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先說說海藻,可是原罪的思緒一直在腦中徘徊,那就先說說原罪吧。
《蝸居》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白領家庭由買房而引發的悲劇故事,回過頭來看,引發這個悲劇故事的原因是什麽?是因為海萍強烈的買房欲望而引發的,所以有些人認為所有的罪過都在於海萍的這個這個不切實際的欲望。
海萍希望擁有一套自己的住房錯了嗎?
常言說得好,安居樂業,隻有安居才能樂業,這是很淺顯的道理。更何況古人亦雲,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可是現在總有一些人冷言冷語,例如最近那個任誌強又在大放厥詞,說“中國年輕人就應該買不起房”,真是典型的飽漢不知餓漢饑,混帳邏輯。中國的現實是房價高企,絕大多數人買不起房。有人說,市場經濟下價格杠杆作用,宏觀調控不起作用。我們承認,這些話是有一定道理,但是,但是高企的房價中,市場經濟的價格杠杆作用隻是一部分,在中國的現實中,有很多非市場的因素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房地產的暴利。看看那些房地產商們是如何變成億萬富翁的吧,政府為什麽不能不能出台法律限製這種暴利所得?前幾年國家曾經出台過一部打擊暴利的法律,房地產業適用嗎?
由於兩極分化,越來越多的富人把房子作為投資,天南海北的到處買房子。可是這些資金是他們稅後的合法所得嗎?少數人占有大量的房屋資源,沒有法律可以限製嗎?至少我知道,在西方國家這些行為是受到法律限製的。
現在炒房的投機者成為公開行為,這些投機者哄抬房價,他們把房子像股票一樣的人為抬高,從中獲利;誰來為他們買單呢?不就是海萍這樣的普通百姓嗎?
前幾年國務院出台政策防止經濟過熱,抑製房價,但是這些政策受到不少地方政府的消極抵抗。上海的陳良宇就是一個。南京那個周久耕不就是大放厥詞被網民放倒的嗎?周久耕竟然聲稱要查處降價的房地產商,難道政府還要保護那些房地產商的高價不成?令人無法理解。從這個角度講,周久耕坐牢一點都不冤。
前幾年國家出台安居房、廉價房政策,可是這些房子有幾套是落入普通百姓手中的?還不都是被那些有權、有勢、有錢的人物搞走了嗎?不信你查查。
任誌強們說,中國的年輕人就應該買不起房,並以國外的現實作為印證。可是任誌強的言語有多少可信度呢?我們就來說說英國的住房問題吧。
其一,價格。地球人都知道倫敦是世界上消費指數最高的城市之一,各種價格奇貴。但是在這裏通常的比較中有一個誤區,那就是所有的比較都是換算成美元來計算的,或者如果我們中國人在想這個問題的時候總是將價格換算成人民幣來考慮。在倫敦,一套三、四區以外的二居室單元樓房,價格大約需要30萬英鎊左右,同樣一套四區以外的普通House大約需要40-60萬英鎊或者更高不等。如果你換算成人民幣,很多人會認為奇貴無比。但是拜托各位,請千萬不要用人民幣的思維來考慮問題,在倫敦,你隻能用倫敦的收入作為比較。還有一點,更多的中等收入、或者低收入者,他們不會在倫敦買房的,在倫敦周邊一小時交通圈的大小城鎮,10幾萬一套的House是很常見的,20-30萬元就可以買一套挺不錯的House了。
其二,收入。據統計英國人的平均收入,年薪2-3萬英鎊。 就是說,一個普通 人的收入,10年收入就可以買一套房,當然不是在倫敦。說說身邊幾個華人朋友,一個博士,目前收入年薪6萬英鎊,實際拿到手不到4萬(稅很高的),夫人不上班,前幾年買一套不到20萬的獨立House,有車庫那種;另外一個剛結婚的朋友,白領,年薪2萬英鎊,英國老公,收入相差無幾。最近剛剛買房,一套普通聯排House,不過10幾萬鎊。一個開公司的朋友,經營不錯,最近以30萬的價格買了一套6居室的獨立House,六居室啊,絕對的好房子了。當然這裏買房都是首付20%左右,其餘靠銀行貸款,月供就可以了。
所以中國目前的房價高企絕對是有泡沫的,隻有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才能維持這種價位,一旦有風吹草動,高企的房價泡沫將會消失,各位好好研究一下日本的案例吧。
結論:政府在房價問題上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