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山楂樹之戀》:張藝謀,為什麽不敢讓靜秋懷孕?

來源: boxhead 2010-10-27 18:08: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68 bytes)

評《山楂樹之戀》:張藝謀,為什麽不敢讓靜秋懷孕?
======================================

公平地說,《山楂樹之戀》是一部很不錯的作品。
攝影和演員的表演都非常到位,場景搭配也非常有曆史的
真實感。

然而,就該作品本身而言,思想的深度不夠,對曆史環境
的描述太少,情結簡單,這是原著先天的不足。

但是作為導演和編劇,還是可以在個別地方修改,取得
畫龍點睛的效果。

作品的本意,可能與導演的思想吻合:就是講個小小的愛情故事,
剝離過多的曆史環境的沉重,讓人性中不朽的愛和善良發出閃光。

遺憾的是,我們還是看到了傳統的思想在約束:
1。導演和編劇,對“純”的愛情過多要求,為了維係一個純美的
愛的“金童玉女”形象,不惜壓抑人性的自然。
  為什麽不敢讓靜秋懷孕?
  因為,你們骨子裏深處還認為,女孩子保留貞操是優秀的品質,是更
  可愛的。同樣,男孩子要通過壓抑原始的衝動,才能證明他真愛。

2。政治思想上就不用說了,沒有很大的突破,在潛意識上還在
  講“王子愛上灰姑娘”的童話,雖然,在動亂的年代,拉近了等級
的距離,還是在麻痹觀眾,典型的奴仆感情觀。
幾乎把自由的,平等的,戀愛觀拋棄了。
這就是老百姓都盼望皇上看上自己的兒子或女兒,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難怪很多觀眾看完,替女主角惋惜:多好的高幹子弟啊,多可惜啊?

我們看到的是女人反複用生命的苦難講訴淒涼的曆史:
“一步錯,步步錯”。
靜秋的媽媽苦難在她心上繼續,也許是時代的政治壓力,
更多的是傳統文化的壓力。

女人把自己的身子當成最大的賭注,去謀去未來幸福,
這種文化熏陶出來本來就是一個大的社會悲劇。
那還能有獨立,自由,平等,愛的精神嗎?

要是原作家,我就這麽寫:
靜秋真的懷孕了,拒絕流產,被開除公職,回到了山楂樹下,
當了一輩子的農民,作為單身母親,把兒子培養成了大學生。
遺憾的是,她的兒子在另外一場動亂中喪身。
開槍的命令卻是他的爺爺下的。

 

所有跟帖: 

再然後海龜回去搞三峽移民,貪汙被槍斃,洪水淹沒了山楂樹。 -boxhead- 給 boxhead 發送悄悄話 boxhea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7/2010 postreply 21:44: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