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買賣論文形成產業鏈:博士成為代寫槍手(組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8481/2848159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沈陽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8481/2848159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有關論文代寫、代發的小廣告在校園內十分常見

論文買賣,一年10個億

2010年1月5日,《長江日報》刊發了《武大學者劍指論文買賣,濫下指標助推論文產業》一文。文章稱,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副教授沈陽及其團隊經研究發現,買賣論文在我國已形成產業,2009年產值高達10億元人民幣。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國內外媒體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文中提到的武大副教授沈陽,今年35歲,是國內完成反剽竊軟件的第一人。此次,麵對蜂擁而至的媒體,他選擇了“閉門謝客”。1月10日,他在博客中表明:“我在反剽竊領域的技術實現和買賣論文理論研究的曆史使命已經完成。”他的QQ簽名,也更新為 “到此為止”。記者此前曾就論文買賣的問題與沈陽有過幾次接觸,印象中,他是個年輕而有活力的學者,思路清晰,語速輕快。但此次再聯係他,卻被告知,“不再就反剽竊軟件和論文買賣的話題接受采訪”。不過,他交給記者的一份研究報告,已囊括了整個團隊2007至2008年的研究成果。

代寫、代譯、代發——產業鏈龐大而完整

沈陽對論文買賣這一課題的研究已有3年。他說,這是因為自己身在出版係,長期從事著反剽竊研究。但真正觸動他的,還是一次偶然的經曆。

2006年的一天,沈陽在網上看到海南一位老師的簡曆。他將簡曆中提到的某篇獲獎論文放到網上一查,發現獎項、論文全是假的。他隨即在穀歌中輸入“論文買賣”,瞬間便出現了成百上千從事論文買賣交易的網址。沈陽按網上提供的聯係方式,匿名與一家代理公司的工作人員聊天。隨著了解的逐步深入,沈陽意識到,論文買賣在我國已發展成產業,他決定要探探這個泥潭究竟有多深。

沈陽了解到,目前,最熱門的、以論文買賣為主營業務的網站有800家左右,一天的瀏覽人數累積約達21萬人次。這些網站背後是具體的代理公司或個體代理商,這些代理商有著共同的特點:論文選題涉及範圍廣,文、藝、理、工、商、法、醫無所不包;經營業務流程完整,包含寫作、發表、翻譯、檢索;不但允許加盟,還在全國各大城市設立辦事處,便於溝通客戶、分享利潤……“整個過程就是一個龐大而完整的產業鏈”。

通過分析這些公司的具體業務,沈陽將我國論文買賣市場細分為五大塊:高額版麵費、非法學術期刊、代寫論文、代發論文、論文榮譽。

高額版麵費通常與認可度較高的知名學術雜誌或核心期刊相關聯。這些雜誌、期刊處於業內核心地位,本身數量有限、版麵有限,但想在這裏發表論文的人卻很多,版麵於是成了“香餑餑”。某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有的論文水平的確很高,但不交錢幾乎永遠也排不上,交了錢的也得排隊。有人要得比較急,願意多出錢,就會被安排先發。”在某些雜誌上,每發表一篇論文,須支付版麵費3000至3萬元,是常規版麵費的許多倍。

另一塊,是未經新聞出版部門批準,擅自印刷出版物,或偽造、假冒他人名義印刷學術出版物,並依靠其收取版麵費。沈陽在報告中稱,他曾偽裝成買論文的人,實地走訪了一家買賣論文網站在武漢市的工作場所,並拿回5本非法學術期刊。一番比對研究後,他總結出非法學術期刊的幾個特征:內容龐雜,行文不規範;字體小,不適合閱讀;平均每本刊載160多篇論文,不登廣告。“有些正規雜誌為彌補收入,會適當增加廣告頁麵,而非法期刊為了盡量不讓人知曉,一般不拉廣告。”

有的代理商還雇研究生、博士生充當“槍手”,再根據客戶需要代寫論文,由此形成的,就是沈陽所說的代寫市場。在他的報告中,“2007至2008年,論文代寫呈極速增長態勢……以‘代寫論文’為檢索詞,在百度中搜索的結果增長了14.8倍……”記者根據報告提供的線索,在百度中輸入“論文代寫”,立即出現相關網頁503萬篇,不少網站還張貼出邀請“槍手”加盟的廣告。

沈陽總結的第四個市場,是代發市場。它是從前文提到的兩個版麵費市場延伸出來的中間機構,存在於客戶與學術期刊編輯部之間。在一位業內人士的指點下,記者假稱是某高校新聞係大三的學生,加入了一個淘寶群,並表示為了大四能順利保研,急需發表論文。信息剛發出,好幾個代理商便“上門服務”。當記者稱自己想在某新聞核心期刊上發表一篇8000字論文時,對方一口答應,並提出收費方法是1500元/版麵,每版約2000至2500字,如需代寫,另加150元/千字。記者抱怨價格過高、“承擔不起”時,對方竟慫恿記者向家裏要錢,“等以後賺錢了再孝敬父母”。

第五塊,論文榮譽市場,即花錢買獎項。沈陽說,他曾以某非法期刊出版機構的名稱加上“獲獎”二字,在穀歌中進行搜索,共出現699條結果,獲獎者遍及全國。“機構、個人都以獲獎為榮,卻很少有人會細查獎項的真假。”

保研、出國、評職稱——發表論文競爭激烈

論文買賣的生意為何如此火爆?報告中,沈陽列舉的一組數據格外引人注意:目前,中國共有1798種核心期刊,按照25篇/期,12期/年計算,每年約可發表論文53.94萬篇。而2007年,高校專職教師數量約116.83萬人,他們若想評職稱或申請科研項目,都需要發表論文。假定每位教師每兩年在核心期刊發表1篇論文,每年所發表論文數就已超過核心期刊的刊載能力。若再算上研究生和職業技術人員等,發表論文的競爭還要激烈得多。“論文市場供需之間的巨大差額,誘發了買賣論文不良行為的猖獗。”

記者通過一番調查發現,論文的買方確實多為高校裏的學生、教師及部分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一些中小學老師也加入了這個行列。

胡飛(化名)是武漢某高校行政管理專業大四學生。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師姐口中得知,要想保研,除了成績優秀、參加過一定社會活動外,還需發表一定數量的學術論文。胡飛所在班級共有40人,此前3年,他的總成績穩居全班第一,唯獨發表論文一項,讓他放不下心。通過校園內張貼的小廣告,胡飛聯係到一家代理機構,在交納了一定費用後,很快成功發表了一篇論文。嚐到甜頭的他又陸續嚐試了3次,最終在保研的科研項目加分一欄遙遙領先。

就讀於另一所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許輝(化名),眼下正忙於為出國讀研做準備。“國外教授很看重學生的學術能力,因此,申請國外學校時,學術背景一欄需有論文作支撐。買論文能解決我的燃眉之急。”許輝曾花錢發表過多篇論文,他告訴記者:“像我這樣花錢買論文的,我們班就有五六個。”

對論文的另兩大買主——教師和研究人員的調查,顯得頗為艱難。記者嚐試著與多位教師、研究人員溝通,他們無一例外都采取了回避的態度。據業內人士透露,高校教師與研究人員買賣論文的現象在一些知名高校、研究所並不多見,但在二流大學、專科學院、職業學校、小型研究機構等則相對嚴重。這個買主群體也相對隱蔽,不會像學生那樣隨便在網上進行交易,更不會輕易暴露身份。

沈陽在接受采訪時稱:“中小學教師的論文負擔(為評職稱)也很沉重。我們做調查時沒進行專門研究,但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他們的問題更值得關注。”這一觀點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證實,一名“論文掮客”明確告訴記者:“對我們來說,中小學這塊‘蛋糕’不比高校差。根據教育部統計,2008年,國內中小學教師數量超過1000萬,如果一個教師拿出 100元發表論文,你說這個交易額會有多大?”相比而言,中小學教師的論文大多不要求有創新、突破,發表起來相對容易,價錢也不貴。教師們借助發表論文評取職稱,雜誌社也可借機擴大收入,雙方都樂見其成。

“10億”的由來

此次,沈陽給出的調查結論之所以引發如此大的震動,主要在於他給出了“產值10億”這個概念。沈陽稱:我國買賣論文已形成產業,2009年產值保守估計約為10億人民幣,是2007年的5倍還多。

10億!這一數字讓很多人心生感慨:論文造假和學術腐敗已到了如此猖獗的地步!也有人對這個數字的科學性表示了懷疑,甚至推測這可能是個商業炒作。“事實上,10億已是相對保守的結論。”沈陽這樣說道。

“10億”究竟是如何算出來的?沈陽說,自己主要是采用網絡分析法對網上論文買賣交易進行分析。簡單來說,平均交易費用、每天瀏覽買賣論文網站的人數、瀏覽購買比和天數,這4個數字相乘,所得的便是一段時間內互聯網上論文買賣的銷售總額。而實際操作要複雜得多,沈陽為此專門開發了一個內容挖掘軟件,去采集每天各大網站的流量。

此外,沈陽還嚐試過從期刊社角度對產值進行估算:“期刊厚度平均為256頁,以300元/頁計算,整本期刊可收費76800元,為使利潤最大化,他們還會增加論文評獎等收費手段,扣除各方麵成本,1期期刊利潤約為6萬元,以12期/年計算,年利潤約為72萬元。但這些非法期刊往往是湊夠一期就開印, 每年所印期數無法確切統計。我們走訪的一家非法期刊社隻有兩人,同時印刷十幾種非法學術期刊,非法牟取的年利潤至少在700萬元以上。而這樣的非法期刊數量龐大。”

“我還多次到買賣論文的場所進行暗訪,從細分市場驗證了該數據的準確性。”沈陽補充說道。

半年前和沈陽見麵時,他曾說:“或許後人會把我們這個時代稱為 ‘學術大躍進’。越深入了解這個市場,我越是心驚。極端的學術論文崇拜,使發表論文的需求大增,但學術規範工作及教育卻並不到位,學術不端現象屢禁不止。”

中國論文買賣越來越嚴重的問題,已引起了多方關注。近期,中國科技部委托相關機構和人員專門對此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尚未公布。清華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所長曾國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痛切地表示:“急功近利的文化是這些不端行為的重要誘因。”北京大學生命學院院長饒毅則稱,缺乏嚴厲的懲罰措施,是學術欺詐猖獗的原因之一,希望有關部門能盡快出台並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杜絕此類現象。

所有跟帖: 

10億的由來 -子英- 給 子英 發送悄悄話 子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7/2010 postreply 14:14:2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