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國革職警察劫持香港遊客事件震驚國際,各國也紛紛質疑菲警進程人質劫持的能力。法國人質解救談判專家加盧瓦看了整個解救過程,批評警方沒有表現出專業訓練水平。由於菲警以斧重敲車窗,外界質疑車內人質頭顱被打爆,也因此更加懷疑菲律賓警方誤殺人質數名,港方也請求要參與驗屍行動,確認人質死亡原因。
菲警不斷激怒綁匪,綁匪從車內電視掌握全局
對於此次劫持案為何流血收場,可歸納出5大致命決策。首先一名菲警用斧頭砸車門時,竟然不小心把斧頭擲入車內,「砸車窗」的目的究竟為何?報道認為,砸車窗、打爆巴士輪胎可能是為了讓綁匪心生絕望,但最後卻不慎激怒了綁匪。
還有不僅菲律賓、香港的民眾可以通過媒體直播了解最新情況,就連綁匪本人都可以用車內安裝的電視觀看外麵的一切,以致車內的綁匪對警方的布署與戰術了若指掌。也就是說,當菲律賓總統府發言人裏基對媒體放話,「總統府絕不與劫匪談判,以免助長劫匪囂張氣焰」時,綁匪可能也全聽進耳裏,並且被這段話所激怒。
劫匪多次徘徊為何不擊斃?
劫匪曾多次在車門口徘徊,還在釋放人質時站在車門邊揮手、閑晃,但這麽好的時機,菲律賓警方卻沒有趁機將他撂倒或擊斃。甚至還傳出談判專家不斷以「不可能複職」、「警方一定會將你繩之以法」激怒他的消息。
車外幹等數小時,用斧頭連敲同塊玻璃?
加盧瓦指出,在一般情況下,就算談判破裂,警員在接近劫匪目標時,也應該從多方位強攻,而不是在車外幹等數小時,甚至不停用斧頭敲打「同一塊玻璃」。加盧瓦批評,這樣的方案「明顯缺乏合適裝備和戰術能力」。
此外,一位專程到當地探望港人傷勢的醫師劉楚釗表示,重傷的梁頌學(18歲)並非受到槍傷,而是腦部遭到嚴重撞擊,所幸已在開刀後好轉。港民得知此消息,紛紛撻伐用斧頭敲打「同塊玻璃」的菲警,認為這根本就是菲警用斧頭敲打玻璃時敲到他的頭,也開始懷疑,說不定多名人質都是遭到菲警誤殺。
為何突然逮捕劫匪弟弟?
由於菲警懷疑綁匪的弟弟格雷戈裏奧可能扮演「通風報信」的角色,因此在傍晚6時將格雷戈裏奧逮捕,這樣的舉動除了引起綁匪家人激烈抗議,綁匪知道了這一切後,又再次被激怒。談判專家認為,逮捕弟弟的作法也非常不妥。
是誰指揮了這次差勁的行動?
這起事件以流血收場之後,各國的談判專家也開始從工藝層麵分析菲警「救人」的水平。加盧瓦說,從各個環節都可以顯示出菲警「差勁的準備和冒險的心態」,「我實在不能理解是誰指揮了這場準備差勁的行動,到底是誰下令冒險強攻?」
類似這起事件的劫持案,為何能和平解決?
《北京晚報》報道,2007年3月28日,一名菲律賓男子劫持了30名兒童跟4名教師乘坐的校車,綁匪在校車的擋風玻璃處,貼了一張請求政府答應「向貧困兒童提供免費教育」,以及「肅清教育官員腐敗」的告示,時任的總統阿羅約立刻下令警方必須以「勸說方案」解決問題,並且力保人質安全。
期間,菲律賓一位國會議員和地方官員出麵耐心地與綁匪談判,還向綁匪保證他的人身安全。最後,該起綁架事件的氣氛因為談判而緩和,10小時後,警方上車沒收綁匪的槍彈,整起事件和平落幕。
香港旅客在菲國遭脅持事件以流血收場,香港上至政府下至市民,無不為此感到哀傷與忿恨。不僅港民發出怒吼,將其形容為「血腥盂蘭節」、「黑色星期一」,香港特首曾蔭權也譴責菲警隊此事的進程方案,並擺出強硬態度,請求菲國政府必須對此事詳加調查,「給香港一個交代」。菲律賓總統艾奎諾3世24日向罹難者家屬表示哀悼,並宣布定25日為全國哀悼日,所有政府機關下半旗致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