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博物館鎮館之寶《剩山圖》

來源: 水裏 2010-03-15 21:47:1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205 bytes)
浙江博物館鎮館之寶《剩山圖》

水裏 2010 3 15

去年底回到杭州。一日下午,天氣一掃南方連日的陰冷,風和日麗。雖說杭州的天空總是灰蒙蒙的,亮堂的天頂仍叫人心情大好。轉步間來到武林廣場,就去看看運河邊新落成的杭州文化中心。憑心而論,貼著古運河聳立的玻璃鋼鐵高樓群有些突兀,造型亦忒上世紀。走進其中的浙江博物館武林新(分)館,卻有不少的驚喜。

驚喜一,博物館是免費的,盡管你得去門外的小桌領得一票,再經過檢票方得入內。大約不是周末,觀者廖廖,可從容漫遊駐足,又一喜。最驚喜的是“發現“了三樓的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展廳。 浙博新館門口有大幅廣告宣傳諸如寧紹婚嫁習俗,古琴展等,卻未見黃公望。 當然,當地媒體是有廣而告之的:浙博“祭”出鎮館之寶,《富春山居圖》之《剩山圖》將盛展三月。要知道,《剩山圖》卷公開亮相的次數,屈指可數,每次也隻區區幾天時間。鄙人初來乍到,歪打正著。因此,初入展廳,不敢相信玻璃後邊的國寶是真跡。牆上的電視機來回播放著中央台《國寶檔案》的一個相關節目, 講的是《富春山居圖》曲折傳奇的身世。配套展出的還有曆代大家對《富春山居圖》的臨摹。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著名書畫家黃公望膾炙人口的一幅名作,作於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七十九歲時,曆3年始成, 世傳乃黃公望畫作之冠。黃公望,字子久,號一峰,工書法、通音律、善詩詞,少有大誌,青年有為,中年受人牽連入獄,飽嚐磨難,年過五旬隱居富春江畔,師
法董源、巨然,潛心學習山水畫,出名時,已年過八旬。

《富春山居圖》為紙本長卷(六接紙本)水墨畫,寬33厘米,長636.9厘米。 描寫富春江兩岸峰巒坡石,似秋初景色,樹木蒼蒼,疏密有致地生於山間江畔,村落、平坡、亭台、漁舟、小橋等散落其間。董其昌稱道,“展之得三丈許,應接不暇。”確給人咫尺千裏之感。這樣的山水畫,無論布局、筆墨,還是以意使法的運用上,皆使觀者歎為觀止。正如惲南田所說,“所作平沙禿峰為之,極蒼莽之致。”董其昌曾說,他在長安看這畫時,竟覺得“心脾俱暢”。

1350年黃公望將此圖題款贈無用上人,《富春山居圖》第一位藏主。此後600多年《山居圖》多有坎坷。 此畫作成之初,無用上人就“顧慮有巧取豪奪者”。不幸被他言中,明成化年間沈周藏此圖時便遭遇“巧取”者。沈周請人在此圖上題字,卻被這人兒子藏匿而失。後來此圖又出現在市上高價出售,沈周既難於計較又無力購買,隻得背臨一卷以慰情思。之後又經樊舜、談誌伊、董其昌、吳正誌之手。

清順治年間,宜興收藏家吳洪裕得之後更是珍愛之極。惲南田《甌香館畫跋》中記:吳洪裕於“國變時”置其家藏於不顧,惟獨隨身帶了《富春山居圖》和《智永法師千字文真跡》逃難。

吳病危,囑家人將收藏付之一炬,“焚以為殉”。“先一日焚《千字文真跡》,自己親視其焚盡。翌日即焚《富春山居圖》,當祭酒以付火,到得火盛,洪裕便還臥內。” 這幅在吳府裏已經傳承了三代人,被吳家老少視為傳家寶的《富春山居圖》,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丟入火中。就在國畫將付之一炬時,吳洪裕的侄子,吳靜庵,“疾趨焚所”,“起紅爐而出之”,把畫搶了出來。 為了掩人耳目,他又往火中投入了另外一幅畫,偷梁換柱,救出了《富春山居圖》。

畫雖被救下,中間卻燒出幾個連珠洞,斷為一大一小兩段,此畫起首一段已燒去,所幸存者,也是火痕斑斑了。1652年,吳家子弟吳寄穀得之,將此損卷燒焦部分細心揭下,重新接拚後居然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前段畫幅雖小,但比較完整;幾乎看不出是經剪裁後拚接而成的。於是,這一部分被稱做《剩山圖》。而保留了原畫主體內容的另一段,損壞嚴重,修補較多。在裝裱時為掩蓋火燒痕跡,特意將原本位於畫尾的董其昌題跋切割下來放在畫首,這便是後來乾隆帝得到的《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值此,原《富春山居圖》被分割成《剩山圖》和《富春圖》無用師卷長短兩部分,身首各異。前半卷《剩山圖》縱31.8厘米,橫51.4厘米。後半卷《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縱33厘米,橫636.9厘米。

重新裝裱後的《剩山圖》,在康熙八年(1669年)讓與王廷賓,後來就輾轉於諸收藏家之手,長期湮沒無聞。至抗日戰爭時期,為近代畫家蘇州人吳湖帆所得。吳湖帆曾用古銅器商彝與人換得《剩山圖》殘卷,十分珍惜,從此自稱其居為“大癡富春山圖一角人家”。 當時在浙博供職的沙孟海得此消息,思,國寶在民間輾轉流傳,受條件限製,保存不易,隻有國家收藏,才是萬全之策。於是數次去上海與吳湖帆商洽。曉以大義。吳得此名畫,本無意轉讓。但沙先生並不灰心,仍不斷往來滬杭之間,又請出錢鏡塘、謝椎柳等名家從中周旋。吳湖帆被沙孟海感動,終於同意割愛。1956年,《剩山圖》來到浙江博物館 。成為浙江博物館“鎮館之寶”。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則於1949年隨其他故宮文物‘播遷‘台灣,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至今。 無用師卷在台灣每4年有一展,下一次在2012年。傳兩岸在努力促成《剩山圖》與無用師卷在台灣的合展。

《富春山居圖》最近因溫家寶而走紅媒體,也讓我想起了幾個月前的意外收獲。是為記。




所有跟帖: 

好文 -4500- 給 4500 發送悄悄話 450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5/2010 postreply 22:44:4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