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安撫民憤勒令央企退出地產業 被批是掩耳盜鈴

前期新聞 國資委勒令78家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 僅16家保留(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10/3/18/20100318173840d82a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this.src)" ="attachimg(this, 'load')" alt="" />

  資料圖片:2010年3月15日是兩會結束後的第一天,在各界對高房價的一片討伐聲中,北京土地市場又湧現出新的“地王”。當天,北京一日成交6塊土地,總金額達143.5億。圖為中國煙草下屬的中維地產頻頻舉牌最終失利。 圖:CFP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10/3/18/20100318164527dd2c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this.src)" ="attachimg(this, 'load')" alt="" />

 
 國務院國資委新聞發言人杜淵泉

 3月18日下午,國資委突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令人多少有點意外。國資委宣傳工作局局長、新聞發言人杜淵泉在會上稱,除中國保利集團公司、華僑城集團公司等16家確認主業為房地產的央企外,其餘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中央企業正在加快調整重組,並在完成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項目後要退出房地產業務

  對涉及的78家央企而言,這或許是一起由地王引發的"血案"。

  盡管任誌強、潘石屹等地產界的名嘴還在不停地微博上感慨著央企的強勢,業界對央企與地王的爭議也甚囂塵上,但央企的激進並未停止,3月17日,保利再以50.4億的高價競得北京大望京項目,對此,業界的情緒倒是比較"穩定"了。

  這種沉默似乎是"哀莫大於心死"的寫照。然而,地王無法停止,但房子還得買,高房價的問題無論如何都需要得到正視,而且這並不是慷慨陳述著"不行也得行"就能解決問題的。當各種"空喊的口號"與現實一而再再而三地背道而馳時,隻會加劇公眾的失望與憤怒。

  就在這個恰當的時機中,國資委充當了安撫民憤的角色。一紙規定,將78家非主營房地產的央企從從該行業中"清退"。

  於是,叫好聲一片。公眾太容易滿足,大多數人或許都還沒有仔細去斟酌,國資委這招究竟對封殺地王、平抑房價管用不管用?

  78家退出地產的央企無非是一些“累贅”而已,根本無足輕重,按照國資委的統計數據:2009年,16家以地產為主的中央企業房地產板塊的資產總額為 5616億元,占全部中央企業房地產板塊資產總額的85%;銷售收入為1899億元,占全部中央企業房地產業務銷售收入的86%;淨利潤為188億元,占全部中央企業房地產業務淨利潤的94%。而公布即將退出的78家央企,則不以房地產為主業,2008年,這些企業所屬三級以上房地產子企業共227戶,約占中央企業全部三級以上房地產企業數量的60%,但銷售收入隻占到15%,利潤隻占7%。

  如此看來,本次國資委的“動刀”,完全是為了規避自己的風險和掩人耳目而已,根本就不是如某些專家說的是為了穩定地價和房價的嚴厲調控。因為,撤去地產業務的78家央企看似數量巨大,但在整個央企開發投資和銷售利潤方麵,所占比例無足輕重。而起到決定作用的16家央企則被加以保護和支持,如此一來,沒有了其他78家的央企競爭,以房地產為主業的16家央企將會更加生猛,也必將在未來的土地市場更加興風作浪。

  而且,國資委似乎管不了央企的"錢袋子",對於上市公司的央企而言,資本市場對其是青睞有加,其也向來也是銀行的"寵兒",動輒百億的貸款、授信那是小菜一碟。寄希望一個滿口袋都是錢的孩子不去幹點房地產,買幾個地王似乎不太現實。

  再者,即便國資委下麵的孩子都"聽話",78家央企退出房地產業務那還不知是猴年馬月的事情。國資委隻是強調所涉78家央企要"加快調整步伐,在完成階段性任務後有序退出"。但並無具體的退出時間,這難保央企不會對國資委打“太極”。就拿剛剛拿下地王的中信而言,其並不在16家獲準從事房地產的央企名單中,其剛拿下的這塊地王要開發完,估計沒個三年,五年,恐怕是不行的。

  這麽看來,國資委出的可能還不是調控的重拳,充其量是一套“太極拳”。

  唯一有效的可能是,國資委的"限令"一出,央企們倒可能有所收斂了,沒有資格開發房地產的央企們也不敢堂而皇之地在土地市場上晃悠了,這未嚐不是件好事情。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