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袁騰飛是個什麽玩意兒??



今天,對曆史與文化的尊重,不過是個發語詞,利益才是終極目標。出來混,無非是為了贏一個貨幣選票,隻是,不要忘記了還有個教師的身份。

作者:迷糊分不清楚

袁騰飛新作《曆史是個什麽玩意兒》的護封上的宣傳語著實讓人印象深刻:袁騰飛=易中天+郭德綱。
  
說袁老師像郭德綱不難理解。現在討論的草根,幾乎無一例外地是指那些從網絡中發家的小人物。典型人物有芙蓉姐姐、胡戈之流,郭德綱是屬於出身比較優越的草根。袁老師崛起於網絡視頻之中,教師身份,一夜成名,也算得上是草根中的優越者。在中國,草根根本就是個偽概念。事實可以看得到,來自草根階層的意思就是 “非專業”、“非工業標準”、“非主流媒體宣傳”。惡心的芙蓉姐姐、可怕的流氓燕、虛假的天仙妹妹、走火入魔的胡戈、暴發戶一樣的郭德綱,無一不是這個意思。

好歹袁老師學的是曆史,也算專業出身。要說袁騰飛與易中天的相似之處,莫過於二人都在立言,以教師和公眾人物的雙重身份傳達著對於曆史的態度。我們知道,袁騰飛的另一身份,是曆史教師。曆史是致聖之學,曆史教會我們寬容,這是袁老師常說的一句話。竊以為教師一職確乎神聖,可謂帶聖立言。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見賢而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本人以一個普通讀者的身份翻了下袁騰飛老師的新書《曆史是個什麽玩意》,對於明白自身責任卻依舊毫不負責任的袁老師我就相當的費解,當然,我能做的最多也隻能表達我的質疑。
  
1、出身決定論

“宋朝的皇帝宅心仁厚,貴族出身的皇帝對大臣一般不錯。流氓出身的像劉邦、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就更甭說了,這要是擱明朝這些人就全被幹掉了。朱元璋是賊王八出身嘛,是中國曆史上最寒酸的皇帝。這種賊王八蛋一當政,必然是采用暴政。你看世界曆史上,希特勒、墨索裏尼都是賊王八出身。有哪一個出身高貴,受過良好教育,上台之後搞獨裁的。沒有,是吧,沒聽說過,準都是這麽一幫,之前寒酸,我可有了今天,我折騰死你們,包括現在那些貪官汙吏都是,十四歲之前沒穿過鞋,窮怕了,一有權就亂來。”——《曆史是個什麽玩意》P196
  
貴族政權與平民政權優劣的爭議由來已久。袁老師把貧民賤民化的觀念也常引人詬病。不可否認,平民皇帝建立的王朝,往往會殺戮功臣,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政治合法性是曆代君王都考慮的問題。貧民出生的劉邦,靠造反奪取天下。依此方式,任何像劉邦一樣出生的平民,都有可能當皇帝。劉氏建立政權後,很大程度上必須證明其政權的合理性。董仲舒的君權天授思想以及漢代文化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這一特點。貴族當皇帝與平民當皇帝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在於他的文化素養和個人心理。貴族皇帝善於運用天意,運用文化,為其奪權找到合理的借口,而平民皇帝更多的采用從肉體少消滅奪取爭權的危機。唐宋皇帝在建立政權前,屬於貴族,同樣,麵對政權鞏固,唐朝麵臨著貴族間利益分配問題,宋朝麵臨著兵權收歸中央的焦慮。何以弑兄能被袁老師寬容掉,漢朝、明朝的開國皇帝因為文化的欠缺被袁老師賊王八到底。

曆史選擇中,貧民皇帝由於合法性的缺失,殺戮、酷刑是其應對焦慮的手段。袁老師簡單的以出身論及非此即彼二元的調調臧丕曆史,未免顯得輕率。整個明朝因為出生和統治者文化的缺乏,也因而成為袁老師嘴裏最黑暗的王朝。所有的農民運動,袁騰飛全部以出身論的觀點否定,貴族的才是最好的,農民出生,出身寒微者全是賊王八,這種全無邏輯,而簡單以賤民得到權勢,便會以近乎變態的方式報複社會,如此觀點流布,我一度以為,袁老師一旦掌握話語權,不惜以此種手段荼毒青年。
  
2、個人好惡做價值判斷

“現在的曆史,還有一個就是什麽考據學,反正我最忌諱這個。別人問我這個,煩的不得了,所謂的考據學,就是考訂。我算出來秦始皇到底是哪天死的,你算他幹什麽?我算出來秦始皇到底哪天死的,秦始皇他媽到底是誰,他愛是誰是誰,他媽是誰,他哪天死的,不影響他這個人統一六國,然後怎麽著怎麽著,要是他換一個媽就不統一六國了,那你研究去!我算出來秦始皇他媽到底哪天死的,文天祥出使元營到底在哪幾天,有人就以這為能事,很多人研究就研究這個,著一本書,文天祥出使元營考,考什麽考?要我說就屬於文字獄遺風,要我說就是被嚇傻了,幹點有用的學問,這個玩意實在沒什麽意思,吃力不討好!和現在的八卦新聞效果什麽區別。這樣一來就會阻礙中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曆史是個什麽玩意兒》P224
  
這個說法從號稱“曆史是自己存在方式”的袁老師口中說出來多少讓人大跌眼鏡。以曆史為本行,靠教授曆史吃飯,酷愛曆史,離開曆史就不知道怎麽活了的袁老師,完全不知道何謂考據學。有人很鄭重的告訴袁老師,考據學是社會科學的一個部門。研究和闡述人類社會展的具體過程及其規律性的科學。是一門反思的科學,是對各種具體曆史研究及其內在規律的探索的科學。其也是一門具有特殊性、綜合性、整體性、真實性的具體的和實證的科學。曆史並不是信口胡說,曆史要有根據的。要有考古學的證據,還要有考據學的證據。我們用考古學證明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用考據學來證明我們先人記錄的曆史是否是信史,如果不是信史為何要歪曲?

關於秦始皇的死亡日期和他媽到底是誰的問題,這個對曆史來說也很重要。這關係到那個時代的政權更替、政治製度的確立一係列問題。秦始皇是哪天死的,到底怎麽死的這是一個政治問題,不是他個人的生死問題。政治有時候就是人事,她媽媽是誰當然可以關係到他統一六國首先這關係到他能否獲得執掌秦國的政治權利然後才能談得上統一六國。

比如說中國現在講夏商周三代,在國外這個人家不承認你有三代,曆史不是隨便講,要有證據,要有有5千年曆史的證據,所以考古學是要用考來的證據來書寫曆史。在思想領域也是,比如說你說一個東西是孔子的思想,但是孔子是否就是這麽說呢,還是別人杜撰?這個很重要。別人為什麽要杜撰,這個也是當時思想一個很重要的方麵,那些是一個時代思想風氣的秘密。

以個人好惡,斷然否定一個學科的存在,博得底下學生嗬嗬一樂,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3、矯枉過正

袁老師其實很可愛,他的新作中,企圖以自己的方式,讓學生給學生另一種看待曆史的視角。鄭和下西洋一直以來被中國稱為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袁老師書中的鄭和被稱作散財童子,這段很有意思:

“其實我們中國古代一直是非常開放的。就是說從明朝開始,因為倭寇猖獗,就開始閉關鎖國。其實主要是皇上老兒太能作。下西洋七次造出六百多萬兩銀子,所以這事不能再幹了。你看看人家哥倫布,人家老哥,三艘小貨輪,弄回來多少東西,咱們倒好,那麽多船,撒出去那麽多錢,這不是作嘛,不能幹這事了,不能幹,中國淨幹這種缺心眼的事。”——《曆史是個什麽玩意兒》P232
  
在鄭和下西洋這一曆史事件中,袁老師表現出來的態度是,鄭和下西洋終究隻是明朝的一個政治活動,先進的技術並沒有讓它對世界甚至中國的曆史進程有任何重大影響。最終隻是讓中國的國庫耗盡。

確實如此,那些晚於鄭和下西洋的歐洲航海運動,帶來了“地理大發現”,帶來了歐洲的崛起,帶來了世界格局的變化。鄭和下西洋初衷是為了尋找丟失的建文帝,以解除朱棣的心頭之患。當然也炫耀了我大明的國力。客觀上,把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袁老師想讓學生知道,鄭和下西洋厚往薄來,給亞非國家帶去了先進的文化技術,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卻造成了明朝自身國庫空虛、經濟衰落。而西方的航海運動給非洲、美洲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卻使歐洲國家獲取了大量的原始資本,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最終導致了政治的變革。曆史曾經將好運交到中國人手中,隻是我們缺少的隻是頭腦中的意識,僅此一項,我們就從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國家變成了弱國。當然,曆史沒有假設。

明明是好心,在袁老師特有的表達方式中,卻給人一種價值判斷上的不悅感。袁老師的說法讓人覺得,往外拿錢的是缺心眼,往自家兜裏裝錢才是聰明人幹的事。以利益為重,以自我得失來衡量一件事的意義和價值,並宣導此種價值觀,恐怕不妥。中國文化自古講求中庸和度,作為文化的傳道授業者,教師的活恐怕不是人人能幹。
  
4、誰是英雄

“班超和馬援由此成為中國最早的民族英雄代表,唐人有詩“伏波惟願裹屍還,定遠何須生入關”, “馬革裹屍”就是伏波將軍提出來,定遠侯是班超的封爵。蔡鍔將軍病逝的時候,孫中山先生給他寫的挽聯就是“平生慷慨班都護,萬裏間關馬伏波”,用班超和馬援來比喻蔡鍔。這兩人可說是民族英雄,而且是成功的民族英雄。中國人好像是同情弱者,崇拜的英雄大多是失敗的英雄,比如嶽飛、文天祥,這些英雄寧死不屈,沒幾個能真的救國,往那一死沒用。其實應該多崇拜成功的英雄,這種人宣傳得太少,像班超平定西域,薛仁貴平定朝鮮。有人說中國的第一艘航母應該命名為嶽飛號,嶽飛號、文天祥號意義多不好,都是失敗的英雄,不如命名為班超號。”——《曆史是個什麽玩意兒》P57
  
應該崇拜怎樣的英雄,袁老師喜歡用東風壓倒西風的絕對優勢,拍死一方,力挺另一方。的確,中國英雄多為悲劇的主角,故事也多發生在民族內憂外患的悲秋。嶽飛、文天祥、戚繼光、林則徐,個個如此。

回眸曆史,除了本身就是異族入主的蒙元、滿清以外,自漢以降的整個中國曆史,幾乎沒有任何基於擴張的戰爭。中國曆史的英雄都是被動地被異族的鐵蹄激發起來,都是要到了不願做奴隸的時候才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大漢王朝霍去病主動出擊、縱兵大漠的神武事跡,在其之後幾乎是絕跡的。唐代,“但使龍城飛將在” 也不過是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

中國人的英雄觀更多的基於民族的文化,對曆史對人物采取的是一種超越利益,不簡單一結果論斷的道德評價。儒家將道義高尚作為判斷一切的標準。不是一種利益判斷,而是一種道德判斷。在這一標準之下,成功的英雄與失敗的英雄,都是推崇的對象。不僅嶽飛、文天祥使我們推崇的對象,班超,馬援同樣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悲劇英雄以及人們為什麽喜歡悲劇英雄的話題,美學心理學似乎特別喜歡探討,究其原因,不過是英雄觀的形成,也有其深刻的心理成因與內涵,也是不同曆史時期的產物,不能割裂看來,因為“這些英雄寧死不屈,沒幾個能真的救國,往那一死沒用”,做功利的價值觀判斷。至於一個民族究竟應該有一種怎樣的英雄觀,不過是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你要功利主義至上,也沒人管的著你,你大可以捍衛你說話的權利。袁老師大可以讓那些往那一死沒用的英雄從大家腦子裏滾蛋。
  
5、糾結的民族

“蒙古人的貨幣上印的是成吉思汗,但是今天蒙古跟我們不是一個國家,我們沒必要把它當作祖宗,更沒必要把他的所謂西征看做是中國人的驕傲。假如當初日本人征服了中國,我們還要歌頌日本?雖然中國也有蒙古族,但成吉思汗出生在外蒙古,埋葬在外蒙古,跟咱不是一回事。中國曆史上第一次亡國滅種,沒有什麽可值得紀念的,更不能把它當做驕傲。你被別人滅了,還說真好,屬於恬不知恥。”——《曆史是個什麽玩意》P180

我討厭在民族問題上糾結。盡管外蒙古學者堅稱成吉思汗永遠是蒙古國人,中國學者強烈不允許成吉思汗是外國人。反正考據學,證明成吉思汗出生在何年何地在袁老師那不過是八卦,那袁老師引用的成吉思汗生於外蒙死於外蒙不知道是從哪裏的八卦上得出的信息。而且袁老師對八卦不屑一顧,為何引用的時候卻是言之鑿鑿。我頂多知道這事兒一直沒有定論,懸而未解。

就民族而言,從曆史角度來講,蒙古族屬於中華民族,這是學者的共見識,包括外蒙古1945年被俄國策反獨立的外蒙古,嚴格地說,也是中華民族的成員。在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一個國家叫大蒙古國,而這個大蒙古國從一開始就不是所謂的獨立國家,它是和宋朝、金朝、西夏一樣是當時的民族政權或者叫邊疆政權,而不是現在意義的所謂蒙古國。據研究成吉思汗的學者考證: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在外蒙古的斡難河邊,當時中國有幾個政權,有漢族的宋朝,有女真族的金朝,有黨項族的西夏,有白族的大理國,當時分裂割據好多政權,成吉思汗屬於金朝管理之下的。成吉思汗出生的時候,本身就是中華民族的後代。要把自己當奴才,誰也沒有辦法。袁老師若想不用恬不知恥的驕傲一把,大可移民外蒙古。
  
6、“藏富於民”的大宋

“宋朝的財政總收入很嚇人。北宋是明朝的十倍,南宋是明朝的六倍。直到《辛醜條約》那會兒,清朝的財政收入才趕上南宋。你想兩宋那富裕到什麽程度,都是重商主義發展的,特有錢。如果宋朝不是被蒙古人給滅掉了,咱中國早就按部就班發展到近代社會了,可惜曆史是不能假設的。”——《曆史是個什麽玩意兒》 P153

袁老師很喜歡宋朝,宋朝不止財政收入驚人,而且對知識分子超級沒限製。隻要不造反,啥都好。這件事就是個人間天堂,還有更重要的北宋在啊袁老師眼裏,是個藏富於民的朝代。袁老師書中指數,宋朝的GDP占當時世界的80%,下麵的錢收不上來,國家才積貧積弱。如此看來,北宋真是一個勇於犧牲,為人民服務的好政府。

而我看到的資料顯示,宋代以有無地產分為主客戶,主戶又分五等,一二等為上戶,三四等為中戶,第五等為下戶,而在通常情況下,“中等以上戶不及五分之一,第四五等戶常及十分之九”(《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三一,慶曆元年戊戌條),這是主戶,客戶的人數更加巨大,約占全國戶數的35%(《元豐九域誌》統計)。”

對於地主商人官員來說,大宋是很富強的,可惜對於農民,百姓來說,大宋是很貧窮的。北宋的政策是不限製土地兼並的,大量的土地都被達官貴人們兼並了,一部分百姓被迫當佃戶,大量農民失業,在貧困中掙紮求生。北宋是片令人向往的溫柔鄉,其市井的繁華程度從詞的發達中可見一斑。,大城市都幾萬妓女,城市裏貧富分化也很嚴重,軍隊和司法體係都很腐敗,社會治安非常糟糕,官員將領都腐化和墮落,地方上黑社會橫行,到處都強盜土匪,土豪劣紳也橫行鄉裏,豪強大戶地主也把持鄉鎮。”

袁老師的史學觀是精英史觀。袁老師的藏富於民,需要特殊說明的是,民是指豪強大戶。王安石為了把富從民手中摳出來一點實行變法,調整統治階級利益,卻因為沒能處理好同大戶之間的關係,惹來一身騷。
7、無光的明朝製度

袁老師一直跟明朝過不去。任何場合都要夾槍帶棒的攻擊一下。明朝從皇帝到製度全無是處,就沒一樁好東西。我很喜歡易中天對曆史的態度,易中天的一本書叫做《帝國的終結》,大抵是講封建製度內部權力的演化。有思考,有敬意,有寬容。

明朝內閣製在袁老師書裏,不過是出身低微的賊皇帝為了維護其統治,分散相權,集中自己的權利。我們不可否認中央集權有其特殊曆史時期的積極意義。內閣製的優越是不爭的事實,內閣製越是齊備、完善,越是能運作靈便;皇帝也就越昏聵,越不理朝政。他為宦官勢力的抬頭敞開了大門,為明朝的弊端又重重加上了一筆,也是他為了減輕工作壓力而采用的一種獨特方式。

明朝製度發展趨勢,是一種製度在發展過程中的自我更新與選擇。崇禎是勤政的皇帝,他的內閣,在中央政府機關,開始了一些類似資本主義的模糊萌芽,並不能完全控製已有悠久傳承並係統化的君主的專製統治,但相較於以前及後來的清朝,在製度上有明顯的進步性。而後期,東廠建立,政治腐朽,中央集權發揮到極致,權力的單獨享受與個人精力之間必然存在矛盾,畢竟誰也不能保證每個皇帝都像康熙,乾隆一樣精力旺盛,通宵達旦披覽奏折。一在當時的世界也是有其進步性的,而不象後來的清朝相對於世界隻有落後可言。
  
8、憤青的憤怒

我們也大規模地把日語引進漢語中,我們今天說的話,比如軍事、經濟、文化、政治,這些詞基本上全是日語。什麽積極、消極、幹部這些詞還是日語,現在說的物理、化學、生物這些詞也全是日語。它和佛經的引進屬於兩次大規模的語言引進,所以憤青應該不說這種詞,憤青抵製日貨不夠,應該抵製日語,他應該說古漢語才對。物理是日本話,化學也是日本話,憤青要創一個詞代替物理和化學的詞,編一個。——《曆史是個什麽玩意》 P131
  
袁老師談論憤青的時候尤其像個憤青,缺乏教師的溫雅。袁老師是文化人,應該能夠考慮到中國現實的政治環境,現實性衝突的成本巨大,甚至可能引發合法性很模糊的牢獄之災,中國人很難像西方人那樣,在憲法的保障下非常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權利主張。因此,中國人的社會衝突的形式更多地是另一種:非現實性衝突。這類衝突轉移了真正的敵對目標,而是尋找另一個替代群體作為發現不滿的對象。

因此我們需要深刻理解中國人那種似乎毫無來由的反對一切、謾罵一切的狂躁,在這情緒之後隱藏著他們真正的衝突對象。
  
9、欠缺的邏輯

武則天去世後,他的兒子中宗李顯二次即位(曾被廢)。中宗李顯在位的時候,韋皇後和安樂公主專權亂政,臨淄王李隆基起兵誅滅韋氏一黨,然後讓自己的父親繼位,他的父親就是睿宗李旦,是武則天最小的兒子。睿宗在位之時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又作亂,想仿效她的母親稱女皇,李隆基起兵又把他的姑姑給幹掉了,充分體現了他的治國之才。——《曆史是個什麽玩意》P104

袁老師跳躍性思維能力極強,不知道袁老師何以從怎樣的邏輯由李隆基兩次起兵,滅韋氏和太平公主上推出其有治國之才?

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國家強盛,經濟空前繁榮。史稱“開元之治”或“開元盛世”。“開元之治”比起“貞觀之治”來,經濟上更繁榮。杜甫說,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隨便一個小城都有一萬多戶人。“公私倉廩俱豐實,”公家和私人的倉庫全豐實。看隋朝富吧!但是它是官府有錢,老百姓沒錢,藏富於國。開元之治則是藏富於民,對社會的發展來說,比藏富於國更有好處。再加上有一套完整的稅收製度,大家就齊活了。 ——《曆史是個什麽玩意》P105
  
對於“再加上有一套完整的稅收製度,大家就齊活了。”如何推導出來,我的思維明顯跟不上。書中隨處可見新新人類袁老師活躍的思維與邏輯。
  
10、不想說的硬傷

袁騰飛的硬傷,網上很多地方都列了出來。袁老師自己也說,在成書的時候,對於可能出現的問題如履薄冰,力圖做好功課。傷不傷,態度是很大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僅是個態度問題,再此不用贅言。
  
袁老師說,曆史最有趣的都是些細節,袁老師陷在曆史故事裏,似乎缺乏大的曆史格局與視野。袁騰飛老師新書行文的痞子習氣與大膽出格勁,對待曆史人物不甚包容近乎刻薄的態度以及講述曆史的膚淺與輕佻,歸結到底大抵上與其缺乏對曆史的尊重有關。今天,對曆史與文化的尊重,不過是個發語詞,利益才是終極目標。出來混,無非是為了贏一個貨幣選票,隻是,不要忘記了還有個教師的身份。

所有跟帖: 

和當今網上貼自己露照是一個玩意兒. -yiping911- 給 yiping911 發送悄悄話 yiping91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5/2010 postreply 08:12:1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