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溫總懷念:揭秘胡耀邦是怎樣選中溫家寶的(圖)


胡耀邦和胡錦濤、溫家寶等人的合影

  在公眾麵前,溫家寶同誌常常臉帶微笑,這位六十歲的政治家微笑的背後,是近四十年在中國大地上的奔走。《21世紀經濟報道》3月6日刊登記者專稿,透露了溫家寶務實低調的人生經曆,現摘錄如下。

  溫家胡同出了個溫家寶,這在天津市北辰區宜興埠鎮的鄰居間已傳為佳話。雖然溫家寶全家在1949年就已搬離此地,但是提起溫家寶,大家仍津津樂道。

  在鎮子的人的記憶中,溫家寶對親屬要求很嚴,其姑母長期在宜興埠居住未見沾過什麽光,當年溫家寶擔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時,鎮裏一些居民曾向其姑母查詢,得到答複都是一句話,同名同姓而已。幾年前姑母去世,時任副總理的溫家寶曾寄來700元錢。

  溫家寶同誌離開天津南開中學後,就沒有回去過。天津南開中學校長室一女士告訴記者,溫家寶副總理在宣傳上保持低調的作風,有消息說他曾經專門和天津市的領導打過招呼,不要在他身上“做文章”。

  
“邊塞”十四載


  1968年2月,紅色海洋席卷中國,在北京地質學院構造地質專業攻讀研究生的溫家寶主動要求前往“邊塞”甘肅,從此與祁連山相伴十四載。

  溫家寶在甘肅酒泉地質隊工作期間,認識了畢業於蘭州大學地質地理係的張培莉。張培莉家住蘭州市,在甘肅地質局從事岩礦鑒定。兩人在七十年代結婚。1968年到1979年,溫家寶由一名初出校門的實習生成長為地質隊的副隊長,1979年後,溫家寶上調到甘肅地質局。

  酒泉的生活在溫家寶的心中有著重要的位置。甘肅省地勘局第四地質勘查院辦公室王先生向記者介紹說,2002年9月,溫家寶到酒泉視察工作,曾專程到那裏的地勘局第四地質勘查院探望老戰友。老友相會,一貫低調的溫家寶除了與大家合影外,在應邀題字時,留下了“溫家寶”三個字。

  在甘肅地礦局內流傳著這樣的故事:溫家寶在甘肅地質局工作期間,條件非常艱苦。他曾到酒泉灌溉麵積最大的洪水壩河工作。有一天晚上,山洪暴發,溫家寶和同事一夜三次搬遷帳篷,終於避過大難。

  甘肅省地礦局辦公室一位官員告訴記者,溫家寶副總理在甘肅有不少老同事、老朋友,他們之間現在還保持著聯係,這也是溫家寶副總理了解基層情況的一個渠道。

   1990年溫家寶在北京,1985年溫家寶被調到中央辦公廳擔任副主任,從此就留在中央。

  胡耀邦“選才”

  上個世紀80年代初對於中國許多中層幹部是令人興奮和難以忘懷的。那時幹部隊伍的“四化”(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浪潮,拍打著曾在文革中上下流動的眾多年輕人。

  1985年春天,溫家寶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而他的直接領導是王兆國,時為辦公廳主任。

  1990 溫家寶在北京,1985年溫家寶被調到中央辦公廳擔任副主任,從此就留在中央。

  “胡耀邦選幹部不任人唯親,他很重才幹。1985年前後,他特別委托中央組織部考察幹部,主要是省部級幹部,希望物色到中央辦公廳主任的合適人選。當初我知道的挑選標準有四個:副部級以上、年輕、學曆較高和有才能。”一位曾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工作近十年的人士說,“中組部考察時,發現他各方麵才能很全麵,人品也好,而不僅僅是個隻懂技術的幹部。”

  經過幾輪篩選,那次選拔隻留下三個幹部,其中之一就是溫家寶,另一個是現任政治局常委的吳邦國,時為中共上海市常委。還有一位吉林省的高級幹部。

  1986年,中央任命王兆國為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而溫家寶接任王的職務,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繼楊尚昆、汪東興、姚依林、胡啟立、喬石和王兆國後的第七位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

  上世紀90年代初,曾慶紅被任命為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他與溫家寶同在一個單位三年。據一位中央辦公廳工作人員說,溫家寶和他合作得很好,遇事經常商量。

  尊重領導和平易近人是溫家寶一貫的作風。他在辦公廳工作時的那位下屬對記者說,“在日常工作中,他對每一位領導都很尊敬,同時他對辦公廳的工作人員依舊保持著平易近人的風格。”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