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長期苦心經營巴爾幹半島,致力促進這個「歐洲火藥庫」的和平及族群統合,輔助少數民族爭取主權,希望有朝一日能讓巴爾幹成為歐盟準會員國。而中國從未大張旗鼓,但已悄然在東歐布下大局,走得比歐盟更遠。
中國政府的做法很簡單,以經濟合作切入,手上的王牌便是錢。去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塞爾維亞總統塔奇克重申兩國堅固的傳統雙邊和戰略夥伴關係,並確定了更密切的經貿關係,而塞爾維亞便是中國在東歐的基地。
幾個月後,中國進出口銀行便批準提供塞爾維亞13億美元貸款,做為投資該國兩間發電廠和一座橫跨藍色多瑙河的建設費用。
這項將於今春展開的多瑙河大橋工程,對塞爾維亞至關緊要,不但可紓緩首都惡化的交通,並成為中國與東歐國家經濟合作的試金石。
一位不願署名的塞國內閣成員坦承,「我們有很多項目希望能和中國合作,但是中國也有自己的想法,不是什麽都答應。」
塞爾維亞並不是唯一擁抱人民幣的巴爾幹國家,目前,中國的氣勢已席捲整片東歐。
歐盟外交部對外關係司官員杜山表示,中國早已在斯洛維尼亞和馬其頓等國投注大量資金,他們出口巴士到馬其頓,正與克羅埃西亞談判港口、機場、鐵路等交通建設。為了對歐洲長期貿易發展,中國已和希臘討論租借雅典港口的可能。
10年前,台灣政府花了10億美元和馬其頓建交,為的便是以馬其頓做跳板,前進歐盟。現在,馬其頓早已和台灣斷交,而中國輕而易舉地便拿下了巴爾幹。
因未來10年至15年,東歐和巴爾幹的經濟發展可期,對中國而言,投資中歐劃不來,歐元太貴了。杜山說,巴爾幹急需中國的資金,因中國政府借錢門檻不像西方國家或世界銀行那麽高,利息又低很多。
不過,中國投資巴爾幹並不隻為了錢,更是一種對國際政治的定位。中國借著巴爾幹已向世界發出了強有力的訊號,西方做不到的,中國可以,中國已不再是地區性強國,而是實質的世界強國,中國已在朝向世界霸權做準備,巴爾幹是時間表上的一個地理位置。
由於中國明顯的國際政治定位,北京強烈反對科索伏獨立。也因此,西方政治分析家認為,中國不是為了幫助巴爾幹或促進該地區的和平發展,而是「為了要改造世界,實現自己的霸權」。
這些西方分析家也酸溜溜地說,「這樣下去,巴爾幹國家將全數淪為中國的附庸國了」。
但巴爾幹不這麽認為,至少貝爾格勒官員說,「根據合約,我們有責任聘請第三方監督,譬如,國際商業法庭的仲裁管道,中國不會全權主導或為所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