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想給自己貼上“中共民主派領袖”的標簽(1)

  溫家寶想給自己貼上“中共民主派領袖”的標簽

  作者:荀紹棠

  一、僅當一個"好人"還不足以自保
  二、溫真的想當胡耀邦的衣缽傳人嗎?
  三、溫是什麽樣的代表?
  四、借道胡耀邦而不真學胡耀邦
  五、不是為了忘卻的紀念,而是為了貼金的回憶
  六、溫家寶達到目的了嗎?
  七、溫家寶的"天安門"到底在哪裏?

  本文較長,陸續登出,歡迎批評

  讀罷高申文的《溫家寶借胡耀邦欺胡錦濤,中共核心權威崩潰》一文,雖不完全同意高文的看法,但他認為溫家寶撰文紀念胡耀邦顯示中共胡核心的權威崩潰,是"中共即將崩潰的強烈信號"的分析,卻也自有不可忽視的道理。
  按照溫家寶的聰明和他所處的地位,以及他身邊那麽多謀士,也一定會事先研判他撰文紀念胡耀邦會引發的種種猜測,像胡少江、高申文"中共核心權威崩潰"一類的解讀,當然也在預判之列,那麽,是什麽誘惑,能迫使他即或冒如此風險也要發文紀念呢,他想得到什麽?

  一、僅當一個"好人"還不足以自保

  連年來,中共總理溫家寶的秀場是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餃子可拿來表演,地震可拿來做秀,就連半夜伸頭看看天,也有仰望星空來顯示無奈。現在就連文章也不放過了。秀來秀去,一方麵贏得了部分民眾的支持,一方麵也引來中小知識分子的嘲笑,所謂"影帝"的稱呼就是一例。不過,說實在的,雖都是貶損之意,溫家寶的"影帝"卻比前總書記江澤民的"戲子"強多了--至少演技得到了肯定。
  做秀之所以總是能蒙住一些人,因為現實總是存在著某種物質或者精神供應的短缺,做秀通過重燃或者點亮某一些人內心的希望和幻想,為做秀者尋找、建立和培養自己的支持者。
  無論中外,做秀是政客的本能。但中共官員與西方政客的做秀有本質的不同。西方的政治家是民眾選舉出來的,他們的政治生命係於民眾的選票,就算不當官,他們隻要從政,就得經常與選民聯係,為選民的吃喝拉撤操心,所以親民是他們的本能;而共產黨的領導人都是在密室中博弈出來的,民眾無權選舉,他們的親民作風隻能是被迫做出來的,而不是自然的流露,所以親民隻是他們增加權力籌碼的表演。
  胡耀邦這個名字與中共政治體製改革,與改革派與保守派關於中國民主進程的博弈,與六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胡耀邦於1980年開始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他因為毛澤東時代受政治迫害者平反,推動經濟自由化,探索和推行政治體製改革,並在西藏等敏感問題上采取了相對寬鬆的立場,以及樸素親民的工作作風而得到各界擁戴。由於對鄧"清除精神汙染"和"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政策有抵觸,1987年,被鄧等中共老人以"對1986年的學生運動處理不力"為由迫使下台。1989年4月,他的逝世更是觸發了"六四"事件,這使得他成了中國的一個禁忌人物,成為中國民主改革的一個符號。
  溫家寶是由胡耀邦直接提拔入中共大內的。可以說,沒有胡耀邦,就沒有溫家寶。且自中共十六大以來,相對於其他常委要麽呆板、木訥、慎言,要麽麵對民主呼聲時賭咒發誓一般"決不走西方民主那一套邪路"的言論,溫顯得機靈、民主得多了,常常以其頗為獨特的言行舉止,逐漸樹立起一副迥異於其他黨國大佬的鮮明形象。一篇說"溫家寶是一個好人"的文章就這樣讚美溫家寶:
  "背詩誦詞、引經據典,慢條斯理、侃侃而談,中西學問、似略有所知,國情世情、似有所曉,學識、口才與人文素養,比他的主要同僚明顯占優;他的腿腳比較勤、官腔比較少,姿態比較低、架子比較小;他親臨抗震一線指揮救災,到貧苦家庭噓寒問暖,幫沒錢養家的農民工討工資,為看不起病的小女孩聯係醫院,在礦井裏過大年,跟市井小民稱兄道弟,陪下崗工人哭天抹淚,與普通網民現場交流,請'基層代表'進中南海對話,給小學生親筆寫回信,和中學生同堂聽課,與老師交流教育心得,向科學家'匯報工作',向國學大師謙恭討教,與文學藝術家推心置腹,……總之,'親民'、'勤政'的功課,溫家寶做得比誰都足,在那個圈子,即便這些都是做秀,也不是人人願作、人人作得到的;他的穿不破的羽絨服和開了膠的運動鞋,也早已全國皆知。"
  "除了'親民'、'勤政'之外,溫家寶另一引人注目之處,是他偶有'新語'、常發'異議'。他公開讚成'普世價值',幾次三番主動說到'政治體製改革';他重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的老話,要'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還說'領導者應有聽取逆耳之言的雅量,能夠包容不同意見,擇其善者而從之';他說,好大學的'靈魂'就是'獨立思考、自由表達',千人一麵、千篇一律辦不出一流的大學;他還說,'公正比太陽更溫暖',要'讓人民生活得更有尊嚴',並把'尊嚴'解釋為人的自由、人權、平等與社會公正。這些話,若放在'普世'場域,其實既不新、也不異,本是世間公理,但若放到中共特定的政治語境中,則極顯新異,儼如'異議分子'所言。"
  但僅僅是一個"好人"遠遠不夠,除獲得一些尊重外,並不能豐滿自身形象的內涵,可能還有害於形象--"好人"往往與庸碌無為聯係一起。對於"普世價值"的強調,也因為概念化而流於空談,徒增做秀之責難。若想豐富形象,讓形象鮮活起來,必須另辟蹊徑。胡耀邦這個名字也就呼之欲出了。
  這樣,作為當朝宰輔,溫家寶一旦發文紀念胡耀邦,將自己的名字和形象與胡耀邦一連接,就自然讓一些抱有幻想的人浮想聯翩。評論《溫家寶撰文紀念胡耀邦:引領一次改革派進攻勢頭?》就發出了這樣的疑問:"溫家寶代表的僅僅是他自己,還是在引領一次改革派進攻勢頭?是針對何人?這是否僅僅是溫家寶在從政結束之前的懷舊,還是一種試圖引發社會支持的嚐試?溫家寶冒這樣的風險到底代表的是什麽人?他是否在試圖繞過那些常常令政治改革偏離方向的官僚製度和強硬派,還是一個轉折點,是朝著一些人敦促實施的治理轉型上的轉折?" 新加坡《聯合早報》署名韓詠紅的評論更斷定:"溫家寶高調懷念這名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被迫下台的前領導人,以此重申個人的改革意誌,又曲折暗示了中國推進改革所麵臨的重重阻力。"

  二、溫真的想當胡耀邦的衣缽傳人嗎?

  那麽,溫家寶是在釋放政改信號嗎?或者說,他的確想當胡耀邦的衣缽傳人嗎?
  胡少江在《溫家寶為何要出麵紀念胡耀邦?》一文中評論道,有人認為這是中共即將啟動政治體製改革的信號,這些解讀並沒有什麽根據,因為隻要認真閱讀溫家寶的文章便不難發現,整篇文章沒有一處提及胡耀邦關於政治體製改革的政策主張,也絲毫沒有涉及胡耀邦關於經濟體製改革的任何觀點。
  胡少江認為,之所以要紀念胡耀邦,是因為今天的中國執政黨比任何時候都需要胡耀邦這個名字。胡耀邦生前和身後所擁有的,正是現在的執政集團所亟需而又不具備的,那就是民意。但執政黨需要利用胡耀邦,但是又十分害怕胡耀邦的政治主張。因為胡耀邦所真正提倡的正是他們所不敢做的,那就是支持和保護各種不同政治見解的討論和辯論,進行真正走向民主政治的體製改革。
  很明顯,溫家寶作為這個最高執政團隊的核心一員,作為既得利益者的典型代表,作為30年改革的最大獲益者之一,我們看不出,也想不出他有什麽有別於他人的改革現狀的動機。事實也證明,他在任的8年,中國是更加權貴化的8年。
  俗話說,聽其言,觀其行。溫家寶任總理兩屆,在位至今已8年,8年的時期不短了,中國人就用8年的時間打敗了日本鬼子,可見8年可以作很多事。但看溫這8年,卻是典型的口惠實不至的8年,是"小施小惠、不行大義"的8年,是頭痛醫頭醫不好、腳痛醫腳腳卻瘸的8年,是盡現疲於奔命而根本不得要領的8年。
  按照溫家寶做秀所表現出的智商與情商,他難道不知道中國吏治腐敗到何種地步、社會缺乏公平和公正到了民怨沸騰的程度、生態環境破壞到了有水皆汙的地步?在其8年之內,高投入、高消耗、高汙染、低人權、低工資、低福利的掠奪性經濟增長方式更加根深蒂固,吏治腐敗、兩極分化、環境汙染、耗費資源等種種病弊實際上處於"不可治理"狀態,已經失控。但他從來沒有在治理這些問題的基礎製度和基礎秩序上下功夫,而刻意於"摸摸被褥、揭揭鍋蓋、喝幾口自來水、流幾行眼淚"這些俗不可耐的形式,根本沒有表現出奮不顧身地推動中國的政治、經濟改革的大忠、大義,始終沒有在改進製度方麵有任何作為。溫8年以來的所作所為,表明他與那些渾渾噩噩、貪贓枉法、狂妄無知的黨國官僚們仍然具有根深蒂固的共性,即作為特殊利益集團的當家人,他不可能去主動推行革自己命的政治改革。
  不僅政治改革沒有進行,就連所謂的機構改革,都是走過場。一個大部製,搞來搞去,隻撤掉了一個部。行政問責製搞成了異地升遷製。政府信息公開反而為不公開的提供了借口。經濟改革方麵更是乏善可陳,流弊叢生。改革了30年,到了溫的任內,國進民退成了主旋律,房地產高歌猛進,房價漲幅堪稱世界第一。本來來源豐富的地方財政變成了單一的土地財政,而強行拆遷導致自焚事件屢屢發生,以至中華大地冤魂遍野。
  網上流行的一篇《社會主義宣言》這樣描述當今中國的現實:"貪腐無度、傲慢的官僚,自私自利、鼠目寸光的資本家,失去了道德和信仰的知識分子,為了基本生存而苦苦掙紮的大眾,這就是當前中國社會的階級構成;權力所支配的資本像四處漫溢的洪流,以全麵性水土流失的代價製造了一片沙灘上的綠洲,官僚集團與學術精英結成聯盟控製了社會的命脈,腐敗製度化而成為既得利益集團的共識,被剝奪、被忽略者眼中的冷漠與無奈正在變成仇恨與嘲諷,這便是當前中國社會的政治圖景;官員不再忠誠,工人不再勤懇,農民不再樸實,老師放棄了尊嚴,學生沒有了激情,所有美好、高尚的價值都遭到輕蔑,投機的、市儈主義的人生哲學成為唯一的信仰,這便是當前中國社會的精神狀況"。如果將政治迫害和政治高壓列入其中,溫當政的8年,已經將這個國家的凝聚力消耗得一幹二淨。
  這種"權貴資本主義"所造成的"社會潰敗"景象越來越讓人目瞪口呆,與溫家寶政府在體製改革上的無所作為,甚至是有意不為,有直接的關係。

  高申文:《溫家寶借胡耀邦欺胡錦濤,中共核心權威崩潰》的地址: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Viewer.php?nid=432510&id=984637

  [待續]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