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張朝陽鼓吹普世價值觀?

來源: v5 2010-02-05 04:27:1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097 bytes)
2月3日下午消息,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今日在“2010·中國新視角高峰論壇”上表示,必須矢誌不渝地繼續進行市場化改革,不改革沒有出路,沒有充分的、公平的市場競爭,就沒有中國真正的崛起。以下為其演講全文:

2010年的搜狐已經是一個名正言順的媒體公司,媒體公司的年會,就不隻是公司本身的事情,而且是一個思想表達與傳播的公共的事情,在如搜狐這樣的媒體公司內部,也有著編輯部與管理層這樣兩個陣營,所謂的教會與國家,編輯部在內容方麵有相當的獨立性,在搜狐,總編輯於威代表教會,而我代表國家。作為搜狐的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我有沒有資格來做重要的演講呢,沒有,我隻能是作為主辦方的領導歡迎大家到來。當然教會與國家之間這堵牆也不總是存在的,我有時也與搜狐編輯部探討方向及細節,可以說是腳踩兩隻船,所以作為有時候充當搜狐的總編輯的角色我今天在這個思想的論壇上發言,我的意思是說,對於有否資格發言的問題,我們應該較真兒,其實我們對很多事情都應該開始較真,而不是總處於和稀泥的狀態。我30歲之前一直是學生及學者,在物理學方麵,到現在,也走了很多國家, 參與了很多事情,對很多事情很有感想,所以今天請允許我花點時間談一下。

2049年,我們在座的很多都還活著,我們都兒孫滿堂,那時候,中國人是否都能幸福而有尊嚴地活著,是否在美國人麵前很有麵子,中國是否能贏得尊重,這些全都與現在有關係,與每個人有關係,在現在與2049的幸福生活之間還有很多障礙,能否到達光輝的彼岸,與我們現在是愚蠢還是聰明的選擇有至關重要的關係。到時候,假如中國的崛起和富強成為泡影,我們的後輩會指著我們說,瞧你們那一代人都做了什麽,你們怎麽那麽二啊?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勤奮的民族,儒家文化要我們入世,進取,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點機會就能發家,給點陽光就燦爛,中國的政府官員是世界上最勤勉的官員,中國社會對腐敗的容忍度也遠比如俄國,巴西印度等要低。三十年市場化改革給了勤奮的中國人機會,珠三角,長三角的打工者以低廉的工資沒日沒夜地工作在流水線上,全國各地市的儒家領導們因為臨近地市的競爭與晉升壓力也同樣沒日沒夜地帶領其子民在致富的道路上奔跑。中國人的勤奮精神及在輕工業領域部分的市場化創造了made in China的奇跡,人類消費產品鏈條的中下遊幾乎被廉價的中國產品壟斷,這就是30年經濟奇跡的原因。

30年的成就是巨大的,我們也因此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甚至處於飄飄然的狀態,我們現在津津樂道大國的崛起,興奮地(如環球時報,參考消息等)收集著我們依然崇拜的高貴的西方人對我們的任何隻言片語的讚揚,仿佛中國,middle kingdom作為世界中心被周邊列國朝拜的輝煌秩序又恢複了似地。這是一種幻覺!西方人其實依然不怎麽把我們當回事兒!

實際上,我們剛剛參與了經濟的預選賽,進入了決賽圈,而我們的對手就是當今最強大,最先進的美國。如果我們還是現在這個樣子的話,那一個學術命題就是:勤奮的儒家精神+不完全的市場經濟 VS 個人主義精神+公平的完備的市場經濟之間的大PK. 我認為答案是肯定而令人沮喪的,我們無法戰勝美國!

問題就出在不完全的市場經濟。品質與優秀來自於全方位的競爭,創新來自於公平的競爭,而不完全的市場經濟在無時無刻地妨礙競爭,而妨礙公平的競爭這件事情好像在中國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而在大洋彼岸,美國政府的大多數時間都在研究如何保護競爭,保護競爭也就是保護創新。隻有民營企業才是在參與全方位的競爭,國有企業隻是在產品質量,價格上的市場化,而不是百分百的市場化,因為市場並不參與選擇構成企業的組織,國有企業因為國家支持或壟斷的原因不會有消亡的威脅,不管優秀與否都會存在,管理層也不完全承擔企業興衰的責任,因為是國資委任命的,相比之下,活下來的民營企業一定是最優秀的,是由市場選擇的。

舉例說明,在輕型消費品領域,民營經濟競爭非常充分,中國產品行銷世界,這非常好,但遠遠不夠,我們數千打工者辛辛苦苦勞作一年造出的鞋襪或玩具出口賺的錢人家賣一架飛架給我們就拿回去了。但高附加值產品製造方麵,因為其沉重的計劃經濟的曆史包袱和國家缺乏對市場經濟的深刻認識,很難形成充分的市場經濟環境。我們主流語境經常是:整合資源,優勢互補,統籌兼顧,積極進取等等,唯獨沒有保護公平競爭這樣的最最最重要的語句。在飛機製造領域,我們迷信過去的計劃經濟的舉國體製,少有民營經濟參與,殊不知波音公司可是經過百年競爭的產物,在武器,裝備製造方麵,我們依靠大量的國有企業,而美國的雷神公司,休斯公司,霍尼韋爾等等這些市場競爭的產物是美國武器製造的主要提供者,政府采購有嚴格的審查競爭機製,照這樣下去,我看美國四十年後依然還是地球上的老大,有著最先進的武器,當然就有著話語權。汽車工業,西方百年的競爭產生了最優秀的公司,而我們卻依靠大量的國有企業與西方公司簽下了眾多以所謂市場(即股權、品牌)換技術的不平等條約,到現在後悔了,忙著推自己的品牌,但已經讓人家賺了十年的錢,吉利,比亞迪太少了啊! 在金融領域,美國的高盛,摩根叱吒全球資本市場,中國的國有銀行,投行二十年後相比之下還處在小兒科的狀態。

在媒體領域,中國的體製內的報紙,電視台缺乏完全意義上的競爭,並沒有形成具有獨立人格和媒體理想的組織,所以沒有權威和尊重,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報點什麽東西,全球人都關注,都相信,中國在全球的話語權因為沒有能夠贏得尊重的媒體組織而極其缺乏,政府組織的媒體國家隊進行全球品牌的推廣因為是非市場競爭的產物,注定虎頭蛇尾,毫無競爭力。而在影視領域,因為媒體渠道的國有化而缺乏競爭,司法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等原因,中國的影視還處在作坊階段,沒有形成大工業,一部阿凡達讓國人驚歎美國電影工業的發達,殊不知阿凡達隻是美國好電影的冰山一角,好的電影不僅在於製作技術而且在於故事,表演,甚至價值觀,而這是美國競爭極其充分的發行渠道,成千上萬的劇作者,投資者,製片人充分的激烈的公平的競爭產物。因為發達的媒體及娛樂業,美國在地球上的軟實力是我們無法撼動的。

越說越令人沮喪,就此打住,你們會問,那我們怎麽辦:

答案很明顯:矢誌不渝地繼續進行市場化改革,不改革沒有出路!沒有充分的、公平的市場競爭,就沒有品質、沒有優秀、沒有就業機會、沒有穩定、沒有中國真正的崛起。

具體怎麽做?問題很複雜,但一個基本點就是對政府權力的限製和對公平性的追根問底,隻有公平的最大限度的實現,才能讓有才能的個人和組織脫穎而出,社會才能充滿活力和創造性,否則我們發展的將不會是完全的市場經濟,而可能是權貴資本主義,政府應該放下很多親自參與競爭與民爭利的舉動,把主要精力用在保護公平競爭上來。

當然,我相信,經濟體製應該與文化有關係,比如,我們的儒家體製和奉獻精神可能使得政府比西方的政府有更高的效率,能承擔更大比例的社會職責,但都是一個度的問題,無論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都是地球人,而且地球越來越小,我們越來越相似,所以,我們應該聰明地思考中國特色和普世價值觀的比例問題,而且,在經濟領域的普世價值觀即競爭理念已經被充分證明了,全麵接受就完了唄。

我的回答很籠統,幸好我們有這麽多的思想者,實踐者來參與討論,不愁沒有好的答案,那就讓我們大家來給中國經濟提供真知灼見,並通過搜狐這樣的媒體平台,啟發社會思考,為了中國真正的崛起,為了2049年我們的子孫真正地happily there after。謝謝你們聽我高談闊論。

所有跟帖: 

瞎扯,人家鼓吹公平的市場競爭,怎麽就成了普世價值? -出入自在- 給 出入自在 發送悄悄話 出入自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0 postreply 11:50:5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