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行業人民幣壓力測試結果不樂觀
升值一個點,虧損一大片
“若人民幣在短期內升值3%,家電、汽車、手機等生產企業利潤將下降30%至50%,許多議價能力低的中小企業將麵臨虧損。”這是《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一些勞動密集型行業商會的人民幣壓力測試結果中獲悉的結果。
測試結果顯示,若人民幣升值過快,企業將麵臨利潤大幅下滑、甚至虧損的風險。專家表示,在目前情況下,匯率的過快、過度升值,其最終結果很可能是不僅無法優化結構,反倒導致結構問題積重難返。但另一方麵,對壓力測試的結果也需客觀看待。
聚焦 1 出口企業:升值3%,利潤將下降30%至50%
近期,有關部委牽頭協會對勞動密集型行業進行人民幣匯率壓力測試一事,因正處在這輪人民幣該不該升值的爭論中,而備受關注。據機電、輕工、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的測試結果顯示,人民幣升值對於短期內的出口利潤有較大影響,如若升值過快,行業利潤率在短期內將大幅下滑,部分行業麵臨虧損。
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測算,如人民幣在短期內升值3%,家電、汽車、手機等生產企業利潤將下降30%至50%,許多議價能力低的中小企業將麵臨虧損。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測算,在其他生產要素成本和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1個百分點,企業利潤就也減少1%。
機電是我國出口產品中的大戶,約占到出口總額的六成。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會長張鈺晶認為,我國行銷在海外的50多種機電產品雖占有較大的國際市場份額,但因核心技術缺失,產品競爭力較弱,高市場份額並未帶來高利潤以及較強定價權,所以一旦人民幣升值,將需要較長的時間來消化。
此外,行業的測試結果顯示勞動密集型行業利潤率將受到嚴重影響,尤其是中小企業居多的行業。記者從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獲悉,我國規模以上輕工企業出口利潤普遍在5%左右,而規模以下企業毛利率就2%左右。由於我國輕工行業進入門檻低、技術含量低,議價能力弱,中小企業多,產能嚴重過剩,長期惡性競爭,匯率升值很難通過提高價格轉移成本,隻能靠企業內部消化。以日用陶瓷為例:企業能承受的人民幣升值幅度約在1個百分點左右。如果升值幅度高於1個百分點,很多日用陶瓷企業(如年出口規模低於10萬美元)的經營就毫無利潤可言。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的測試結果顯示,目前我國紡織品服裝企業的平均純利潤率在3%至5%,有的企業利潤低於3%。如果人民幣升值,將壓縮企業僅有的利潤空間,降低產品出口競爭力,將對我國紡織服裝出口造成嚴重的打擊。據企業測算,在其他生產要素成本和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1個百分點,企業利潤也將減少1%。匯率方麵帶來的損失是剛性虧損,無法通過與客戶協商、改善供應鏈管理等方法消化。
聚焦 2 過快升值無益於產業升級調整
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有些觀點認為匯率升值將有助於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然而,不少理論最大的缺陷就是沒有“時間軸”,認為結構調整可在迅速的匯率升值麵前近乎無時差地完成。而實際情況則是,結構的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匯率的過快、過度升值,其最終結果很可能是不僅無法優化結構,反倒導致結構問題積重難返。
機電商會的報告認為,如人民幣匯率變動頻繁,中小企業在利潤很低的情況下,可能更多地傾向於從事加工貿易賺取加工費,規避人民幣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使加工貿易占比逐步提高。同時,人民幣升值後進口成本降低,我企業對加工貿易中的高端電子器件進口需求將進一步增強,雖然可以暫時帶動出口增長,但對行業長期發展、自主品牌建設、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十分不利。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也說,我們的製造業麵臨繼續“趕超”與兼顧防止“被趕超”雙重任務,即防止傳統勞動密集型製造業迅速流失,讓這些製造環節在中國國內保持足夠長的時間,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為無法轉換行業的中國勞動者提供就業機會,讓這些產業在國際分工體係下盡可能持久地為中國提供經濟利益,同時與韓國、日本、德國等新興工業化國家和發達國家競爭先進製造業,為中國外貿、整個中國經濟開辟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而大幅度的匯率調整將重創我們。
“傳統勞動密集型出口產業由於利潤微薄而難以承受人民幣升值壓力,這一點眾所周知;但按風險金額排行,由於建設和生產周期較長,電站、輪船、鐵路、通訊等大型成套設備出口企業的匯率風險敞口最為突出,某些企業2007、2008年匯兌損失相當於其利潤的30%至40%。”梅新育說。
“匯率對產品售價所造成的巨大壓力,已令企業無力像以前匯率穩定時期那樣繼續快速提高工人工資了!……除非你認為現在其他部門的發展足以吸納這部分因為找不到能出得起他要的工資的勞動者,否則,我們就應對未來的升值幅度審慎加以考量!”魯政委說。
聚焦 3 部分專家認為不宜過分誇大升值的影響
不過,部分專家也表示,不能把壓力測試的結果誇大和誤讀。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張明表示,其所在團隊的計算結果顯示,中國出口收入的價格彈性遠低於收入彈性,這意味著決定中國出口強弱的主要因素是外需變動,而非人民幣匯率變動。中國的貿易結構中,加工貿易占據半壁江山。人民幣升值在提高了最終出口產品價格的同時,降低了進口的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的成本,從而對企業利潤率的削弱是有限的。
“即使是服裝鞋帽等低附加值行業,在2006年至2008年人民幣匯率升值期間,它們在美國的市場份額也不降反增,這說明中國出口行業對人民幣升值的調整能力可能被顯著低估了。”張明說。
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也表示,我國出口企業的定價權弱,但是並不代表一點定價權沒有。中國的出口企業有一定能力通過調整自己的商品價格來應對升值的影響。
另外,出口依存度較低、原材料進口依賴性更強的行業,還有可能從人民幣升值中受益。根據中金公司測算,如果人民幣升值5%,石油加工和天然氣生產行業、金屬加工行業、交通運輸設備和金屬采礦行業的成本分別降低2%、1.3%和1%。對於外匯敞口較多的行業,如銀行和保險業,也能從人民幣升值中受益。中金公司認為,人民幣升值有利於這些行業增加估值並進行海外擴張。至於研發投入較高的行業,人民幣升值將增強其購買外國技術的能力。其中,最可能受惠的行業是交通運輸設備、教育、電子設備、辦公設備和石油天然氣勘探。
ZT sohu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