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重慶為中國都市範本 投資潛力將超過東京

美國《新聞周刊》

  報道時間:2009年3月 2010年7月

  關鍵詞:代表

  媒體簡介:

  《新聞周刊》1933年正式在美國出版發行,與《時代》、《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並稱為美國三大新聞周刊,周發行量440萬份。它還擁有3種英文版本和6種非英文版本,前者包括大西洋版本、拉丁美洲版本和亞洲版本,後者包括日語、韓國語、西班牙語(拉美地區)、阿拉伯語、波蘭語以及繁體中文等。

  重慶將引領中國經濟複蘇

  2009年3月,美國《新聞周刊》發表題為“中國資金流向西部”的文章,文章稱重慶發展速度讓人羨慕,其發展將引領中國經濟複蘇。文章中寫到,即使你經常看中國新聞,也可能從沒聽說過重慶,這是個迅速擴張的直轄市,盡管人均收入從沒達到上海、北京等城市的水平,但重慶和許多內陸城市,卻是中國經濟複蘇的希望所在。

  重慶成新一輪增長中心

  今年7月,美國《新聞周刊》又發表題為“偏愛中國人的中國”,文章開篇之語便是“如果有一個城市能夠代表中國經濟的未來,那麽這個城市非重慶莫屬。”

  文章介紹稱,重慶這個位於中國西部的大都市,人口多達3200萬。最近在當地舉行的一個貿易展覽會上,大約80%的參展企業都是中國公司,他們提供了包括重機械、汽車、金融服務等種類繁多的產品,比如像力帆、比亞迪這種將來可能成為全球品牌的名字。此外,大多數買家也都是中國人。

  這一切都預示著中國新的增長軌跡:主要決定因素將是中國的內需,而不是外國人。新一輪增長的中心是在該國廣闊的西部,而不是東部沿海。

  新加坡《聯合早報》

  報道時間:2009年2月

  關鍵詞:領頭羊

  媒體簡介:

  《聯合早報》由新加坡報業控股公司出版,屬新加坡主要華文綜合性日報,平均日發行量約20萬份。

  重慶將成城鄉統籌樣板

  2009年2月,新加坡《聯合早報》就《國務院關於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幹意見》發表分析文章稱,中國政府對重慶市進行了多項“黃金定位”,目的是讓重慶成為中國城鄉統籌改革的樣板,西部地區的“領頭羊”。

  除確認之前的保稅港區等優惠政策外,重慶又有了多項“黃金定位”,比如長江上遊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貿易大通道、內陸出口加工基地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先行區等。此外,國務院還給重慶特色定位為“長江上遊生態文明示範區”、“會展之都”、“購物之都”、“美食之都”等。

  專家認為,《意見》將重慶提高到中國戰略定位的高度,為重慶未來發展提出了宏觀和微觀的具體要求,將成為指導重慶經濟未來十年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美國《外交政策》

  報道時間:2008年10月 2010年8月

  關鍵詞:標杆

  媒體簡介:

  《外交政策》雜誌是全球公認的最有影響力的國際時事刊物之一,由美國政治學“泰鬥”亨廷頓1970年創刊,專門鼓勵所有對美國外交政策上麵臨的至關重要的問題而引發的爭論。至今,這本以美國首都華盛頓為總部的雜誌,已成為一個雲集有深度討論的論壇和新主張、新觀念的信息來源。

  重慶是世界的未來之星

  2008年10月,為記錄世界範圍內的全球化趨勢對城市發展的影響,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聯合全球管理谘詢公司科爾尼公司、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共同推出首次“國際化城市指數排名(2008)”,分別從商業活動、人文資本、信息流通、文化經驗和政策參與五個方麵對城市進行綜合評比,重慶位列其中,《外交政策》稱重慶是全球發展速度最快的城市。

  2010年8月,《外交政策》再次推出“國際化城市指數排名(2010)”,從影響力、全球市場、文化以及革新等實力方麵對全球65個國際化城市進行了綜合排名,重慶再次被列入其中。盡管重慶排名第65位居最末位置,但《外交政策》卻足足用了20張圖片,對重慶進行了濃墨重彩的介紹式報道,對重慶作出了高度評價,稱重慶是中國的明日樂園,中國揚子江上的芝加哥,世界的未來之星,全球化城市發展的標杆。

法國法新社

  報道時間:2007年6月

  關鍵詞:中心

  媒體簡介:

  法新社全稱法國新聞社,成立於1944年,是與路透社、美聯社和合眾社齊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訊社之一,在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新聞稿訂戶約3500家,擁有來自81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雇員及覆蓋全球165個國家和地區的110個辦事處。

  重慶走進中國城市化中心

  2007年6月,法新社以《重慶:大都市與中國未來城市案例》為題發表文章,指出重慶當前的發展模式在中國引起關注,“作為一個高速發展的大都市,重慶無疑成為中國未來都市的範本。”

  文章說,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中國政府越來越關注這個西南重鎮,希望從這座城市的崛起軌跡中,找到適應未來中國都市發展的管理模式。

  文章稱,經濟高速發展把重慶變成一塊磁鐵,對周邊城鄉地區居民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報道認為,重慶已經走進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中心地帶。

  英國《金融時報》

  報道時間:2010年1月

  關鍵詞:潛力

  媒體簡介:

  《金融時報》是一家世界領先的商業新聞機構,以其報道內容的權威性、真實性、準確性享譽世界。該報紙在全球23座城市擁有印刷點,每日發行量為408,544份,為全球130萬讀者提供大量的新聞、評論及分析。

  重慶投資潛力超過東京

  2010年1月,英國《金融時報》集團下屬的《外國直接投資》雜誌在亞太地區133個城市展開調研,依據經濟潛力、成本與效率、人力資源、生活質量、基礎設施、商務環境、外資策略七方麵的標準,評選亞洲未來十大城市,另外還包括7個子榜單。重慶因在外資策略方麵獨樹一幟,在最佳投資城市子榜單中高居第七位,超過日本東京。

  《金融時報》評價稱,重慶以其開放政策、低廉成本、城市潛力而備受投資者關注,而重慶正在申請的兩江新區又有望年內獲批(編者注:已獲批),將成為繼上海浦東、天津濱海之後走在開發開放前列的中國第三個試驗區。

  美國《紐約時報》

  報道時間:2007年6月

  關鍵詞:範本

  媒體簡介:

  《紐約時報》是一份在美國紐約出版的日報,在全世界發行,有相當影響力,是美國高級報紙和嚴肅刊物的代表,擁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權威性,日均發行100萬份以上。

  重慶是中國未來都市範本

  2007年6月,美國《紐約時報》在國際版A15的頭條位置刊登文章說,重慶已是中國內陸地區最大的都市,但在未來,更大的追求會刺激重慶設法跟上海、北京,爭奪“全國最大的城市”的頭銜。

  文章說,在這個巨大的城市,看到滿是公寓的山丘,你可能會想起香港,這裏密集的人口會讓你想起東京,還有那些橫跨長江兩岸、如同布魯克林大橋的工程,可能還會讓你想到紐約。文章用“巨人般的”、“水泥森林”、“一千二百萬人口”這樣的詞句來描述重慶,並認為它將是中國未來都市的範本。

  文章說,在重慶,到處可見新的高速公路、新的大橋、拔地而起的高樓,很多時候,新的景象倒不會讓你感到驚奇,反而是很偶然地見到城市舊貌的痕跡時,你會吃驚。

  文章認為,重慶迅速崛起是一種象征,中國正在花大力氣試圖使有著四分之三人口的內陸地區,能享有東部的經濟繁榮。

  記者 聶亮 整理

所有跟帖: 

薄熙來,好樣的。中國大有希望。 -lm9487- 給 lm9487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5/2010 postreply 20:38:21

文強太慫,如果像永州朱軍學習,早就沒薄熙來了。 -又黃又暴力- 給 又黃又暴力 發送悄悄話 又黃又暴力 的博客首頁 (346 bytes) () 08/25/2010 postreply 23:28:19

中國的希望不在薄熙來身上! -風蕭蕭兮易水寒- 給 風蕭蕭兮易水寒 發送悄悄話 風蕭蕭兮易水寒 的博客首頁 (146 bytes) () 08/26/2010 postreply 19:16: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