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資訊: 瑞中之間的自由貿易協議終於走入正軌

瑞士和中國之間一直在就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而展開調研和對話,現在終於有了一定眉目,進入最後一步程序。

從雙方表明意向到進行可行性調查,再到公布調查結果,瑞士和中國都做了大量的工作。2010年8月13日,瑞士聯邦總統多麗絲·洛伊特哈爾德和中國主席胡錦濤在中國會了麵,雙方在意向書上簽名。



9月24日,瑞士聯邦國家經濟事務秘書處就瑞中雙方的《自由貿易協定》在聯邦大廈主辦了一個麵向媒體的“背景介紹”,聯邦貿易協議代表團大使,國家經濟事務秘書處負責人Christian Etter主持了會議。

自由貿易協議對於瑞中兩國來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一方麵能夠促進兩國的經濟關係,另一方麵還能加強兩國的國際競爭力。



中國的經濟地位
中國自上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上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最近10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達到了約10%。根據中國的數據,2005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就已超過了英國,2007年超過德國,不久將趕超日本,繼而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發展國。

全球性的金融和經濟危機也影響了中國的進出口事業,2009年中國的出口和進口分別下降了16%和11.2%。盡管如此,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順差還是達到了1961億美金,這對於中國來說依然是很出色的結果,但對於歐美國家來說卻造成了很大影響。

中國已經很好地融入了全球化經濟。在短短的10年中,迅速發展成“世界工廠”,平均每年從國外引進600億美金的投資。

但中國在經濟騰飛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係列社會經濟問題,引起國際評論家的擔憂,他們對“中國模式”的持久性表示質疑。其中潛在的風險包括:通貨膨脹、地方及社會的貧富分化、環境問題、國家企業的改革問題、財政的不透明、能源的緊張及失業問題等。

中國的出口存在一定依賴性,因此在中國對外經濟對策中,尋找產品向國際市場的切入口及解決原材料問題顯得尤其重要。

因此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對於中國來說也頗具深意,中國與歐盟國家尚無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因此與瑞士商討該項事宜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瑞士更能從協議中獲益
自2002年起,中國成為瑞士在亞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但瑞中之間的貿易至今依然存在一定的障礙,比如存在於醫藥和銀行係統的繁複規定;法律的貫徹和實施上存在的困難,等。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無疑對於瑞士順利打入中國的貿易市場有著積極的意義。

根據雙方為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而進行的調查報告顯示,瑞中雙方在許多範疇都要進行協調。瑞士比較保護自己的農產品,不願開放農產品市場,而中國則在許多領域都希望維持自己的優勢。

此外瑞士在高價商品上世界領先,而中國擁有廉價商品的優勢。在價格領域瑞中兩國其實存在競爭關係。

在可行性調查過程中,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兩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瑞士的公司從中更能獲益。

比如瑞士公司在技能上占有優勢,這樣會令中國公司置於不利地位,因而在研發領域受到限製。

但總體來講兩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能夠帶來雙贏:根據中國的一種計算模型,協議簽署之後,瑞士從中國的進口將增加28%,約增長11.5億美金;而瑞士向中國的出口將提高63%,約40.6億美金。



尚無確定日期
在聯邦大廈中的“背景介紹”之後,瑞士聯邦將於近日做出具體交涉議程。根據Etter大使的說法,中國方麵也將在短期內下達正式文件,開始著手進行簽訂協議的最後程序。

但直到協議達成尚需多長時間,目前還無法預測。



楊旭東、Fabian Jucker, 瑞士資訊swissinfo.ch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