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易斯拐點”是半個世紀前由美國經濟學家劉易斯提出,大意是指在工業化過程中,工業部門會不斷吸收農村中的剩餘勞動力,工資水平並非取決於勞動力的供求關係,而是取決於農民的收入水平。當工業化將剩餘勞動力都吸納幹淨,工資水平就取決於勞動的實際生產力,如果不提高工資福利,不改善勞動條件,就雇請不到所需的勞動力。
春節過後,國內沿海發達地區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民工荒”,最嚴重的是製造業企業,根源在什麽地方?表麵上看起來是經濟複蘇引起的,但實質上是“劉易斯拐點”來了:拐點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漲工資也會有源源不斷的勞動力;拐點之後,是工作求人,不漲工資就找不到合適的員工。而要解決“民工荒”,短期內是通過薪水留人、環境留人、文化留人,給員工人文關懷,但從長遠看,要盡快調整經濟結構,企業要加快轉型升級,要從“世界工廠”變身為“世界設計室”和“世界名牌原產地”才是出路。
加工製造業招工最難
根據某市就業管理服務局介紹,近幾天職介中心每天開具的推薦就業介紹信不到200張,低於去年同期。而節後前來職介中心預約招工攤位的企業明顯增加,近期的攤位基本被預訂一空。
一家集團下屬一家專業生產繡花線的企業,公司今年缺口的工人名額大約有一百四五十名。
“你看,公司的工資待遇並不低,而且年限越長享受的公司福利就越多。”在一家公司的招聘廣告上,記者看到薪資待遇、福利都明確標明了,學徒期工資不低於1200元,轉正後不低於1800元,員工可享受年休假、帶薪旅遊,公司免費提供集體宿舍,並有圖書室、台球、網吧等娛樂設施。
不僅一般的製造業企業缺工,一些知名的民營製造企業也急著招工。一家招工大巴車就直接停在人力資源市場門口。而在各大網站的招聘信息裏,車工、鉗工、縫紉工等製造業普工占了招聘信息的大多數。
人力資源供需已經轉變
就業管理局公共就業服務負責人說,現在製造業急需的非技術性普通工人,主體是“80後”和“90後”。隨著教育體製的改革和計劃生育政策的落實,農民子弟獲得教育的機會也大大提高,因此原本可以輸出的民工減少了,這些新生代農民工除了看中工資福利外,他們對工作環境、發展前途比父輩要求更高,這也是為什麽有的企業薪水比以往有所上漲,卻仍招不到工的一個重要原因。而製造業工作單調,對個人發展前途推動少,薪資待遇、福利等方麵也不高,因此率先受到冷落。
“用工荒”的表麵原因是:2008年金融危機掀起的風暴深度衝刷全球各個經濟體,受其影響,眾多外向型企業出現了“訂單荒”,使得2009年春節前出現了農民工的“回鄉潮”,去年二季度以來,由於海外市場需求回暖以及相當一部分競爭對手的退出,在金融危機中存活下來的企業訂單增多,因此發生了“用工荒”。但實質性的問題是到了“劉易斯拐點”,正因為如此,一些企業把招工年齡上限由25歲放寬到40歲,用工薪金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招工難仍然存在,這說明隨著城鄉發展,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到一定階段就不再繼續。
企業轉型升級是最終出路
要解決招工難,短期的方法是將善待農民工的各項措施落實到位,但從長遠看,產業轉型升級才是最終出路。
據分析,目前中國在全球製造業產業鏈上處於中低端。根據品牌經營的利潤分配模式,渠道商分得利潤的60%,品牌商占到30%,中國的製造商僅得10%,然而許多企業還在為搶奪份額不惜報出低價。“低成本、低利潤”的加工貿易模式很難找到企業與員工利益的平衡點。長遠之計,企業要進行技術革新,調高產品附加值,為此,企業不能再走靠廉價勞動力獲得利潤的老路子,而應當走自主創新之路,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爭取由“世界工廠”變身為“世界設計室”、“世界名牌原產地”。這樣,企業產品售價上去了,才能獲得較高利潤,員工的工資待遇才能提高。經濟複蘇所帶來的用工短缺。製造業企業應當自主創新,做大做強自主品牌,這樣才能在國際市場上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從政府層麵來說,應當鼓勵企業進行設備更新,鼓勵自動化生產,以減少人力勞動成本,提高效率。政府可以設立或鼓勵行業設立專項基金來輔助有更新意願及發展潛力的企業,組織論壇發布和交流先進的生產技術信息。政府也可以製定激勵政策,對留得住農民工的企業進行獎勵。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