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不上房價漲速的故事情節,在過去10年間屢屢上演(2008年金融海嘯衝擊下的市場為特例)。然而,2009年房價的價格反彈幅度之高還是出人意料,而且,這是在經濟前景尚不明朗的情況下發生的。
2009年的這種走勢也給2010年留下更多不確定性。
這種不確定性首先是在經濟掣肘和高房價輿論壓力雙重指標作用下的政府態度騎牆;其次是市場泡沫吹大了之後的後市難料:房價和交易量不斷刷新曆史紀錄,地價在以央企為代表的非傳統地產主營業務企業加入競爭後被迅速推向新的價格平台,且毫無扭頭跡象;第三在參與者心態上,房價永漲不跌的神話似乎一統天下,而這種判斷出奇統一的心態同“一年翻一番”的漲法一樣,明顯不符合標準的理性走勢圖。
其一,政府態度,刺激還是打壓?2009年開端,房地產行業是在政策嗬護和相對寬容的社會輿論環境中開始的:2008年年底出台的一係列刺激內需政策生效,交易環節政府讓利減免買賣相關稅費,初次購房和“改善型”需求銀行貸款首付一律低至兩成,還享受7折利率優惠。
然而到了年末,卻先是取消營業稅“紅包”,然後把土地款首付比例提至50%,打擊囤地,出台“國四條”等等“打壓”政策—平靜一年的政策麵在“保持刺激經濟方向不變”的大基調下,以高層不斷放出對房價過高的擔憂聲音為結尾。
其二,脫韁之市場野馬,什麽時候到頭?人們往往拿2009年和2007年做對比,不同的社會經濟背景,類似的特征:天價房頻現,土地價格不斷創出新高。
在交易量上,2009年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新高,中國約消化了全世界50%的房子。以北京為例,全年二手房的交易量超過25萬套,超過過去3年的總和。
在價格上,從年初的“小陽春”到四季度的狂瀾突進,熱點區域的反彈高度甚至超過100%,某些熱點城市房子火爆的程度讓人瞠目結舌,比如傳統熱點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比如在“國際旅遊島”概念刺激下的海南三亞,比如全運會舉辦地、次熱點城市的代表濟南,坐地漲價的現象比比皆是。
土地價格水漲船高,地王頻現,麵粉貴過麵包比比皆是。從北京廣渠路10號地開始,史上有紀錄的地王數字屢屢被刷新:上海長風地塊破上海紀錄,北京順義22號地破京城年度總價和單價紀錄,廣州亞運城以255億元人民幣成交額年度收官,創有史以來地塊總價曆史新高——更讓人吃驚的是,在年末政策打壓傾向明顯時,依然有區域性高價地塊頻繁成交。
市場參與者的心態,也經曆了從觀望到參與、癲狂的過程:年初看看,年中動心,年底價格漲上去了拚命追漲。目前的狀況於買家而言,普通住房排隊,高端住房排隊,連別墅也要排隊托關係,需求層麵無論是“剛需” 還是投資保值熱情仿佛一夜之間被激發;於賣家而言,開發商以及同開發商有交情的人儼然成為這個社會最有麵子的人:從年初的乏人問津,到積極促銷生怕趕不上 “小陽春”末班車,年末捂盤惜售,生怕賣便宜了,開發商的心態也在發生顯著的變化。
其三,在流動性過剩的背景下,樓市是否又要吹一個大泡泡?
同 2007年相比,2009年的市場方向從貨幣角度出發,共同點是通脹壓力下的理性選擇。買房者要麽是出於投資保值需求,“再不買就更買不起了”;要麽是因為通脹預期,貨幣貶值“持有房產比存銀行劃算”,資產實現了從銀行到房屋的一次大搬家。於企業而言,2009年在外需整體乏力投資無門的情況下,資金隻有往債券房地產等虛擬市場流動,以央企為代表的非地產主營業務企業拿地,多是出於此類考慮。
泛濫的流動性是明顯的,為刺激經濟投放虛擬貨幣,政策選擇合乎邏輯,而吹出來的這個地產泡泡也合乎工具理性。那麽2010年,流動性會收緊嗎?是繼續吹這個大泡泡,還是擠壓些水分出來?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政策市,2009年市場繁榮多拜政策所賜,這是獲得評論高度認可的觀點。而上述市場現象多可以解釋為政策“打雞血”的效果,因為支持中國經濟“三駕馬車”之一的進出口不行了,政府必須要擴大內需,不得不扶持房地產發展以拉動上下遊50多個行業的複蘇。而在政府不再扶持之後,2009年12 月,交易量驟降,這似乎預示著某種方向性的態勢變化——一旦政府撒手為常態,還瘋得起來嗎?
(作者係中國不動產研究中心主任)
2009中國房企銷售20強出爐 業績均超百億
2009年度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金額20強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bhhutl.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2009年度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麵積20強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eg7d6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28日,由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中國房產信息集團、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三家聯手,推出 “2009年度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排行榜”、“2009年度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麵積排行榜”。萬科再獲“雙冠王”;銷售額和銷售麵積排名第二的,分別是綠城和世紀金源;排名第三的,則分別是保利和恒大。
前20強業績均超百億
此次榜單中,入圍前20的企業均已突破百億大關。而在三季度的短短3個月中,部分企業實現了從至少20%到至多90%的增長。
CRIC(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研究中心總監陳嘯天證實說:“看到20強排行榜,第一反應是今年的業績好強!我記得去年年底完成的2008年度排行榜中過百億的有12家企業,而今年過兩百億的就有近12家。換句話說,今年的企業業績基本上都是翻番的。”
一線城市房價漲得猛
從兩個20強榜單中,上市公司占據了多數。不過,也有融僑、大華等非上市企業。
相關知情人士分析稱,20強企業的銷售業績從金額看,大部分是在一、二線城市實現的,萬科、保利、富力、金地、合生創展等莫不如是。同時,綠城、恒大、世茂、華潤等在二線城市表現更優。從銷售麵積看,二線城市占比明顯要大於一線城市。從這種差異可以看出,現在一線城市的房價增長是很明顯的,二線城市則主要體現為成交量的上漲。
陳嘯天說:如果企業有強大的全國性品牌影響力,擁有良好的資金基礎,可以像萬科一樣在各區域實現銷售金額和銷售麵積的名列前茅。如果受限於自身資金與規模,企業則可以像世紀金源一樣集中區域集中項目開發超級大盤,在有限的資源下獲取優秀的業績。
20強門檻升至130億
此次排名背後,還透露出這樣一個信息:在本次發布的榜單中可以看到進入20強的門檻越來越高。排在最末的企業銷售金額為130億,銷售麵積為105萬平方米,這比去年的門檻要高很多。
這從側麵說明整個市場的規模在擴大,同時也說明中國的房地產集中度在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相信很多企業都會考慮“明年如何保持增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