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將超過香港?解碼中國內地最富城市(圖)

本文內容已被 [ 孫子兵 ] 在 2010-01-20 00:11:3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一年前,奧三旦用他70年的人生閱曆,也無法想象他今天的生活:如今,他和老伴兩人住在一棟麵積共370平方米的別墅裏,幾十平方米的客廳裏裝著50英寸的大彩電,寬大的沙發和茶幾花費了1萬多元錢。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atchpic/7/75/7502FC3179EC8834258F7D2A620839C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鄂爾多斯市康巴什新區夜景。隨著中國對能源需求的急劇增加,鄂爾多斯這個儲煤量占全國1/6的地級市由一個貧困地區迅速變為中國內地最富的城市。趙振清攝

高GDP和高碳——鄂爾多斯的兩麵

一年前,奧三旦用他70年的人生閱曆,也無法想象他今天的生活:如今,他和老伴兩人住在一棟麵積共370平方米的別墅裏,幾十平方米的客廳裏裝著50英寸的大彩電,寬大的沙發和茶幾花費了1萬多元錢。

購買這棟別墅,花費了他40多萬元。他還花費了16萬元裝修別墅,花費五六萬元購置家具電器,包括一張按摩床。而他隻是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一個地道的農民。

這些錢來自何處?答案是煤礦的征地和拆遷安置。征地和拆遷安置使農民暴富,這在中國其他任何地區都很難想象,就在去年11月,成都一個叫做唐福珍的中年女人因不滿拆遷補償、拒絕強製拆遷而自焚。

而生活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境內的農民奧三旦,一個拮據了大半輩子的老人,為什麽在一夜暴富之後,敢於消費呢?一切皆因煤礦。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急劇增加。鄂爾多斯市,這個地下儲煤量占全中國1/6的地級市,因此搭上了這列經濟快車而華麗變身,由內蒙古自治區的貧困地區變為中國內地“最富的城市”,並通過福利的改善惠及百姓、老有所養是奧三旦們敢於消費的關鍵所在。

中國內地最富的城市

這是一座嶄新的城市,到處都是新建的樓房。鄂爾多斯市由三個區組成:東勝區、東勝經濟開發區和康巴什新區。後兩者都是最近幾年開發而成的新區。

東勝區黨政大樓建在東勝經濟開發區,鄂爾多斯市黨政大樓建在康巴什新區。這兩座黨政大樓,即使放在中國經濟開放的東部或南部沿海城市,都堪稱豪華。

東勝區是鄂爾多斯的老城區,經過數年整改,煥然一新。尤其在夜間路燈亮起來時,更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城市。

市區道路寬闊,不時有奔馳、路虎等豪華越野車穿行其間。據不完全統計,鄂爾多斯擁有價值500萬元以上的賓利、勞斯萊斯、邁巴赫等豪華車約10輛,百萬元以上的卡宴、寶馬、奔馳、路虎等有近3000輛。數據還顯示,鄂爾多斯每100戶城鎮居民擁有私家車28輛,平均每5個人擁有1輛私家車。

街上,典當行、投資公司、擔保公司林立。東勝經濟開發區副書記兼副主任謝懷君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毫不避諱地稱,這些經營機構大多在從事民間借貸活動,他們用月息2.5%,甚至3%的高息,吸納民間資金,然後以更高的利息貸出去。

2007年,人民銀行鄂爾多斯中心支行曾向當地居民發出400份關於民間借貸情況調查問卷,問卷調查顯示,該年度,400人中有195人與典當行、投資公司、其他民間組織或個人發生過借款行為,占被調查人數的48.75%。

鄂爾多斯市工商局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08年9月,在鄂爾多斯注冊的投資公司有305戶、擔保公司168戶、委托寄賣商行54戶、典當企業15家,共計注冊資金161.53億元。此外,批準成立小額貸款公司44家。

實際上,更多的民間借貸活動發生在“地下錢莊”,其數量無法統計。內蒙古經濟信息中心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調查估算,鄂爾多斯市民間借貸資金運作的總量在300億—500億之間。

如此龐大的資金湧入兩個最主要的產業:煤礦和房地產開發。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富餘民間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很多家庭多次購置房產。該市房地產建設規模和價格都超過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

近年,北京、山東、海南等地的開發商時常到鄂爾多斯推介項目,甚至在鄂爾多斯設立長期辦事處。“鄂爾多斯炒房團”由此聲名鵲起。

鄂爾多斯與陝西省交界,這個地處沙漠邊緣的城市,在過去很多年,一直岌岌無名。在上世紀90年代,她曾以羊毛衫而聞名。而現在,在這個表麵平靜的城市湧動著金額龐大的富餘民間資金。這些資金從何而來?

人均GDP將超香港?

鄂爾多斯這座城市如同一個煤老板,在過去很多年,他的日子都不好過,他甚至沒有想過要一夜暴富。然而,一夜暴富的現實來得如此突然。

由於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煤價在2003年後開始井噴式上漲。曾經,煤價最低時,1噸煤的坑口價僅為幾元、十幾元,到2003年,每噸原煤價格約為 200--300元,2008年9月,煤價漲到曆史最高點,平均每噸煤的坑口價為470元到480元,即使劣質煤的坑口價也漲到兩百七八十元。現在,優質煤的坑口價400元,劣質煤100多元錢。

中國幅員遼闊,在很多國土麵積的下麵都儲藏著豐富的煤炭。不過,由於交通運輸限製,過去很多年,國內用煤,多是從東北、山東、河南、安徽等地開采,經過多年的挖掘,這些地方的煤礦資源越來越少,因此21世紀以來,山西、鄂爾多斯的煤礦業迎來了春天。

鄂爾多斯市麵積8.7萬平方公裏,約有80%的地下都含煤礦,儲量為1萬億噸以上。另約有50%的地下含有天然氣。

鄂爾多斯因此迅速成為中國第一個產煤過2億噸的城市,2008年產煤2.6億噸。煤炭為這座城市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暴富神話。

煤炭在GDP貢獻中成為最耀眼的明星。從2003年以來,煤炭對鄂爾多斯GDP的貢獻逐年上升,到2008年為最高峰,這一年,鄂爾多斯市GDP總量 1603億元人民幣,僅原煤炭銷售的貢獻占61%到62%。鄂爾多斯市發改委能源科科長高貴根估計,2009年,原煤銷售收益仍將占GDP的60%。

去年12月5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副主席連輯表示,當年,鄂爾多斯的人均GDP將超過香港。

實際上,按常住人口159.13萬人計算,2008年,鄂爾多斯人均GDP為10萬餘元,而香港,2008年人均GDP為20.9萬元人民幣。

2009年8月,鄂爾多斯市委書記杜梓在接受香港《大公報》采訪時稱,鄂爾多斯人均GDP將會在5年內超越香港。

不管時事如何,GDP超香港的表達,如同一則成功的廣告,瞬間使鄂爾多斯聞名全國。但也引發了諸多質疑。有評論認為,鄂爾多斯資源富集,人口稀疏,GDP “突飛猛進”實屬正常。但以資源為主導的經濟模式絕非長久之計,一旦資源趨於枯竭,經濟增長將難以為繼。相比而言,香港以第三產業為主導,以自由競爭為保障的增長模式,才是較為持久而健康的。

這些質疑的聲音不無道理。

但同樣無法忽略的事實是,早在2006年,鄂爾多斯人均GDP已達到16600美元,首次超過北京400美元。

香港中文大學等機構的《2007年中國城市競爭發展力報告》中指出,鄂爾多斯市在全國200個城市中經濟競爭力發展力超過上海、北京等城市,位居第一。2008年,該市人均GDP全國城市前40名,鄂爾多斯排第一。近三年來,鄂爾多斯經濟發展均以20%以上的速度發展。

鄂爾多斯已經成為中國大陸最富裕的城市。

財富進了誰的腰包

“不能隻看GDP,要看這些財富進入了哪些人的腰包。”鄂爾多斯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曾涵說。

煤炭是鄂爾多斯經濟高速運轉的核心,它如同太陽,其他行業,如汽車修理、運輸、餐飲等等,都是圍繞太陽運轉的行星,榮損緊密聯係在一起。

煤老板們處於煤炭經濟的核心,他們最先暴富。業內人士測算,一般中小煤礦每噸煤的成本在50—80元之間,而每噸煤的坑口價數百元不等,利潤率近10倍之多。

2004年以前,地方煤礦572座,平均每個煤礦年產能9萬噸,是年開始,鄂爾多斯對轄內的地方煤礦進行整合、技改,現存地方煤礦263座,平均每個煤礦的產能提高為72.5萬噸。

以此計算,平均每個煤礦的年利潤幾千萬元。

曾涵調任鄂爾多斯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之前,任準格爾召鎮黨委書記。曾涵私下稱,因為煤礦行業屬於暴利行業,所以,地方政府出麵幫助農牧民與煤礦協商征地補償時,往往執行國家最高補償標準,甚至高於國家的最高標準;在丈量土地或者評估土地等級時,往往多填些許麵積或者稍稍提高土地等級等等,使得農牧民能從煤炭暴利中多多受益。

這種心態在整個鄂爾多斯地區各級政府中比較普遍。

奧三旦所在的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烏蘭木倫村的土地,被神華集團全部征收了。他家原本有耕地十三四畝,荒地(林地)十幾畝,按照耕地補償每畝2.4萬元、荒地補償每畝1300元的補償標準,再加上每人18萬元的安置費,他家獲得的征地補償安置費共計70多萬元。

烏蘭木倫村現有三個村集體企業,一座煤礦、一個集裝站和一家供水公司,利潤都用於改善村民福利和基礎設施建設。

在村民的土地全部被征收以後,村集體出資建起了別墅群,取名“烏蘭木倫新村”,每棟別墅麵積370多平方米,每個村民可以免費享受35平方米的住房,多出的部分,按照每平方米1250元的成本價賣給村民。

奧三旦夫婦育有6女1男,女兒們都出嫁了,兒子、兒媳婦自立門戶,且都是國家公務員。神華集團征地後,奧三旦和兒子各得一座別墅。

如今,71歲的奧三旦還在村供暖站上班,每月工資一兩千元,加上養老保險金,以及村裏、旗裏發給他的生活補貼(因為他曾在村委會工作了15年以上),老兩口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而在農村,雖然各種生活用品都需要購置,但每人每月500元足夠生活了。

以前,他種地,養幾頭豬和十幾隻羊,全年隻能積攢幾千元錢。

“老了,該享受一下了。”奧三旦說。所以他花費60多萬元購買別墅、裝修和購置家具。

不久以後,這個新村將叫做“神華新村”。因為神華集團正借鑒烏蘭木倫村的經驗,緊挨著烏蘭木倫新村,建起了別墅,以解決其他失地農民的安置問題。

為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烏蘭木倫村村集體還將為神華集團建相關配套的企業,如手套廠等。

目前,很多村民為煤礦服務,從事運輸、修理、餐飲等等各行各業。烏蘭木倫村共1297人,2008年人均年純收入為2.5萬元。在整個鄂爾多斯市,2008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為7052元。

高速擴張的城市

煤炭也成為鄂爾多斯市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它也給該市的城市擴張和基礎設施建設注入了強心劑。

2008年,鄂爾多斯市財政收入265億元人民幣,原煤銷售對財政的貢獻率是53%,據估計,2009年可降為45%。

地方財政日漸豐裕,城市擴張的規模、速度和基礎設施的建設規模均空前。從2004年以來,僅五年時間,鄂爾多斯市區就建起了兩個新區:康巴什新區和東勝經濟開發區。康巴什新區已建成主次街道49條、126公裏,全麵完成32平方公裏城市規劃區市政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東勝區的發展是鄂爾多斯市城鎮化發展的一個縮影。

東勝老城區35平方公裏,原為鄂爾多斯市府所在地。2003年,內蒙古自治區批準成立東勝經濟開發區,最初批準的麵積為20平方公裏。

經濟開發區最初的開發方式是企業與政府合作成立投資公司,政府占30%股份,但既不注入資金,也不參與分紅。企業解決全部資金問題,政府幫助其貸款。

由企業征地,對居民、農民補償、安置後,拍賣土地所得,然後進行修路、綠化、建設廣場、公園等等。最初,征地成本為每畝10萬元,拍賣時每畝價格15萬元,後來地價不斷增長,到2006年以後,逐漸漲到100萬元每畝。企業獲利日漸豐厚。

2007年,為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國家出台政策製止這一做法,要求土地拍賣所得必須直接用於道路等公共設施的建設,不能返還企業,因此,之後,所有工程采取政府招投標形式。

不過,這次成功在當地政府形成了一個沿襲至今的觀念,即“不花財政的錢或少花財政的錢辦成事,才是本事”。

東勝經濟開發區建立6年來,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0億元,開發麵積從原來的20平方公裏擴大到現在的60平方公裏,2008年,經濟開發區僅用於工程設計上的花費就為1億元。

今年,僅東勝舊城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00多億元,經濟開發區為100億元。

經濟開發區還在打造20平方公裏的生態園,其中包括遊樂園、動物園、植物園等,計劃總投入約45億元。

在整個鄂爾多斯市,今年在建的項目,總投資1500億元,其中包括13條鐵路,600公裏的高速公路,18個大型變

電站,14個分布在全市各旗縣的工業園,每個工業區麵積均為幾十平方公裏。前年這個數據是800多億元,去年是1070億元。

近年,內蒙古自治區審批的建設用地,約有2/3都在鄂爾多斯。

建設資金主要靠土地出讓金,經濟開發區每年約有30億元的土地出讓金,東勝舊城區約有四五十億元;另有財政方麵的投入,還有企業墊資,由政府分期付款,城建集團還可從銀行貸款。

目前,鄂爾多斯城市化率已達64%。

一夜暴富的居民

由於城市擴張,很多家庭又因拆遷而一夜暴富。

2003年以來,該市對失地農民的補償標準都是統一的,荒地每畝1萬元,旱耕地每畝2萬元,水澆地每畝2.5萬元。當地地廣人稀,近郊的人均6畝土地,稍遠的人均一二十畝地。另有土地附著物,如果樹、牛棚等補償。

房屋拆遷補償標準隨行就市,原來商品房價值每平方米八九百元,現在五六千元,所以補償標準也隨之提高。

另有金額可觀的安置費用,每個18歲以上的成年人(一對夫妻算一個人頭)無償獲得一套130平方米的樓房,或者90平方米和60平方米的房子2套。當地人大多數選擇後一種補償方式,多出130平方米的麵積,按照每平方米2200元成本價購買。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每人獲得18萬元的安置費。

當地政府還為失地農民的生計做長遠考慮,為每人免費提供30平方米的商業用地,讓農民整體開發經營,但由於大多數人不願意開發,因此由政府拍賣,每人分得12萬元。

所有失地農民加入城市社保係統,18歲以下的每年交費2000元;男性50歲,女性45歲以上的,一次性交2萬元的養老保險、5000元的醫療保險,剩下的由政府補貼。當女性到了55歲,男性60歲以後,就享受養老保險,每月領取600元生活補助,並享受大病住院報銷,2009年,重大疾病最高可報銷10萬元。

農民因參加就業培訓,獲得勞動人事部門頒發的資格證的,當地政府獎勵3000元,考上高中、中專、大學的學生都可以獲得幾千元到幾萬元的獎勵。

據粗略計算,每個失地農民從征地、安置等方麵,獲益100萬元以上。

這導致農民盼望自家土地早日被征收、房子早日被拆遷。

“早一個月拿到錢,早點放到典當行,收益就相當可觀,最低的月利息是二分五,一般的是三分,100萬元一年可以獲得30萬元以上的利息。”東勝區經濟開發區副書記兼副主任謝懷君說,“在鄂爾多斯,典當行有幾百家,而且運行得都很好。”

城鎮化、工業化的發展,又帶動了建築等行業發展,並使很多當地人因參與各個項目的建設而獲益。

很多村幹部,變成了小工頭,通過親朋籌集資金,承包工程,逐漸變成大老板。到處都流傳著某人一年成為千萬富翁的故事。

近日,鄂爾多斯市環保局一位辦公人員說,她的很多朋友、同學,以前下崗,日子過得艱難,但是幾年沒見,突然發現他開上了寶馬、路虎。

如今,在鄂爾多斯市,工薪階層是收入較低的人群,不過,他們大多購置了私家車,原因是家人都在做生意。在鄂爾多斯市,“做什麽都賺錢”。

出租車司機吳玉寶是東勝區罕台鎮人,他承包了別人的出租車,每年能掙6萬元。這樣的收入,並不遜於廣州、深圳的出租車司機。

2008年,鄂爾多斯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19435元人民幣。

鄂爾多斯的擔憂

毋庸置疑,鄂爾多斯的暴富神話依賴於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對煤炭等能源的高需求。如果中國經濟稍有挫折,將會使鄂爾多斯脆弱的資金鏈斷裂,引發劇烈的社會動蕩。

另一方麵,在中國,像山西大同這樣的知名的資源性城市還有很多,但它們過去的發展模式給今天的鄂爾多斯提供了負麵教材。這些城市,過度依賴資源,經濟結構單一,生態遭到了嚴重破壞,當資源枯竭時,它們的經濟出現嚴重衰退。

2008年,原煤銷售所得稅收占鄂爾多斯市全年財政的一半以上。這個數字讓當地主政者感到擔憂。鄂爾多斯正在殫精竭慮扭轉這種局麵。

現在,鄂爾多斯不僅要輸出資源,還要發展非煤產業。

東勝經濟開發區正在打造建科技園區、金融廣場和總部經濟。為吸引科技院所、金融機構、大企業進駐,其優惠政策十分慷慨。

每進駐一家科技院所,當地政府獎勵400萬元經費,贈送200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金融廣場的每平方米造價7000元,但進駐的金融機構隻需要交3200 元,就可獲得產權。進駐總部廣場的國內500強企業,將一次性獲贈所有辦公場所。目前已有呼市鐵路局、包神鐵路總公司等少數單位進駐。

一位政府官員私下對記者稱,這些優惠政策不能報道,因為這違背國家政策,有國有資產流失的嫌疑,但“如果不這樣做,怎能吸引企業、科技院所進駐呢?如果將大企業吸引進駐,那產生的稅收也十分可觀”。

鄂爾多斯市在建的14個工業園中,今年投資規模超過1億元的項目達193個。2009年12月18日,鄂爾多斯市副市長李世鎔透露,現已完成投資880億元。

這些項目中更多的是依托煤炭、天然氣等資源的轉化企業,如煤製油、煤製甲醇、煤製乙二醇、天然氣製甲醇、天然氣製尿素、風力發電製造設備、用於太陽能發電的多金矽項目、火電、陶瓷等等。未來,鄂爾多斯將會發展成為能源重化工基地和裝備製造業基地。

火電發展尤為迅速。2003年,鄂爾多斯隻能發電300多萬千瓦,但現在已經達到12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風電僅為15萬千瓦,水電為74萬千瓦,其餘均為火電。另有300多萬千瓦裝機容量的火電站在建中。

火電的急劇增加產生大量SO2、煙塵和氮氧化物。近年來,由於中國政府對節能減排的重視,對SO2的控製已見成效,但從政府到企業,都忽視了另一種氣體的排放:CO2。這是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

1個裝機容量360兆瓦的火電廠,每年排放CO2上億噸。如此規模的發電廠,在鄂爾多斯就有2家。

太陽能是最潔淨的能源之一。鄂爾多斯市年日照時間長達3040多個小時,太陽能發電的裝機規模可以達到6000萬千瓦,但目前在鄂爾多斯僅有一家太陽能發電站———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205千瓦太陽能發電站,這也是中國兩座進入商業運營的太陽能發電站之一。

但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205千瓦太陽能發電站主任袁茂林對太陽能發電前景不夠樂觀,他認為中國政府在發展潔淨能源方麵“雷聲大,雨點小”,對企業支持力度不夠。

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205千瓦太陽能發電站,於2008年1月進入商業運營,當年發電15.8萬度,虧損205萬元,今年發電26萬度,虧損179多萬元,原因是發電成本較高,因為要上繳較重的土地稅和增值稅。

2008年,該太陽能發電站每發一度電,成本為12元,2009年為8元,但輸入電網後,其市場價格和火電等一樣,都是每度電0.24元,為鼓勵發展太陽能,國家以每度電4元的價格,對太陽能發電企業進行補貼。但這樣的補貼標準遠遠低於發電成本。

即使在太陽能發電站造價大為下降的情況下,國家補貼也隻能與發電成本持平。

因此,袁茂林認為,如果國家不提高補貼標準,或降低土地稅、增值稅,太陽能發電企業生存艱難,但反之,太陽能發電規模越大,中國政府補貼的負擔越大,而且會觸動中國火電、水電等利益集團的利益格局。這因此形成悖論。

但太陽能發電顯然有著明顯的優勢。如建一座裝機容量同為205千瓦的火電廠,則需用煤1616噸,產生605噸CO2。太陽能發電既節能,又減少汙染。

2009年9月9日,美國太陽能電池巨頭第一太陽能與鄂爾多斯市政府簽訂諒解備忘錄,宣布將在鄂爾多斯建立一個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生產基地,並考慮在中國新建一家製造廠。但這個項目至今尚無實質性進展。

在鄂爾多斯,煤製油項目尤其備受世界關注。

“多煤少油”的中國對國際石油依賴度超過50%。因此煤製油項目具有國家能源安全的戰略意義。

鄂爾多斯擁有世界上第一套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示範裝置,還擁有一套煤間接液化的示範裝置,在中國,煤間接液化裝置僅有兩套。這都是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

神華鄂爾多斯煤製油分公司已建成年處理6000噸煤,產成品油108萬噸的煤直接液化裝置。總工程師舒歌平稱,隻要國際油價維持在每桶40美元,煤製油項目就不會虧本。在滿負荷生產條件下,煤製油項目將產生的效益比直接賣煤多出10倍。

伊泰煤製油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的煤間接液化示範裝置,也於去年3月份開始出油,年產原油16萬噸。目前該公司正在進行二期項目的規劃,將進行商業化的生產,年產578萬噸油品。

如果這些項目成功,鄂爾多斯將成為世界上“煤製油”的重要產業基地。但這些項目又和火電等一起,成為溫室氣體的重要來源。

煤製成油雖然含硫、氮等有害元素大為降低,但其產生的CO2驚人。直接液化每排放1立方米的氣體中含86%的CO2,間接液化排放的CO2濃度更高。

雖然中國目前尚未將CO2列入總量控製排放的指標,但國際社會對全球氣候的重視,CO2遲早會列入控製的指標。

因此,這兩家企業都在進行碳捕獲和碳隔離技術的研究,他們將CO2捕獲後,將濃度提升到90%,進行液化後注入地下。神華集團已經就此啟動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但無論國內,還是國際,尚無研究機構能夠掌握這種技術將會給當地環境帶來怎樣的影響。

而在經濟高速發展中,剛剛暴富的人們,他們尚未來得及關注身邊正在發生的,並將影響世界的,積極的和不積極的改變。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