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早報:從大旱災反思農業水利建設的欠賬

來源: 清清泉水 2010-03-23 01:50:2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175 bytes)
徐開彬:從大旱災反思農業水利建設的欠賬

2010年03月23日 東方早報

早報特約評論員 徐開彬

2009年2月,我國河南、山東、河北、山西、陝西等小麥主產區受旱1.60億畝,其中嚴重受旱6753萬畝。一年之後的今天,西南五省區市大旱,大麵積農作物絕收,大量人口出現飲水困難,直接經濟損失目前已經達到200億元。綜合水利部門數據,到3月中旬,除雲南大部地區幹旱等級升至100年以上一遇,貴州也出現80年一遇的幹旱;廣西部分地區旱情已達特大幹旱等級,總體旱情50年一遇。

其實,2001年、2006年、2008年我國也曾出現過大麵積旱災。自然的破壞力量,固然主要是因為一係列特大自然災害,但是也不得不承認,人為的因素同樣不可忽視。反思近些年來農業水利政策,對減災意義重大。

新中國成立前的幾千年農業史,就是一部靠天吃飯、受大自然擺布的曆史。建國之初的農業,麵臨著同樣的問題。在中部和南部,每年夏天都會發生多次江河決口、洪水泛濫淹沒和衝毀良田。而在北方的廣大地區,春季則麵臨幹旱,土地不能灌溉,正常年景下,畝產隻有兩三百斤,旱情嚴重時甚至顆粒無收。

1950年6-7月,淮河流域又發生水患,豫皖兩省受災麵積4000餘萬畝,受災人口共1300餘萬。麵對洪水災害,毛澤東與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下決心把根治水患提到國家的重要議程。同年8月,全國治淮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按照毛澤東主席提出的“蓄泄兼籌、以達根治”的方針,作出了加固和修築堤防、疏導泄洪河道,並修建水庫和攔河大壩的決定,以增強蓄洪和灌溉能力。以治淮工程為起點,新中國在治理江河洪水、興修水利方麵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

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我國先後建成了8萬多座大、中、小型水庫,包括治理淮河的蘇北灌溉總渠、佛子嶺等水庫,黃河流域的三門峽、劉家峽與青銅峽等水利樞紐工程,北京市郊區的永定河官廳水庫、十三陵水庫、密雲水庫,湖北長江幹流的荊江分洪工程、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與黃龍灘等水利樞紐工程、河南被譽為“人造天河”的“紅旗渠”與鴨河口等水庫。這些大型水庫兼有蓄水、防洪、灌溉、抗旱、養殖、發電等綜合性功能。從此,不僅洪水泛濫的曆史基本結束,而且變水害為水利,基本消滅了大麵積的幹旱現象,扭轉了幾千年來農業靠天吃飯的曆史。

但是,自上世紀80年代初期以來,水利建設被忽視,一部分建好的水庫和灌溉係統由於缺乏管理與資金投入而荒廢;再加上市場化改革後,水利設施承包者短期逐利行為嚴重,大多將水利設施改作他途,與農業用水之間產生巨大矛盾;水利部門資本化現象嚴重,本來就有限的水利資金被投入工業領域,基層農田水利設施投入甚少;同時,廣大農村曾經水質清澈、維護良好的水塘與灌溉係統,由於無人組織,單戶農民也無力修整河塘與灌溉係統,因此年久失修而積滿淤泥,成為臭水溝或者完全幹涸。這些原因,導致1990年代以來有效灌溉麵積不斷減少、成災率不斷上升、抗旱和抗洪能力不斷下降,全國大麵積的耕地重新回到靠天吃飯的曆史,一旦碰到幹旱,則無能為力。

麵對今次大旱災,貴州省遵義市水利局副局長李書江就無奈地表示,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修建的大量的小山塘、小水庫年久失修,在幹旱麵前無法發揮作用。“這次缺水,是工程性的缺水”——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文山州硯山縣縣長李雲龍通過此次幹旱,充分認識到小水窖(地麵小水利)的重要性。

旱災的頻繁出現,說明我們在水利設施維護和建設方麵,出現了嚴重欠賬。要緩解大麵積災害,國家財政必須對水利設施與農村灌溉係統大幅度增加投入,並加強政府的監管與落實,逐步修複與維護被荒廢的水庫與灌溉設施,恢複其夏(澇)季蓄水、冬(旱)季供水的功能。同時,應研究如何在農村基層重構農戶合作機製,以適當的政府補貼,動員農戶合作建設農田水利、修整河塘。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大旱災的苦頭還會不斷重演,甚至加重。

(作者係旅美學者)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