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我之心,百年不死(轉貼)

“我們決不要期望中國的政府或是民眾,馬上會用我們同樣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我們必須銘記我們經過許多年所獲得的檢驗,而且我們一定要引導而不是強迫中國采用一套優越的製度。我們必須安心等待那套製度的逐漸形成。”

 

“歐美領導人應該明白,對北京的嚴苛批評可能適得其反。中國的民族主義時常以西方的批評為武器,攻擊推動經濟和政治改革的溫和派。。。。對任何把西 方價值觀強加於中國的舉動,中國民眾一直持懷疑態度。自由的體製需要慢慢培養,不可一蹴而就。時刻謹記這種張力,是建設性參與中國事務的基本。”

 

第一段話,是英國外交大臣Lord Stanley寫給北京的英國公使Ruthford Alcock的。那是1867年8月17日,是《天津條約》修約前夕。摘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第六版,港版譯本,十二章,305頁。

第二段話,是美國駐華商會前主席James Zimmerman寫的。時間是2010年12月1日,發表在《紐約時報》上。摘自:http://www.nytimes.com/2010/12/02/opinion/02iht-edzimmerman.html?partner=rssnyt&emc=rss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