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關注青少年體質下滑:新生代手無縛雞之力


來源:中國青年報 


  74%的家長從不帶孩子運動,學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專家呼籲以法律形式強製執行——

  拯救政策為何止不住青少年體質的下滑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前北京奧組委副主席蔣效愚、北京體育大學校長楊樺、冬奧會冠軍楊揚等多名代表都提出了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下滑,有關增強青少年體質的工作仍需大力推進的提案。

  事實上,近3年來,相關政府部門出台了諸如“學生冬季長跑”、“每天鍛煉一小時”、“中考體育考試加分”等多項旨在促進學校體育運動開展、增強青少年體質健康的舉措,但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並沒有明顯好轉,距離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5年內實現我國青少年普遍達到國家體質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體能素質明顯提高,營養不良、肥胖和近視的發生率明顯下降”的目標更有明顯差距。


  扭轉青少年體質下滑的工作如今仍未見到明顯效果,但青少年的成長並不能等待相關工作的成熟、完善,正如人大代表楊樺所疾呼的,如果眼下中國的這一代青少年再不加強鍛煉,他們將可能成為新的“東亞病夫”。

  手無縛雞之力的城市新生代

  晚上8點,17歲的高二學生小夏正趴在書桌上做作業,小夏的母親秦女士悄悄地把書房門關上。在客廳裏,她與記者聊起了發生在1個多月前的一段令她吃驚的回憶。

  那是今年春節前的一個下午,秦女士從超市買回米、麵、油、水果和飲料等年貨,由於丈夫不在家,秦女士打電話讓兒子到樓下幫著拿東西。“其實沒什麽重活,就是讓他把東西從車上一件件拿到電梯口,50斤的大米,我都能搬得了,這孩子竟然說搬不動。”秦女士壓低了聲音說,“我開始以為是他怕累,偷懶,後來才覺得,他可能真是沒那麽大勁兒,他搬了其他東西,來回幾趟後就吃力的不行。我當時真是又驚又氣。養了這麽大一兒子,人長得像模像樣,怎麽會這樣弱不禁風、手無縛雞之力?!”

  與秦女士有相同感受的當代中國父母應該不在少數,據教育部等有關部委對全國8萬餘所大中小學學生的體質調查顯示,2008年,我國青少年體質狀況相比2007年有所好轉,這表明我國青少年體質狀況持續下滑的趨勢得到一定的遏製,但整體水平依然令人擔憂,尤其是在肺活量、肥胖率、近視率、速度、耐力、血壓調節機能等人體基本素質上,我國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整體水平仍處在危險邊緣。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吳鍵博士新近研究的國家社科課題——《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行為調查》,從青少年行為的角度分析了導致學生體質健康下降的原因。初步調查顯示,因城市化的發展,我國60%以上學生的居住環境不具備進行體育運動的條件;因生活方式的改變,在休息和節假日的空閑時間,學生最喜歡做的3件事是:上網聊天和遊戲、聽音樂學唱歌和看電視,出去運動的不足30%;因家庭教養方式過於溺愛和嬌慣,我國74%的家長從來不帶孩子一起運動,近70%的學生放學回家後就不允許出去運動;在升學和考試壓力下,我國近70%的畢業班學生在休息日和節假日參加課外輔導,平均每人要參加3個輔導班,最多的要參加6個;將近70%的學生在上課日每天的家庭作業時間超過兩小時;當學生感到學習壓力大的時候,他們選擇的減壓方式是上網、聽音樂、看電視、和同學聊天,選擇打球跑步等體育運動的隻有約3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