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處死阿克毛 英媒叫囂對中使用“炮艦外交”(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zim3ja.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阿克毛(資料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le1oc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阿克毛(資料圖)

29日早些時候,引發中英外交摩擦的英國毒販阿克毛在新疆被執行死刑,英方對中國的輿論攻擊隨即達到高潮。英國BBC等媒體突出宣揚中國處死了一名“被認為患有精神病的英籍犯人”,再加上阿克毛親屬在中國駐英使館外的哭訴,這些人及英國政府共同製造的大合唱在國際輿論中明顯壓過了中方的聲音,再次製造出中國“專製”、“無情”的形象。


  英國《獨立報》29日宣稱“嚴酷的審判表明中國對民主價值的漠視”,並稱阿克毛雖罪行嚴重但“情有可原”,處死他將成為“中國名聲可怕的汙點”。更刺耳的指責來自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該報編輯皮策爾29日撰文警告中國“必須寬恕阿克毛”,“否則將麵臨嚴重後果”。皮策爾稱,英國政府必須“對中國野蠻的司法施加影響”,“我們已經很久沒有使用過艦炮外交,但如果中國執意處死阿克毛,歐盟必須用最強烈的言辭譴責中國,並且對中國實施貿易製裁,隻有那樣才對中國有殺傷力,直至中國的司法符合歐盟的評判標準”。


  29日,《環球時報》記者在法國、德國新聞網站上都看到有一些網友留言鼓動本國政府製裁中國,甚至“從世貿組織開除中國”。反倒是有不少英國網友支持處決阿克毛。就在英國《獨立報》29日指責中國的文章下,有英國網友稱,“這篇評論是將自己觀點置於他人之上的典型代表,與幾年前一名澳大利亞人在新加坡因販毒被絞死時媒體表現出的歇斯底裏非常相似,而普通人的看法是,如果你運毒品到其他國家,你就是在給自己戴手銬”。


  《環球時報》記者29日在倫敦走訪了十多位不同年齡的英國人,近半數人認為,無論犯多大的錯,死刑還是讓人感到有些殘忍。但英國評論家裏奧認為,正是因為中國對毒販處以極刑,才使中國毒品問題遠沒有英國嚴重。29日裏奧在英國《每日郵報》發表題為“對不起,我不願加入這場痛哭,海洛因販子本就該死”的文章,批評參與這場“精心策劃的哀號”的英國政客和城市精英是一群把毒品看做時尚習慣而非嚴重罪行的偽善者。他表示,4公斤海洛因在中國足以毒死2.7萬人,以精神病為借口為阿克毛開脫不僅荒謬,而且是英國慣用的招數。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