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稱中遙感衛星用於反航母,遙感9號3月,10號8月,11號9月發射

戰美稱中國遙感衛星用於反航母作

北京時間8月10日6時49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十號」送入太空。

【文匯網訊】北京時間8月10日6時49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十號」送入太空。

 據美國宇航局「空間飛行」網站報道,2010年下半年中國航天發射活動處於爆發性增長狀態,最新的動向是8月10日6時49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4C運載火箭將「遙感衛星-10」送入太空。報道認為,盡管中國官方強調該衛星用於科學實驗、土地調查和災害監測,但該遙感係列衛星存在軍事用途。

 報道稱,「遙感衛星-10」的成功發射,將使中國得以保持三組在軌的三星星座,它們的運行軌跡看上去類似於美國海軍海洋監視係統,後者又稱「白雲」,是美國天基電子情報係統,主要用於雷達信號偵察和海洋監視任

「空間飛行」網站認為,中國似乎是用「遙感衛星」的稱呼來隱蔽其真實用途,就像冷戰時蘇聯用「宇宙」係列來稱呼其軍用衛星。報道稱,2006年,中國首次將「遙感衛星-1」送入太空,過了很長時間,中國才公開其在軍內的稱謂是「尖兵-5」。這是中國第一顆合成孔徑雷達偵察衛星。接下來,中國於2007年5月發射的「遙感衛星-2」則是一顆光電成像偵察衛星,可以與「遙感衛星-1」形成互補。至於後麵發射的「遙感」係列衛星基本都是雷達衛星,能穿透雲霧看到目標。

 此次衛星發射距離中國今年3月5日發射「遙感衛星-9」僅隔數月。台灣《亞太防務》6月刊曾發表名為「顛覆遊戲規則的武器」的文章,稱大陸正「超越進度」完成軍民兩用的遙感係統。文章稱,「遙感」衛星可用於反航母作戰,特別是三顆一組的電子偵察衛星星座足以將對中緯度任何地區重複探測的時間壓縮到1小時,足夠進行對大型艦艇的初步監測。

當前印度是中國在遙感衛星領域的主要對手。今年7月12日,印度成功發射「製圖衛星-2B」遙感衛星,使印度在軌遙感衛星數量達到10顆。該衛星分辨率達到0.8米,在世界民用衛星領域僅次於美國「快鳥」民用遙感衛星。不過,也有專家認為中國遙感衛星的技術可靠性更高,再加上火箭發射技術更加純熟,因此在衛星太空占位及補充發射方麵,具有一定優勢。(來源:環球時報)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