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山西疫苗事件黑幕:近百名兒童致死致殘(組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upload/201003/18/10126262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山西省天鎮縣南河堡鄉顧家灣村2歲的燕燕在姥姥懷中呆呆地坐著。(來源: 漢網-武漢晚報)

山西,近百名兒童不明病因致死、致殘或引發各種後遺症。家長傷心欲絕、四處求治、負擔沉重。導致如此慘劇的病源何在?上海《東方早報》今天登載龔鵬文章 “六問山西疫苗事件”,內容如下:

  昨日,《中國經濟時報》一篇題為《山西疫苗亂象調查:近百名兒童注射後或死或殘》的報道在中國的各大網站上瘋傳。這篇近兩萬字的調查報道揭露了山西的一些疫苗在流通使用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如果報道內容完全屬實,標題中使用的“亂象”二字顯然是客氣之語。

一時間,舉國皆驚。

  當日下午,山西省衛生廳對此緊急回應,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山西接種點庫存疫苗抽取樣品進行委托檢驗,檢驗結果均符合國家規定,未接到因注射疫苗出現聚集性異常反應的報告;幾乎與此同時,《中國經濟時報》的此篇報道,在很多網站上已被刪除;晚8時許,衛生部發文稱“對此高度重視,立即開展有關調查工作,要求山西省衛生廳盡快報告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新的情況” 。

  自SARS暴發以來,公共衛生的安全就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爆發更是繃緊了社會的神經,公共衛生無小事也成為各級政府的共識。

  根據醫學常識,疫苗常常是減毒或者滅活後的病毒,本身也常有一定副作用,但大多在可控範圍內。疫苗因為是活性物質,又事關人的生命安全,所以在生產、運輸、儲藏、銷售過程中都有嚴格的規範,某一環節出問題,都可能導致疫苗的失效,甚至帶來不可預見的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情況。

  在山西疫苗事件中,是不是疫苗致死致殘,判別起來的確有相當難度,這涉及複雜的流行病學調查過程和產品質量的檢驗過程。也許疫苗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在正常範圍之內,致死致殘確另有原因,我們一方麵要繼續追問造成這些孩子悲慘命運的原因,另一方麵,對一些事實和問題也不能掩蓋或者敷衍了事。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upload/201003/18/10126263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因此我們希望已經啟動的調查工作,能夠解答報道中涉及的一些疑問,給那些患兒的家庭以及公眾一個交代。

  第一,疫苗在運輸儲藏過程中,是否有高溫暴露的情況,如有,至少說明了這些疫苗的使用已存在安全隱患。許多藥品需要低溫保存,這是基本的常識,作為醫藥生物技術公司的“北京華衛”,又怎能置常識於不顧?

  第二,“北京華衛”在經營疫苗的過程中,有沒有取得許可?我們雖然不能就此斷言短時的高溫暴露就一定帶來災難性後果,但程序的正當合理,是保證最終接種質量的一個要件,如有疏漏,有關部門難辭其咎。

  第三,《中國經濟時報》報道提到,原本是私人企業的“北京華衛”竟能以“衛生部企業”的假招牌空降山西,並依靠各種“政策便利”迅速取得疫苗的壟斷經營地位——這究竟是真是假?如果為真,這裏麵就存在著官商勾結並造成極惡劣後果的行為。

  第四,山西省衛生廳稱,疫苗檢驗合格、未出現聚集性異常反應,當然可以部分證明疫苗的安全性,但離全麵滿足公眾的知情權還有相當距離,檢驗合格的結論是在什麽情況下做出來的?抽檢是否及時?抽檢過程中有沒有保持獨立公正?散在的異常反應經過集合,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是否顯著高於國家標準?這些問題對於事件的定性有著直接的決定作用,需要進一步澄清。

  第五,報道中還提到,山西省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專門負責防病信息的原信息科科長陳濤安稱,“2006年以來,山西境內確實出現了大量的問題疫苗,也就是高溫暴露疫苗,這樣的疫苗已在山西省長期使用,必然會大幅度提高疫苗接種不良反應概率。”為何早露苗頭的問題疫苗,經當地媒體報道後並未得到有效處理,仍然“長期使用”?

  第六,山西疾控中心以及政府有關部門在這一事件中是否扮演了不光彩角色,比如監管不力、追逐利益、隱瞞真相?近些年來,各地疾控中心幾乎都屬於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照理應超脫部門利益,專心致力於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但是,現實中,還是有一部分承擔健康衛士角色的公共衛生單位憑借壟斷地位,參與逐利行為,一方麵吃著皇糧,一方麵又在分享市場經濟帶來的收益,歪曲了公共衛生的公益屬性。二類疫苗不是強製接種的品種,所以交給市場調節,本身是好事,但如果有人(或企業)鑽空子,以市場之名,行壟斷之實,利用公權力聚斂財富就另當別論了。山西省疾控中心在此次疫苗事件中,有沒有違規的動作,希望能給出明確的答案。

  孩子是接種疫苗的主體,對於孩子的傷害是任何一個社會都不能容許的,這是一條倫理底線。公共衛生以踐行人道主義為宗旨,即使含有商業行為,也要守住“不傷害”的倫理準則。同樣,我們相信,此次的調查工作當會守住公正負責的倫理底線,讓真相大白於天下。(作者係上海曙光醫院醫生)

新聞鏈接: 山西近百兒童不明病因致死致殘

    2010年03月18日07:28  南京晨報

  山西,近百名兒童不明病因致死、致殘或引發各種後遺症。家長傷心欲絕、四處求治、負擔沉重。導致如此慘劇的病源何在?鍥而不舍的患兒家長紛紛質疑:“接種了乙腦疫苗怎麽又會得乙腦?”“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難道不是接種疫苗所致?”……矛頭直指用來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 疫苗!

  問題究竟出在哪裏?難道真的和每個人都必須接種的疫苗有關?

  在山西,事關千千萬萬兒童生命安全的疫苗到底出了什麽問題?

  噩夢

  四個孩子不明病因死亡

  “永別了!我的孩子。”31歲的山西省柳林縣農民王明亮,看了自己9個月的兒子最後一眼,拖著已被雨水淋透的身體離開了北京香山植物園。這是發生在2008年8月22日的一幕。

  這個名叫王小兒的孩子,是王明亮唯一的兒子。2007年11月24日,孩子出生當天,醫院即為新生兒接種了卡介苗、乙肝疫苗,剖腹產子的同時妻子做了絕育手術。

  孩子滿月後不久,2008年1月2日下午,柳林縣柳林鎮青龍村衛生所醫生楊桂蘭來到王明亮家,為孩子接種了第二次乙肝疫苗。

  一周後,“孩子開始抽搐,不斷出現,我們以為可能孩子冷著了。”

  一個月後,“大年初三的晚上,吃完奶後,孩子便開始嘔吐,兩個眼睛往上翻,臉上、身上發青。”

  正月初四,即2008年2月10日1時許,孩子被送到呂梁市人民醫院搶救。入院病曆上寫道:“繼而呼吸暫停,微弱,麵色灰白,頻繁驚厥,發作時麵肌顫動,口角抽動……”醫院開出了《病危通知書》。

  救治 11天後,“控製不了抽搐,呼吸困難。兒科副主任高蘭芳專程護送孩子到山西省兒童醫院。”王明亮說。

  在山西省兒童醫院住了36天後,醫生講,能做的檢查都做了,就是找不到病因。2008年3月26日晚,山西省兒童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韓紅偕同一名護士,一路護送孩子赴國內神經內科最權威的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住院6天後,主治醫生熊輝通知王明亮:“我們也找不到病因,沒有辦法了,你們回家吧。”出院診斷:癲癇,多發性部分運動性發作,部分性發作持續狀態,遺傳代謝病?

  2008年8月15日,看到孩子病情惡化,王明亮與妻子一起抱著孩子來到北京香山醫院。然而,“這成了孩子生命中最後的一站”。

  與王小兒一樣,經曆過“接種疫苗———抽搐、發燒等 ———救治———診斷不明———死亡”的孩子,在山西境內記者還發現了3人。

  他們分別是:長子縣南陳鄉善村的劉紫陽,來到這個世界僅僅 8個月,便因“過敏性紫癜”死亡。還有陽泉市平定縣縣城南苑人家9號樓二單元的王仕超與陽泉市郊區義井鎮泊裏村的劉一,這兩個男孩死亡時都僅僅三歲半。死亡的時間相差一年,一個是2008年10月死亡,另一個是翌年8月死亡。死前他們都曾被狗咬傷,均接種了狂犬疫苗,且都是在接種第4針次後,出現發燒、抽搐、嘔吐等症狀;均因搶救治療無效死亡,醫院給出的診斷結論均為“病毒性腦炎”。

  記者從山西最北部的天鎮縣到最南邊的運城市,縱橫奔走,調查了解到,除上述4戶家庭的孩子因病死亡外,還有74戶家庭的孩子“因病致殘或因病受重大影響”。記者先後訪問了其中的36戶,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發病前不久,均接種過疫苗。”

  質疑

  家長們把矛頭都指向疫苗

  有的孩子因病死亡,有的孩子因病致殘,有的孩子依然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後遺症。記者所采訪過的家長們憂心忡忡,許多人四處求助,尋找孩子患病的原因,到底是什麽造成了這些悲劇?

  王小兒死後,父親王明亮開始查找兒子的死因,他向記者提出了自己的“排除法”:孩子發病後,先後就診柳林當地、太原、北京多家醫院,做了無數檢查。先後排除了“孩子大腦損傷引發的原因”,顱腦核磁共振“未見異常”,還進行了遺傳基因檢查,均沒有問題。“孩子出生近兩個月時,都很健康。”“接種乙肝疫苗一周後,便開始抽搐了,找過的醫院都查不明白,西醫中醫都救不了。”於是,王明亮將質疑的目標落到了疫苗上。

  在山西,不單單是王小兒的父親王明亮,記者見到的死亡、致殘、發病孩子的家長們都在質疑與求證。

  記者采訪中所見到的幾個孩子,交口縣回龍鄉回龍村8歲的強強、運城市垣曲縣廣場路8歲的豪豪、高平市三甲鎮底池村17歲的靳中逸,均是在接種了乙腦疫苗後發病,而後被確診是得了乙型腦炎。

  強強的父親高長宏對記者講:“我們給孩子接種乙腦疫苗,就是為了預防乙型腦炎,結果一接種卻得上了乙型腦炎。太荒唐了!”

  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2歲的蕊蕊和臨汾市洪洞縣萬安鎮13歲的中學生玲玲,均在接種疫苗後產生不良反應,均被診斷為“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並落下了後遺症。

  他們的家長張海霞、易文龍認為,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又稱接種後腦炎,如接種疫苗後近期患該病,就不能排除接種與患病的因果關係。他們提出了接種疫苗異常反應與事故鑒定申請。

  山西省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和事故鑒定小組組織調查鑒定,結論為:與接種疫苗無因果關係,屬偶合病例。

  但是,運城市鹽湖區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對蕊蕊的接種異常反應組織了相關調查。2009年2月24日,召開鑒定專家會議,得出結論為“不排除脊髓灰質炎疫苗衍生病毒病例”。

  4歲的晨晨接種百白破疫苗後,患“嬰兒痙攣症”;其母田霞提出質疑;5歲的君君接種百白破疫苗後,腦萎縮,專家多次會診沒有斷清病症,其父李常勤提出質疑;10歲的莉莉接種流感、流腦疫苗後,語言不清,動作怪異,手、腳、頭部常常不自覺抽動,其父高徑提出質疑;2歲的燕燕接種乙肝疫苗後,患病毒性腦炎,其奶奶張建雲提出質疑……

  調查

  大量疫苗被疑遭高溫暴露

  那麽,這麽多或死、或殘、或病的山西孩子,他們的病因與疫苗到底有無關係?

  “合格疫苗異常反應概率極其微小,而且多為輕度,嚴重的很罕見。但是,2006年以來,山西境內確實出現了大量的問題疫苗,也就是高溫暴露疫苗,這樣的疫苗已在山西省長期使用,必然要大幅度提高疫苗接種不良反應概率。”山西省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專門負責防病信息的原信息科科長陳濤安說。

  陳濤安介紹:2005年12月,山西省疾控中心出現了一位來自北京的山西人,該人35歲,名叫田建國。12月28日,田建國被任命為山西省疾控中心生物製品配送中心主任,“負責全省疾病預防控製工作所需的疫苗配送及二類疫苗的供應和管理”。

  山西省疾控中心物業科副科長衛軍利告訴記者:“2006年、2007年,田建國管疫苗的時候,我看到他組織的人,將成箱的疫苗從冷庫搬到還沒投入使用的疾控大樓一樓,拆開包裝箱,將疫苗堆了一地,堆得像小山一樣。許多人在往疫苗盒上貼‘山西疾控專用’的標簽。尤其是夏天,大家穿著短褲,他們依然照常天天在悶熱的大廳裏貼標簽。”

  記者先後采訪了山西省疾控中心的多位職工,他們均佐證了此事。

  “這是人為製造疫苗存儲運輸不應有的操作環節,使疫苗長時間脫離規定的冷藏避光環境,主觀故意製造了高溫暴露疫苗。應該依法立即銷毀,否則即是抗法殺人。”陳濤安分析說。

  “由於高溫暴露疫苗配送到各地沒召回、封存,直到2008年底,山西老百姓還在接種高溫暴露疫苗。”

  陳濤安還告訴記者:“根據山西省公布的統計資料,這3 年,全省每年至少接種疫苗1000萬人次。疫苗因高溫暴露而質量可疑,不知道全山西會有多少人接種了質量異常疫苗?尤其是孩子!”

  延伸

  疫苗背後的“衛生部企業”

  山西為什麽會出現大量高溫疫苗?陳濤安說,2005年,山西省疾控中心發生一係列耐人尋味的人事變動。2005年7月,山西省疾控中心信息科科長陳濤安被免職。10月,生物製品供應站站長陳宏生、副站長張俊書被停止工作。12月,財務科科長杜碧傑被免職。12月28日,來自北京的山西人田建國,被任命為當天成立的生物製品配送中心主任。

  記者看到山西省疾控中心2005年12月12日的《會議紀要》這樣寫道:經過慎重考慮,認真研究,仔細篩選,最後確定了衛生部部屬企業北京華衛時代醫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單位設山西省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生物製品配送中心,由該公司進行二類疫苗的市場經營。

  陳濤安介紹說,從2006年3月開始,田建國便找來一些賓館服務員、臨時工、鍾點工等,往各類二類疫苗最小包裝盒上粘貼“山西疾控專用”標簽。“有了這個標簽,他就可以壟斷山西二類疫苗市場,將其他疫苗經營企業排除在山西市場之外,即排除異己,製造暴利。”

  如此壟斷山西疫苗市場的“衛生部企業”到底是怎樣一家公司?

  記者根據田建國名片上的電話致電衛生部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詢問,對方稱:“華衛時代不是我們協會的公司,具體情況工商局一問就知,那是他個人的公司。”北京市工商局提供的北京華衛時代醫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工商注冊資料顯示:該公司法人代表:田建國,股東:田建國、黃彥紅、於莉。記者發現一份 2007年度的工商年檢表,上麵寫著:“北京華衛時代公司為三人合夥的私有企業。”

  此外,記者在工商注冊資料中發現,該公司在山西經營期間根本沒有疫苗經營資格。

  人物

  原疾控中心科長的30次舉報

  山西疫苗高溫暴露問題能夠浮出水麵,49歲的山西省疾控中心原信息科科長陳濤安成為最關鍵的人。從2007年5月25日開始,三年間,陳濤安向有關部門舉報、複議、信訪山西疫苗問題30餘次。2007年10月12日,由山西省紀委派出督察員參與的山西省衛生廳調查組正式開始調查。這個調查組正式開展工作的第三天,田建國及華衛公司便“突然失蹤了”。

  2008年1月7日,山西省衛生廳召開會議通報了《關於對反映省疾控中心主任栗文元貪汙受賄洗錢等問題的初核報告》,“不可理解的是,對栗文元、田建國製售高溫疫苗問題置之不理。”陳濤安對記者說。

  隨即,陳濤安將揭露高溫暴露疫苗問題的舉報材料發布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

  2008年5月,山西省洪洞縣萬安鎮村民易文龍找到了陳濤安。易文龍的女兒接種流腦疫苗後,患上“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最後落下了“繼發性癲癇”。這讓陳濤安開始懷疑———省疾控中心院內大量高溫曝光的疫苗,是否就是引發孩子病症的禍根呢?其間,山西各地許多家庭開始信訪、要求複議,質疑他們的孩子接種疫苗後得病,甚至致死、致殘,與疫苗存在因果關係。

  2008年7月,山西省紀委立案重新複查;當年11月,衛生部監察局也立案開始調查山西疫苗問題。2008年8月28日開始,山西省衛生廳委托山西省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和事故鑒定小組對其中5戶當事人提出的質疑作出了鑒定結論:“與接種疫苗無因果關係”。

  這些質疑家庭當事人接到山西省衛生廳的文件後,發現對上訪所涉材料進行討論分析的7名鑒定專家,未按有關規定隨機抽取,且其中有3名是省疾控中心人員,違反了有利害關係的人員應當回避的原則。

  2008年12月8日,易文龍、王明亮向衛生部提出行政複議申請,但未獲受理。2009年1月20日起,王明亮、易文龍等7個家庭,相繼向太原市迎澤區法院投遞了訴狀,狀告山西省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北京華衛時代醫藥技術有限公司製售“山西疾控專用”標簽高溫暴露疫苗致使其子女被傷害,要求人身損害賠償。但該法院至今不予立案也不駁回。

  ■官方回應

  山西衛生廳:疫苗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

  山西省衛生廳有關人員表示,昨日部分網站轉載題為《山西疫苗亂象調查:近百名兒童注射後或死或殘》的報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此前曾對山西接種點庫存疫苗抽取樣品進行委托檢驗,檢驗結果均符合國家規定。目前,山西省未接到因注射疫苗出現聚集性異常反應的報告。

  3月17日,部分網站登載、轉載這一報道後,山西省衛生廳疾控處處長李貴表示,稿件所反映的問題早在2007年部分網站就做過報道,衛生部、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2008 年11月衛生部組成調查組來山西調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此前曾對接種點庫存疫苗抽取樣品,檢驗結果均符合國家規定。目前,衛生部也就此事展開了調查。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