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魯鄭: 為什麽中國經濟可以一枝獨秀?zt

4月2日,法國第一大日報《費加羅》推出震撼性周末版:用占據首頁有效麵積幾乎一半的巨幅照片報道中國。大標題是:中國經濟暴漲。小標題則是“第一季度預計中國經濟增長12%。世界紀錄。在出口增長和今天強有力的內需水準上。”。而在內頁經濟版的封麵上,又是同樣醒目的照片和文字:消費刺激中國增長。文章則幾乎是一個整版。

如果考慮到法國的經濟狀況,法國媒體的震撼性報道毫不為奇:經濟總量僅為中國的一半多一點,但經濟增長速度連1%都不到。雙方的差距正以加速度拉開。

此次《費加羅》報關於中國經濟的報道頗有新意。一是指出中國進出口在三月份出現自2004年4月份以來第一次逆差的情況下(59億歐元),由於消費的大幅擴張,刺激了經濟的增長。二是沒有提及中國的市場泡沫。包括房地產、股市。三是整篇充滿了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中國經濟起飛始自改革開放。

這三十多年來,外界一直充滿了對中國經濟的質疑。中國崩潰論一直不絕於耳。以法國近幾年為例,2007年,美國經濟泡沫崩潰前夕,著名的時事周刊《L’EXPRESS》推出中國專刊,以聳人的大標題預言中國經濟要垮掉。結果言猶在耳,倒是美國應聲破裂,並演變成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進入2009年之後,中國率先擺脫經濟危機的影響,不料,包括法國在內的西方再次出現“中國經濟現巨大泡沫,即將破裂”的預言。今年3月15日,法國經濟日報《論壇報》發表評論,認為中國已經象2007年時的美國,甚至比美國2000年時的互聯網泡沫和2007年的房地產泡沫還要大。並且還極為精確把10月31日也就是世博會結束之日做為中國經濟崩潰的時間點。

綜合來看,這些預言中國經濟崩潰的主要依據是房地產泡沫。然而中國的房地產泡沫真的和西方如美國、日本一樣嗎?

今年人代會溫家寶總理答記者問時,曾這樣講:“北京、上海代表不了中國,應該多看看中西部”。同樣的邏輯,房價增長幅度最大的北京和上海也無法代表整個中國。這兩個城市加起來也不過三千萬人口,僅僅是中國十三億人口零頭的十分之一。事實上,放眼全球,這類政治、經濟中心城市的房價都是極其高昂的。巴黎就是在全球經濟危機中,房價也一直在上漲。台灣的經濟盡管停滯二十年,台北的房價竟然高達43萬台幣一平米(合人民幣近十萬元)。

除此之外,中國最大的不同在於,貨款買房從全國來看仍然是少數。中國整體上仍然沒有形成借貸消費的習慣。要麽是一次性付清,要麽一定要有相當數額的首付。這意味著,即使一個家庭出現問題,也不會產生西方哪樣的連鎖反應:銀行無法收回貸款,形成金融危機,進而影響到整個經濟麵。

從可預見的未來看,由於盡管中國的城市化速度是全球的兩倍,但仍然還不到50%。隻要中國城市化階段不結束,在龐大需求的支撐下,房地產業的黃金期就仍然可以持續。可以說至少在三十年,中國的房地產業仍然不會出現真正的泡沫。

不過在我看來,西方最大的誤讀在於僅僅看到了北京和上海,僅僅看到了房地產,卻沒有認真的考慮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和消費。與西方相比,這三項才是真正決定中國經濟何以可以一枝獨秀的原因。

有許多經濟學家把今日的中國比做日元升值時的日本。其實這是一個時空錯誤。上世紀八十年代日元升值時,日本國內連建一座橋的投資空間也幾乎不存在了。充裕的資金要麽走向海外,要麽投入房地產。現在的西方發達國家也大多進入了這種成熟階段,基礎設施完善。除了向國外進行投資,國內已經沒有大規模資金的施展之所了。而中國不同。盡管經濟總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二,基礎設施方麵無論高鐵,還是高速公路,中國增長的幅度都是世界最前列,但卻遠遠沒有達到西方今天的水準和規模。這就是為什麽麵對2007年的經濟危機,中國可以迅速實施4萬億元投資,道理就在這裏。至少在我看來,投資這駕馬車也還應該有三十年的用武之地。

消費的情況頗類似於投資。三十年來,消費不振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隱憂。而且一直是通過全球化的貿易也就是外需來解決。目前中國的消費比重僅占GDP的35%,甚至都低於亞洲的50%和發達國家的60%至70%。但從另一方麵看,也同樣表明內需的空間極為龐大。2009年在進出口貿易萎縮的情況下,消費竟然增長了15.5%就是明證。從絕對數來看,中國的汽車消費已經超過汽車王國美國。中國隻要出台合適的刺激政策(如汽車行業下調稅費,家電下鄉),同時逐步建立社會保障體係,中國的消費將也會保持至少三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長。而西方這種消費拉動性經濟到現在也已經沒有多大的提升空間了,相反正如美國總統奧巴馬所說的:美國需要減少消費,增加儲蓄。

至於進出口貿易,現在就斷言中國的出口黃金時代就宣告結束未免過早。由於中國巨大勞動力以及勤勞國民性,就是考慮到人民幣未來升值的因素,其競爭力也將長期維持。而隨著中國產業升級,高新技術出口的競爭力將會更加明顯。現在的高鐵就是一例。融合了巨額資金、高端技術和龐大規模人力的大型民用飛機,中國一旦技術成熟,其競爭力在世界上也是無人能企及的。至少我相信,中國絕不會出現屢屢違約推遲交貨的“空客”現象。況且人民幣升值也就意味著西方物美價廉時代的結束,上漲的物價又反過來進一步遏製不振的消費。而由於人民幣升值退出的某些產品空間,也會被印度、東南亞甚至非洲成本更低的國家所取代,對減少西方的貿易逆差毫無裨益。在這場人民幣升值的大戰中,中國在付出一定代價的同時得到的是更快的產業升級,而西方隻有代價而一無所獲。

此外,和西方相比,中國還有一個國民性的優勢:節儉。歐盟為穩定經濟,規定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不能超過3%,公債的比重不能超過60%。而幾乎所有的西方國家都嚴重超標。意大利公債超過100%,日本的公債占GDP的比重甚至要超過200%,中國卻僅為18%。當經濟危機來的時候,西方國家救市的資金隻能來自發行國債。而中國無論百姓還是國家都有相當的儲蓄,中國的四萬億救市資金實是舉重若輕。

當然,西方經濟之低迷不振也與其高福利製度已成為沉重負擔難以為繼有關,更與政治參與的大眾化導致政治決策的短期化、低質化有關。這對未來的中國應是一個很值的好好借鑒的教訓。

如果以西方為標杆,中國經濟真正的考驗或在三十年之後。但如果把中國模式當做人類全新之路,西方恐怕將長期的在不平衡的心態中望著中國絕塵而去。正如英國政治哲學家約翰.格雷所評論的:“對於任何發展中國家都不能擺脫西方模式的說法,令我們難以認清當前世界重組的局勢。當中國逐漸強大,她會愈加肯定其古代文明延續下來的價值觀。她會在曆史中尋覓智慧,以創造出一種現代化的新模式”。

所有跟帖: 

稍微有點思想的鬼子都不會這樣想. -auroraA- 給 aurora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3/2010 postreply 23:48:59

回複:宋魯鄭: 為什麽中國經濟可以一枝獨秀?zt -bac12- 給 bac12 發送悄悄話 (101 bytes) () 04/03/2010 postreply 16:12:1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