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報“如果說全球金融危機有贏家的話,那就是中國”。中國努力適應新的現實







2010年12月02日09:26 來源:新華網


  英國《金融時報》12月1日發表“努力適應新的現實”文章,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如果說全球金融危機有贏家的話,那就是中國。由於政府采取及時而有力的措施應對危機,中國經濟已迅速反彈。在很多發達國家經濟仍然萎靡不振之際,中國正在以各種新的重要方式擴張勢力和影響力。

  然而,隨著塵埃落定,中國危機之後的戰略正在引發問題。雖然北京利用了許多新的渠道,可是國內外的觀察家們認為北京正在犯下一係列可能損害其利益的失誤。

  危機之後出現的一個最強大的趨勢就是中國再次努力減少對西方國家的經濟依賴。對於中國政府來說,2008年秋季出口大幅下滑,導致數以萬計的工人失業,是一次難忘的痛苦經曆,這促使政府加快推進現有計劃,將中國的經濟夥伴多元化。

  其結果是,中國與全球許多發展中國家加強了聯係。例如,過去10年,隨著中國對大宗商品需求的上升,中國成為巴西越來越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不僅已於去年成為巴西最大的貿易夥伴國,而且在雙方宣布一係列的鋼鐵、港口、製造業與農業合作協議之後,中國還將於今年成為巴西最大的直接投資國。在中亞、東南亞以及非洲部分地區,類似的故事也在上演。

  這一情況的結果是,有可能出現一輪由中國貿易與投資驅動的全球經濟增長,但大部分發達國家可能與這場增長無緣。

  中國擁有充沛的金融流動性,也正在利用這些資金,投資於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與工業領域。而且,中國的一些企業能以較低價格提供機械設備與其他產品,從而使一些投資項目具備財務上的可行性。例如,中國目前正向阿根廷、土耳其、伊朗和烏克蘭的鐵路項目提供融資與設備。

  歐亞谘詢總裁伊恩·布雷默表示:“這是一種經過深思熟慮的對衝策略,旨在減輕經濟上對西方的依賴。”
 一國之影響力和重要性如此之快地迅速提升,必然會陷入新的外交僵局。但是,一些分析家認為,中國與其他國家最近發生的一係列緊張關係的根源在於判斷失誤。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的10年,中國在亞洲地區開展了所謂的“魅力攻勢”,簽署了貿易和投資協議,並著手解決邊境爭端。中國領導人認為與亞洲鄰國保持良好的關係是中國經濟擴張的基礎。可是近幾年來,其中的很多關係出現了緊張。

  新的摩擦還不止這些。印度抱怨中國一直在挑起克什米爾地區的緊張局勢。韓國政府則對北京拒不譴責朝鮮炸沉韓國軍艦的行為感到憤怒。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問題專家沈大偉表示:“中共在海外行事越來越自信,在國內卻流露出了局促不安的跡象。”

  過去兩年裏,中國迅速興起,並發現自己不得不扮演一係列全新的角色。

  此刻,中國乃至許多世界其他國家的政府,都在匆忙地進行調整,以適應這一新的現實。(作者傑夫·戴爾)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