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關於LXB的爭論焦點應該不是民主自由, 而是地源政治

中國近三十年的改革

, 采用的就是西方經濟的一套, 並逐漸在體製上改革, 把西方的體製照搬進中國. 所以西方的關於三權分立的一套可能最終也要搬進來以保證所謂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運行. 至於普世價值, 言論自由, 輿論監督, 其實中國的輿論討論的最多, 並獲很多高層人士支持的. 那麽, 西方和中國關於劉曉波的分歧在哪裏呢? 分歧在於西方不了解中國內部的政治以及六四在中國仍是禁區, 被當局認為還不是解決的時候. 劉曉波自己也通過妻子劉霞說這個和平獎是對六四死難者的一個遲到的公正評價.

 

我在以前的一篇博文中說過

, "劉曉波作為六四運動的參加者和少數甘願留在國內仍堅持六四運動精神的人之一. 他這麽多年來的苦苦堅持和持之以恒, 尤其令人敬佩. 二十多年來, 當年的很多參加者都加入了ZG鼓勵的致富道路和流亡國外了, 多數人都為了生活或其他事業, 遠離了當初的信仰和民主追求, 這就使得曉波和他的同事們在08年中國最鼎盛的一年(奧運)提出08憲章而感到震驚和驚喜, 因為終於發現當今人皆為利往的中國國土上, 還有良心和正義存在, 更重要的是還有人敢於在維穩的高壓下發出不同於政府的聲音. 中國政府在2009年聖誕節不顧西方國家的強烈抗議, 還是判了曉波11年牢獄. 而在2010, 西方社會為代表的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終於也不顧中國政府的強烈警告, 2010年代表爭取和平和為人類福祉做貢獻的傑出人士的諾貝爾和平獎給了劉曉波. 這個獎項也可以看作是對1989年天安門民主運動和親身經曆六四慘案的人一個遲到的認同和鼓勵. 這麽多人破碎了理想, 過早的失去了青春的活力和夢想. 流離失所, 偏寓異國他鄉. 還有很多當年的民運積極分子失去了從此踏上國土, 瞻仰父母和鄉親的機會. 而更多留在國內的當年支持和參加運動的人生活可能因為六四而產生很大的打擊, 多數人也許在這麽多年的努力下生活有好轉, 但理想和信念可能從此被埋沒. 所以, 誰能說政治跟平常百姓沒有關係呢?"

 

 

所以

, 中國的民主變革, 離不開中國的政治格局的變化以及人民群眾對當局的壓力. 西方人不了解六四對中國高層政治的影響, 但海外的中國人確實不應該脫離中國政治的嚴酷現實而抽象的奢談民主自由. 說實在的, 世上誰不想高貴完美的東西, 但沒到那一步, 不切實際的幻想, 反而不如腳踏實地的一步一個腳印的做點實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