想起話劇《芭芭拉上校》裏一句台詞:“你什麽都不會,就搞政治吧!”)後來薩馬蘭奇提攜她進了國際奧委會,又當了北京奧組委官員,或許靠上了體育的譜。申奧中,沒有報道過她是否發了言,有何老先生和英語專門人才,大概用不著她和袁偉民嘬癟子,可是劍橋博士答辯得她自己呀,所以,由不得聽者不相信超乎常人的強者。至此,她的“粉絲”盛況雖減當年,也還說得過去,至少沒有罵聲。奧運時,她和成龍兩個名人一起抬那個印,反感、輕蔑都不是衝她去的,也能容忍不得體的小旗袍。我隻希望她識得民間疾苦。偶見網上跟帖,說鄧亞萍擔綱人民網有利於管束網民,因為“抽”是她的強項。當時隻當是網民開玩笑,近日方知,鄧亞萍真的當上了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兼人民搜索網站總裁。如果光是這個,也不會引起關注,官總是越做越大啦。接著是網上一派罵聲,起因於鄧亞萍到高校招聘雇員時說了“人民日報六十二年來沒有假新聞”,某網友還負責地貼上了當年報道畝產萬斤的當日人民日報。這次,能容她的人怕是不多了。不禁要問,鄧亞萍看過幾紙人民日報,就敢如此武斷?耄耋之年的早期報界人士尚能反思、自遣,37歲的她竟然如此勇於“作證”,根據何在,底氣何來?有網友說鄧亞萍的“證詞”與倪萍的“我從不投反對票”有異曲同工之妙。我以為,倪萍沒受過什麽教育,智商低,又享有既得利益,能指望她有別樣表演嗎?鄧亞萍就不一樣了,她受過國內最高學府的教育,應記得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她還受過世界一流學府的高端教育,應記得劍橋大學的校訓是“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拉丁語:此地乃啟蒙之所,智識之源)”。也許是被難以勝任的學業纏住了,沒有理會這些舊社會或UK立下的規矩,那也應在步步高升之際,重溫有益校訓,至少說話要有根據,動動腦子。鄧亞萍“沒有假新聞”是寧左勿右的思想作祟,既求有功,又求無過做法,足見她早已不再樸實無華。她的說法也是不攻自破的不實之詞,不必另舉例子,她的英語過關,成才之路,難道不需要點兒假新聞嗎?鄧亞萍已漸行漸遠,奉勸她珍惜人民給予的受教育機會,拋開名校碩士博士頭銜,爭取做個合格的知識分子。古今中外的知識分子都享有崇高榮譽,西方的知識分子“引領社會前進”,中國古代亦有“士在朝則美政,士在野則美俗”的共識,都表達了平民百姓期盼知識分子肩負起社會責任。共青團就應教育青年做合格的知識分子,而不是做什麽專家學者名人高官。她本來自民間,希望她回到民間,本著良知,為民說話。 (2010-12-21)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她漸行漸遠
所有跟帖:
• 她現在身不由己了。人民網的正局級官員,不閉眼說瞎話,也不行啊。 -TitanII- ♂ (0 bytes) () 12/22/2010 postreply 17: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