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全國的參與者千千萬萬(以城市知識分子為主),動機也不單純。相信有真心為政治改革的。這在當時的國情下的確有點超前。但大多數人是為經濟原因,因為經濟改革太慢,政策反複無常。
表麵上人們喊的是“反官倒”,實際上想說的是“為什麽百姓不能倒”。(資本主義還是違反憲法的,隻有鄧可以喊,別人任何人都不行)。
鄧小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結果隻讓很小的一部分得了好處--官倒。當時雖有個體戶的存在,但政策限製很多。整個國民經濟還是國營為主。知識分子,尤其是年輕的知識分子倍感壓抑。終於在89年找到一個突破口爆發出來。
看史上曆次大規模的社會動蕩,經濟原因都是主因。
俺覺得,現在的中國在很多方麵走到另一個極端,貧富分化已成世界第一。這個新的經濟因素可能會誘發另一個亂局,不過可能會是貧困階層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