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謀勢:中國為何要堅決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局勢

來源: weihua99 2010-12-22 02:30:1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722 bytes)

2010-12-22 10:19:58 來源: CHN強國論壇

扶助朝鮮、穩住半島,符合中國的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中美之間再次為朝、韓之戰大打出手的判斷是不現實的...

  開宗明義的一句話:大國謀勢,小國謀利。當朝鮮對韓國在延坪島進行炮擊訓練作出“不值反應”的估價之後,緊崩的朝鮮半島局勢終於又一次有所緩解。對此,我們應當感到一種安慰,大可不必對韓國在延坪島20海裏範圍內的“勝利”有什麽欣欣然之態。

  在朝、韓緊張對峙的時刻,一部分網友發出了危機來臨之時的檄言,如今暫時成了一場耳旁風。幼稚不?可笑不?我一點也不覺得;這隻是草根階層的直言罷了。六國頂層外交官在聯合國為之進行長達八小時的緊急閉門磋商,並紛紛對朝、韓雙方作出措辭嚴正的喊話時,他們是不是小題大做了?是不是風聲鶴吠了?嗬嗬~~~~~~誰覺得比這些實際操盤者更清楚事態的嚴重性?是的,朝鮮軍力打不過美、韓聯軍,所以打不起來就是朝鮮的勝利。說朝鮮敗了的人,懂不?

  風波暫時平息,較量沒有停止;國際政治、外交、軍事、經濟動作的背後,都有它的特定語言。正如我上一個帖子的判斷,朝鮮半島即便又一次籠罩在和平煙霧之下,戰爭陰雲並不會從此消失。我的判斷並非主觀臆想,而是基於一係列的新聞事實,並把這些放在半島問題的曆史背景之上進行解讀。當然,誰也不能保證能準確預測每一件事情的真正走向、過程與結局,除非是強權操盤者。

  朝鮮問題的焦點是政治問題,“核武”隻是美國的一張牌;當然這張牌打的太老了,就要打出結果。但即便朝鮮棄核,美國也不會允許朝鮮在現有政體結構上進行“改革開放”,經濟上困死、政治上逼垮朝鮮是美國的既定戰略。隻有“自由化”的朝鮮,才能實現韓國對朝鮮的統一,並最終徹底消弱中國對朝鮮半島、乃至東北亞局勢的影響力。這正是本帖要談論的本義:大國謀勢,小國爭利。  

  勢是什麽?勢利與勢力。《大秦帝國》中的商鞅與景藍對弈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商鞅“無的之矢”速勝景藍,概之為高處得勢即得力、不愁不圍不利。謀勢者先謀局,謀局者需力透;商鞅主政衰落中的秦國,在秦孝公割地求和取得穩定局麵後,對內力行變法,對外韜光養晦,把一個風雨飄搖中的秦國帶上強國強軍之路,為秦國奠定統一天下的基業。秦國後來成功實施以縱破橫、遠交近攻之策,各國懾於其強盛國力,或明哲保身、苟安一時,或不堪一擊、束手待斃。連橫術並非不高明,實是秦國鐵騎、政治、經濟構成的強大國勢,攻必速克、守必堅固、治必安樂,使天下一統成為大勢所趨。

  商鞅變法要旨何在?大爭之世,敢爭則存;大惡當頭,當求峻法。廢除世襲,鏟除豪強,解放隸民,耕者有田;獎勵耕戰,賞罰分明,凝聚民心,強軍備戰。什麽是商鞅的法治?就是用暴力建立起強權政治秩序和國家霸權地位。收複秦國故土,商鞅靠的是秘密訓練的鐵騎雄兵,而不是與侵略者談法治,人家不理你。  

  大國謀勢,小國謀利。美國對於中國的戰略評判,是十分矛盾的,雖然作出了“競爭中的合作關係”的中期戰略定位,但從美國對華反複無常的外交表現上看,至今還沒有製定出具有操作性的配套政策。遏製與歸化中國,便成為美國當前唯一奉行的長期戰略目標。

  昔日大英帝國稱霸全球之時,便以武力廣辟殖民地,以力取勢、以勢取利;但唯獨對中國始終未能實現獨霸目標,才有後來的八國聯軍與日倭全麵入侵中華的曆史。中國近代雖然國運慘淡,但對外抗擊侵略的鬥爭此起彼伏、綿延不絕,“血不流幹、死不休戰”;如何吃掉中國這個龐然大物,成為殖民主義者揮之不去的百年夢想、煩惱與噩夢。

  當代中國既是地域、人口大國,更是逐步邁向現代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大國的目標;一旦完成綜合意義上的現代國家的蛻變,中國必然成為舉足輕重的世界一極,構成獨具影響力的勢力圈和利益體係;因此,當今中國必然成為美國遏製、控製的首要對象。  

  大國謀勢,小國謀利。當今世界,美國一超獨霸,也是對中國能夠構成威脅的唯一國家;但破落中的近代中國沒有被全麵殖民化,今天的美國更不可能輕易采取戰爭手段實現這一目標。理由有三:

  其一,相較於動蕩不定的20世紀前半葉,二戰後的世界格局總體上走向穩定,美國發起大規模戰爭的政治理由“曲高和寡”,在伊拉克、阿富汗二個戰場上,美國雖然糾集北約部分成員國參戰,但主攻與主導力量是美國,其它國家隻是一種象征性的出兵。此點已足以說明,在當前國際大勢下,美國再也無法糾集大規模的多國戰爭軍團,對華發動戰爭。

  其二,美國本身就是謀勢高手,借助二戰取得的軍事、道義、經濟優勢控製世界,推行霸權規則,形成於己有利的大勢,受益良多。美國如今所思所行的出發點,就是不斷捍衛、修改所謂國際共同規則,永久維護自己的壟斷優勢。政治霸權、經濟霸權如此,核霸權、太空戰略與政策也是如此。

  其三,霸權主義的對立麵,就是利益擴張訴求,因此世界是在對抗中求共存的,包括在美國主導的盟國體係內部,也同樣存在對立與分歧。美國迫使正在崛起中的中國信守於美有利的現存規則與秩序,目的是維護霸權勢力;但通過軍事衝撞中國的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美國的霸權地位必然衰落。沒有了霸權地位,美國對國際資本、人才、資源的吸聚力與支配力將一落千丈,神馬都是浮雲。 

  美國“被迫”對華戰爭策略無非三策,上策是迫降、歸化中國,中策是策劃分裂事端、或煽動它國挑戰並消弱中國,下策是煽動軍事聯盟一起經受戰爭消耗。還有一點,就是美國在取得絕對遠程打擊、或核打擊優勢之後,也可以實現保全自己的對華一擊;就目前來說,美國尚未構成絕對安全的實力。

  中美當前爆發直接戰爭可能性極小,但是美國策劃對華戰爭的陰謀不會停止;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一些美化美國戰略本質的言論,犯了“忘戰必危”之大忌。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是對戰爭觀的辯證概括。美國用戰爭保不住的東西,中國也不會得到。由於中國缺乏遠程兵力投送能力,不可能主動挑起對美戰爭;中美若戰,戰場定然在中國周邊及境內擺開;殲敵一萬,自損八千,中美都將消耗軍力與財力,而中國還將傷及經濟基礎,並丟失連接世界的海上通道。

  但仇恨與憤怒的中國,將永遠成為美國亞太地區的死敵,直至新的妥協時代到來。中美在朝鮮戰場、越南戰場交手之後的妥協,美國的代價是承認新中國的合法地位,中國從此開始真正地全方位地走向世界;再一次的直接交手與妥協,美國就必須承認中國新形勢下的國家核心利益訴求,而中國也就從此掃清了民族複興的障礙,走向新的崛起之路。概言之:慎戰為上,敢戰則存。

  朝鮮半島是中國謀勢的著力點之一,並非去留自便之地;失半島,美、日、韓勢力必然南下西進,利用釣魚島、台海、南海、藏南問題發難中國,而中國在這些地區基本無力可借,甚至中、俄之間在這些區域也沒有了利益共同點;因此,扶助朝鮮、穩住半島,符合中國的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中美之間再次為朝、韓之戰大打出手的判斷是不現實的;韓國如果執意挑起戰爭,自忖比美軍的伊拉克、阿富汗軍事行動更有力的話,那就打個十年、八年吧。

  中美之間和平共處並非不可實現,真正接納中國公平參與全球政治、經濟合作,尊重中國的社會製度,支持中國完成統一大業和解決領土問題的主張,東亞自定,天下可安。但是,我們看到的不是這些;美帝不為別的,為的就是維護一超獨霸之勢。

  臨了不免要問:為韓軍在延平島海岸20海裏範圍內“平安”秀了幾發炮彈而欣喜的人,是在為朝鮮半島不戰而高興嗎?如果不是,究竟是盼戰?還是懼戰?

 

 

所有跟帖: 

深度優先思考,廣度優先決策 -淪喪- 給 淪喪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2/2010 postreply 07:07:3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