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對中國現代化的最大貢獻,在於摒棄了“階級鬥爭為綱”的教條,結束了那種隨時“觸及靈魂”的革命,實現了“經濟工作為中心”的基本國策轉移。他以快刀斬亂麻式的果決,使國家迅速走出“文化大革命”的陰影,推動國民經濟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才有了今天經濟上的驕人成就。與此同時,中國承襲毛的外交思路,利用冷戰時代東、西方陣營的對立,將自己定位於第三世界,形成了不容忽視的第三極;並通過對外開放,擺脫了毛澤東時代的國際孤立狀態,迅速融入國際大家庭。國際外交格局因鄧小平而改觀。
為推動國家的現代化,鄧小平發動了對“兩個凡是”的批判,打破了意識形態的堅冰,“思想解放”成為八十年代最響亮的政治口號。鄧小平作為執政黨的領袖,對維護中共的執政地位同樣不遺餘力。在對“凡是派”的鬥爭占據上風後,他迅速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並堅持保住毛澤東的偶像地位。雖然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否定了“文化大革命”,但相對保留了對“反右”的評價。這兩個曆史問題至今仍是禁區。
1989年後,鄧小平淡出政壇。進入九十年代,當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路線再度受到嚴重挑戰時,這位自稱為“平民”的老人拍案而起,用顫抖的聲音和手勢發表“南巡講話”,最後一次捍衛了自己的尊嚴和曆史功業。他以政治餘熱開創了一個政治學上罕見的先例,至今無人有勇氣和能力仿效。
鄧小平在淡出政壇前作了這樣的檢討:“十年最大的失誤是教育,這裏我主要是講思想政治教育,不單純是對學校、青年學生,是泛指對人民的教育。對於艱苦創業,對於中國是個什麽樣的國家,將要變成一個什麽樣的國家,這種教育都很少,這是我們很大的失誤。”
全社會追求物欲的急功近利心態,使執政黨內腐敗風氣上升,知識精英社會責任感淪喪,其道德後果在鄧小平逝世十年內日益凸顯:高官員彰顯政績而罔顧民生,官員因謀求私利而貪贓枉法,商人因追逐利潤而放棄誠信,學者為出名出書而弄虛作假,百姓因蠅頭小利而你爭我奪,企業為追求效率而忽視安全環保……
作為鄧小平時代的遺產,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繁榮與民主監督功能的缺失,使轉型中的社會逐漸失衡:一黨執政體製下的“權力尋租”,造成普遍的權錢交易和官場腐敗;“諸侯經濟”的迅速崛起,令執政黨的各項政策麵臨“下有對策”的挑戰;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的種種弊端,隨著中國工業化、城市化的加快而日見突出。
曆經江澤民時代之後,作為鄧小平隔代指定的接班人,胡錦濤在繼承經濟遺產利益的同時,也不得不接受政治遺產中的債務。胡錦濤、溫家寶等現任領導人所麵臨的,是大量前任及隔代遺留的問題,權力壟斷下無數因侵權引發的群體事件,經濟訴求的對象是政治體製。麵對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衝突,依靠傳統威權以及法律等技術手段,也隻能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社會現代化的高速列車,已不再是“技治主義”手段所能駕馭,需要引入更多的人文理念,從道德和政治層麵解決社會難題。
從經濟民主走向政治民主,雖僅一步之遙,行進卻無比艱難。如果說鄧小平、胡耀邦等第二代領導人所遭遇的改革阻力主要來自上層,則當今中共領導人所麵臨的局麵要複雜得多:由於政治體製改革滯後,“科層化”的弊端尾大不掉,自中層上下,已膨脹為一種利益盤根錯節、規模龐大無比的官僚體製,且不斷有新生代踴躍躋入。政治體製改革的風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沒有人民的支持不會成功。
政治上實現社會民主,經濟上實現分配公正,將遠近積累的曆史問題作個了斷——這是鄧小平身後留下的三道待解之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