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麵臨最嚴峻挑戰 北京共識將取代華盛頓共識?

美國一名學者出書提出,中國對美國最嚴峻的挑戰在觀念方麵。他認為,中國讓許多國家看到市場經濟和專製體製可同時施行,削弱了以華盛頓為首西方國家的影響力。

  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哈爾珀 (Stefan Halper)推出新書「北京共識:中國的專製模式將如何主導21世紀」 (The Beijing Consensus: How China'sAuthoritarian Model Will Dominate theTwenty-First Century)。

  「美國之音」報導,在一場由美國智庫主辦的座談會上,哈爾珀說,歐美對於「中國崛起」主要關注兩大領域,有人對中國在軍事上的崛起感到擔憂,有人則認為經濟挑戰較為嚴峻。有人認為這些議題可以得到妥善處理,有人認為這是對地區安全的威脅。

  哈爾珀表示,中國的軍事現代化發展令人關注,但是僅此而已。在經濟方麵,美中有嚴重的貿易赤字,中國刻意壓低人民幣幣值,但中國也需要美國消費者購買其出口產品,美中在經濟方麵已相互依存,雖然中國的確有傷害美國經濟的能力,但是衝擊有限。

  他認為,比較嚴重的問題是中國擁有巨額美國國債,這個穩定的依存關係削弱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聲音。

  哈爾珀解釋,中國利用龐大的外匯儲備向資源豐富國家提供零利率或超低利率的長期貸款。中國可以在3個月內完成交易,而透過世界銀行可能要等上5年。

  中國幫助這些國家建造道路和鐵路,讓資源能運送到港口。中國還給予這些國家的領導人大筆資金,確保一切程序都能順利進行。更重要的是,中國承諾不會幹涉這些國家的內政,不管這些國家的法治、透明度、環境問題、勞工權利,言論自由等。

  哈爾珀表示,在這樣的過程中,第三世界國家的領導人漸漸不以施行西方國家的自由市場及民主模式為目標,而是學習中國先開放對外投資,允許國內私有部門發展,但執政黨控製政府、司法部門、軍隊和資訊。

  「這意味著,這些政府可能景仰,甚至希望學習中國市場專製模式,對那些被這些政府管轄的人民來說,體驗民主公民社會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甚至可能不存在。」

  他指出,「中國輸出一個更簡單、更會削弱西方影響力的觀念。那就是『專製市場經濟』基本概念。如何能施行資本主義但是能維持專製體製,如何能讓經濟自由化卻不用讓政治自由化,中國是最好的廣告招牌。」

  哈爾珀強調,中國目前對華盛頓的挑戰包括貿易赤字、軍事開支,及觀念方麵的挑戰。華盛頓必須考慮重新改組和中國相關的政府部門,讓一切和中國相關的議題,從匯率到貿易,從人權到軍事,都有專門部門來處理。美國政府應該現在就開始從上到下,全麵檢討美中關係和對中國的政策,來因應中國的挑戰。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