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過年

來源: 卉櫻果 2010-02-15 21:51:1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761 bytes)
雖然居住在華裔百分比最多的溫哥華,春節的氣氛還是迥然不同於家鄉的。溫哥華的唐人街蕭條依舊,絲毫沒有聖誕前大商場的購物熱潮。而家鄉就不同了,春節前一個半月,就能嗅出彌漫在大城市空氣中的興奮、焦躁、激動和向往。移居在上海的白領藍領們忙著定購回家過年的飛機票火車票,頗有幾十年前購買自行車那種一票不可得的炙熱燙手。本地人則忙著準備年貨,超市喇叭大聲播放著“新年到新年好”的音樂,人們一邊喧嚷交談,一邊把貨架上的東西往手推車上扔(國內人購物似乎不像北美人那麽算計)。

大年夜,家家飯店爆滿,據說現在要提前兩三個月就預訂。街頭街尾一片紅色的海洋,千千結、大紅燈籠、大紅福字……除夕夜12點整,那爆竹聲就像放炮一樣,長達半個多小時。路上不一會兒就鋪上了厚厚軟軟的爆竹殼,踩上去非常舒坦,散發著新年的氣味。初一到初七,戶戶輪流做東接待客人,人人走親訪友,出租司機都笑不動了。

不過,在天天吃飽穿好天天過年的今天,如果不是為了回家團聚,我們其實已經慢慢地喪失了對春節的強烈期盼,也難以體會到物質貧乏的年代裏那種過年的樂趣了。首先,那時隻有過年才穿新衣。如果你平日穿件新衣服,同學們會問:“過年呀?”而後拍打你的頭頂:“新衣服,拍三下。”母親在過年前一個月就開始為5個孩子縫製新衣,心急的我每天數著日子。年三十晚上,我們兄弟姐妹的枕頭下壓著一年一度的新衣,誰也睡不著,看著媽媽拖地板。隻有過年才大掃除一次,是那個年代的習俗之一。

以前哪有那麽多品牌的現成瓜子呀,母親生起兩個煤爐,把夏天積下的西瓜子炒得噴香。湯團更沒有現成的,石磨在鄰裏之間借來借去,喜歡幫老媽一起轉磨,咯吱一聲,濃鬱的米水就流淌下來。過年可以吃肉,這也是一件誘人的事情。那時的肉呀魚呀雞呀鴨呀(從未聽說過禽流感)都是憑票供應的,有大戶、中戶、小戶之分。過年時,每家都可多分配點,於是,朝北的窗口掛著風幹的雞鴨。那時候在菜場工作的不要太神氣哦,拍好馬屁,還給你多個幾兩。我小時候非常瘦,特愛吃肥肉,三年自然災害中正處於發育期,對我來說,沒有比母親的紅燒肉更饞人的了。年夜飯的熱鬧不要說了,沒有祝詞沒有客氣,隻有稀裏嘩啦的吃菜喝湯聲和講話聲。吃過年夜飯,大家到門背後跳三下,這樣才能長高。隻有“文化大革命”的某一年,年夜飯吃的還是鹹菜泡飯——當時父親正挨批鬥,母親沒有心思準備年貨。

年初一一般還有水果糖。母親把硬糖和軟糖搭配好分給我們。我們很珍惜這些紅綠紙頭裏包裹著的糖們,姐妹兄弟經常會對各自的糖果進行重組,一般是一顆軟糖換兩顆硬糖。弟弟喜歡量多,大妹偏愛質好,他們在一邊忙著兌換。而三妹是最有心計的:等別人吃的差不多了,她才剛剛小心翼翼地剝開糖紙,慢慢地咀嚼。她專注的享受使我們幾個在旁邊垂涎欲滴。糖吃完了,糖紙頭也能把玩好長時間,軟糖通常是“玻璃紙”包的,可以用他們折疊出穿跳舞裙的紙人。

父親那時長期在外工作,母親忙於家務,過年常派遣我們幾個小巴臘子到阿姨娘舅姑媽伯伯家拜年。這項任務雖說枯燥,但因此可以得到額外的糖果,運氣好的話還有壓歲錢,我們還是很樂意的。順路看看街上賣洋泡泡和棉花糖的攤頭,很是開心。

點這裏,來塗鴉畫廊看一看!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以前的過年
  • 十一朵玫瑰和一束百合
  • 夏威夷的聖誕假日
  • 過大年,洗大澡
  • 所有跟帖: 

    糖紙頭:)。。 -子英- 給 子英 發送悄悄話 子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5/2010 postreply 23:01:2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