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上海青年對2009奧巴馬提問,兼談與駐華大使洪博培先生的雙簧

來源: -牧歌 2009-11-16 19:44:1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337 bytes)


昨日,貌似每次美國總統訪華的重點之一,與中國青年的對話演講成為了每次宣揚美國觀念的焦點。

但跟以往學生提問的角度與刁難性比較,上海學生的提問似乎太一般化,完全沒有創意,糾結起來一下幾位同學的代表發言集中在以下幾點;

1。複旦大學的程熙,提問關於世博會,上海和芝加哥友好城市,來看中美城市之間的關係。

牧評論★:感覺地域觀念,開頭拋磚的一般化問題。

2。同濟大學黃立赫(音)。引用《論語•子路》中有一句話叫和而不同,提問關於未來如何在政府與外交上的多元化發展問題。

牧評論★★:比較有頭腦的世界觀念的問題,但同時也給總統一個表達自己未來方針政策的一個機會。問題不夠深度與尖銳。


奧巴馬首先強調了美國的優勢之一就是我們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文化,以自己家庭非亞美的混血舉例說明美國公民構成的多樣化:比如像我家我父親來自肯尼亞,我母親來自中西部的堪薩斯州,我妹妹是半個印度尼西亞人,她又嫁了一位加拿大的華裔人。因此當你看到我們奧巴馬全家聚會的時候我們就像聯合國一樣,什麽人都有,而這就是我們美國的力量所在。

但外交與政府決策上重點談了兒童與婦女問題;特別是關於婦女問題:看看世界各地的發展,一個國家是不是成就斐然的一個最好的指標就是他的教育以及婦女所受的教育。而那些能夠發揮婦女的潛力的國家,那些做得好的國家他們得到好處就比那些不發揮婦女潛力的國家要大。


3。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張新(音),借助網絡上一個台灣商人的擔憂,針對美國想向台灣售武的,探討想知道總統您是否支持改善兩岸關係。

牧評論★★★★:這位同學的確提出了個尖銳而又現實的中美關係暗默對博的瓶頸之一。這樣的問題很代表中國青年學生們的關心焦點與中美關係的實質接觸。也逼迫奧巴馬不得不遵循中美建交時的彼此預定再一次重申一個中國的立場。這位同學德提問在中美政府,中美大眾觀念中都會得到高分。

奧巴馬:我的政府全麵支持一個中國的政策,也就像三個聯合公報所反映出的那樣子,就是幾十年前開始的關於針對與台灣的關係,也包括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在內。我們不願意改變這個政策和這個態度。

4。上海交通大學的一位女生(沒有提名字):想問一個您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一個問題。您是如何看待您得獎的。

牧評論★★★:比較有針對性的問題,因為頒發和平獎給一個剛上任的美國總統,全世界懷有疑問的並不在少數,但同時也給總統一個解釋的機會,貌似平和綿中有針。

[奧巴馬]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關於我得到的和平獎這個問題最驚奇的就是我自己,當然,這是一個殊榮,不過我認為這個榮譽我有點不配。因為考慮到以前得獎的人所做的工作我有點不配,但是我希望做的工作就是本著非常卑謙的態度來對待這個事情。那就是他們這個諾貝爾提名委員會對於美國所發生的變化以及美國對世界事務的態度所發生的變化受到了啟發,所以他們把獎項頒發給了我,不過我隻是對我們對世界態度的變化的一個象征而已。[ 11-16 13:42]
 [奧巴馬]我感到這是一種殊榮——能夠成為美國總統。

我希望在我跟胡主席的會談中,美國和中國可以共同合作來共同減少我們在世界各地所看到的衝突。同時,我們還要牢記這樣一個事實,當我們動用軍事力量的時候,因為我們是大國、強國,而這些大國要在世界之林中本著負責任的做法采取行動才行,我希望美國和中國能夠共同地幫助建立國際準則以減少世界各地的衝突。

牧評論:概括地說不是發給個人而是因為是美國總統,強調了大國對世界和平事務具有更大的影響力,並且談到此次訪中的一個核心目的。

5。提問改為總統與駐華大使的雙簧,媒介使館網站:

[奧巴馬]好吧,我現在請我的洪大使,現在有一個網民通過我們使館網站提了一個問題。[ 11-16 13:46]


牧評論★★★★:

看來是早有預謀的至今為止在美國總統訪華青年對話中從來沒有先例的一次雙簧。使得這次中國青年人與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對話,變為宣揚美國觀念的到場,從而達到了美國總統曆次訪華的除了外交經濟貿易政策外另一個重要的目的:輿論導向,弘揚美國觀念,並且暗中批判中國現行互聯網防火牆政策的一個極好的機會。很快就見到日本電視新聞興災樂禍地報道;美國總統暗中批評中國的互聯網封鎖政策。

但感覺美國還是很光明累落地自己找機會提出自己的觀念,並對中國現行互聯網的輿論自由封鎖政策進行發難,同時宣揚美國言論自由的觀念。

若是我這樣的小人,大概不會讓駐華使節親自登場,怎麽也會影響一個持不同見解的中國青年人去做這樣的事情,不知道是來跟總統對話的門檻太高,一般人進不得,還是其他。以一個曾經多次有美國總統光臨對話的北京老牌學生出身的俺的經驗,這些能夠親耳聆聽的大多是各級選拔的幸運兒。


其實在開場白裏,在暢抒中美曆史交往的過程中,奧巴馬就強調了美國的觀念:

[ 奧巴馬]這就是為什麽美國永遠為了全世界各地的核心原則說話,我們不尋求把任何政治體製強製給任何國家,但是我們也不認為我們所支持的這些原則是我們國家所獨有的,這些表達自由、宗教崇拜自由、接觸信息的機會、政治的參與,我們認為這些是普世的權利,應該是所有人民能夠享受到的,包括少數民族和宗教的族群,不管是在中國、美國和任何國家,對於普遍權利的尊敬,作為美國對其他國家的開放態度的指導原則,我們對其他文化的尊重,我們對國際法的承諾和對未來的信念的原則。[ 11-16 13:18]

當總統說美利堅合眾國的駐華大使洪博培先生網民通過我們使館網站提了一個問題
 

[奧巴馬]好吧,我現在請我的洪大使,現在有一個網民通過我們使館網站提了一個問題。[ 11-16 13:46]

[洪博培代網民提問]

第一,有這麽多互聯網使用者的國家,有6000萬寫博客的人,你知道防火牆的事情嗎?
第二,我們是不是應該自由的使用TWITTER?[ 11-16 13:46]

 [奧巴馬]首先讓我說,我從來沒有使用過TWITTER。我注意到一些年輕人,他們一直很忙,有各種各樣的電子器材,很笨重。但是我還是非常相信技術的作用,非常重視開放性。在信息流動方麵,我認為越是能夠自由的信息流通,社會就變得越強,因為這樣子,世界各地的公民能讓自己的政府負責,有一個問責製度,他們自己會思考,這樣會有新的想法,鼓勵創造性。所以我一直是堅定的支持互聯網開放的使用,我是非常支持不審查內容,在美國我過去談過,這是我們的一個傳統,我也認識到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傳統,但是我可以告訴各位,在美國,我們有沒有受限製的使用互聯網的機會,這是我們力量的來源,也應該受到鼓勵的。[ 11-16 13:47]

牧評論:強調在美國,沒有受限製的使用互聯網,誘人聯想那麽在中國呢?有限製。

  [奧巴馬]但是我也應該很誠實的告訴各位,作為美國總統,有的時候我還是希望信息不是那麽自由的流通,因為這樣我就不需要聽到人們在批評我,我認為很自然的。[ 11-16 13:48]

牧評論:那麽中國的總書記也該如此,表示理解胡總書記的處境,不希望聽到批評。

 [奧巴馬]在人處於一個實力地位的時候就會想到,你為什麽這樣說我,你這樣說是很不負責的。可是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因為在美國信息是自由的,因為在美國有很多人批評我說各種各樣的事情,但我還是認為,這樣才會使得我們的民族製度變得更強,使我變成一個更好的領導人,因為它迫使我聽到一些我不願意聽到的意見,也迫使我審查我正在做的事情,每天都要審查,要看我是不是真的為美國人民做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所以我認為互聯網現在已經變成一個更強的工具,可以讓公民來參與。[ 11-16 13:49]

牧評論:互聯網能讓公民來參與政治,對有實力的人也要監督批評,這是信息自由的功能,能使領導人聽到反麵意見,接受審查作地更好。

  [奧巴馬]實際上,我這次勝選,當了總統的一個原因之一我們能夠動員很多年輕人,通過互聯網來動員。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人會想到我會贏,因為我們不是得到最富裕的支持者、政治上最有權利的人支持我們,可是人們通過互聯網看到我們競選,他們開始感到很興奮,他們就組織起來成立一些競選的活動、事件和集會,結果就產生了這些從下往上的一種行動,使我們很成功。[ 11-16 13:50]

牧評論:自己大選獲勝的原因之一,感謝互聯網與年輕人的支持,強調政治的競選集會中互聯網的自下而上的作用。

  [奧巴馬]這不僅在政府和政治,在企業界一樣。像Google這種公司,不到20年前,它隻是兩個年齡跟你們差不多一樣的人創業,本來是科學的實驗,後來因為互聯網,他們能夠創造一個產業,這個產業使得全世界各地的商業發生一場革命。[ 11-16 13:51]

牧評論:以Google企業為代表的互聯網的產業化導致商業革命。

  [奧巴馬]所以要不是有很自由的開放性,就像互聯網所提供的開放性,那Google不會存在,所以我很支持一個做法,就是不要限製互聯網的使用、接觸或者像TWITTER這種信息技術,越開放越能夠溝通,使全世界聯係在一起。像我的兩個女兒瑪麗亞和娜塔莎,一個是11歲,一個是8歲,在她們的房間可以上網,通過互聯網可以達到世界任何地方,可以學到她們想學的內容,這是她們巨大的力量,她們擁有這種力量,也有利於促進相互理解。[ 11-16 13:52]

牧評論:限製是與互聯網所提供的世界性,自由化,開放性相違背的。暗中批判中國的互聯網防火牆等現行政策的不合理性,與互聯網出發點的相悖性。

  [奧巴馬]就像我剛才所說的,技術也有負麵,恐怖分子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做一些以前他們做不到的事情,有一些極端分子也可以動員。當然開放性肯定要付出某種代價,這是不能否認的。可是我想好的遠遠多於壞的,所以還是保持開放是好的,這是我很高興互聯網也作為這個論壇的一部分。最後兩個問題。[ 11-16 13:52]

牧評論:即使技術也有負麵,但也希望保持開放。杜絕導致封鎖一些借口。


6。複旦大學管理學院的周元天(音),問題:我想問一問,現在已經有人問您得諾貝爾獎的問題了,我想問的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因為您很難才能得到這個獎,所以我在想您是怎麽得到這個獎的?還有您的大學教育怎麽樣使您得到這個獎項?我們很好奇,想請您給我們分享一下您的校園經曆,如何才能走上成功的道路?[ 11-16 13:53]

牧評論★:

這顆星獎勵給這位複旦同學的勇氣,居然在總統與駐華大使精彩雙簧,暗自批判中國互聯網防火牆封鎖之後,能毅然提出毫不相關並且被其他同學前麵已經提問過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角度與教育界的新課題:

大學教育學什麽能拿到未來的諾貝爾和平獎。

看來這位同學的理解力有些問題,其實剛才總統已經大幅度地強調過,就是看著自己是美國總統的世界影響力才給的。

那麽按此原則,俺友好地建議一下:在大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有機會的;第一,要爭取當中國第一把交椅;總書記;第二,最好您轉學從上海複旦去北京清華讀書,還有點可能。胡四代,與第五代似乎沒戲了,您爭當第6代吧。

7。最後複旦大學的學生代表[北京網民提問]

總統先生,很榮幸問最後一個問題。我是複旦大學的學生,今天我也是中國的青年網民代表。這個問題是北京的一位網民問的,他非常關注您的阿富汗政策。他想知道,恐怖主義是否仍然是美國最大的安全威脅?您如何看待在阿富汗的行動是否會升級成另外一場阿富汗戰爭?[ 11-16 13:56]

牧評論★★:

比較有現實性的美國軍事與亞洲與世界和平的問題,同時也給總統一個表達阿富汗政策的一個機會。但問題跟中國現實聯係不多,不夠深度與尖銳。


★最終評價★:

上海同學大家英文很好,明顯很用功地學習過了。但總體水準一般化。

所以美國總統不得不自己跟駐華大使演繹雙簧,成為這次的滿足美國以及世界各地希望批判中國現行限製互聯網自由開放,導致製度下封鎖言論自由的一個訪中之行的亮點。







[打印] [編輯] [刪除] -=選擇論壇=- 海外原創 網上談兵 時事述評 我的中國 兩岸交流 想唱就唱 移民論壇 難得一笑 腦筋急轉 體育看台 大千股壇 奇聞怪談 星相卜卦 婚姻生活 私房小菜 親親寶貝 寵物樂園 健康養生 流行時尚 愛是有緣 愛車一族 我愛我家 世界風情 職場生涯 幾曾回首 大學春秋 閑趣謎語 文化走廊 品茶小軒 音樂快遞 武俠軍事 跨國婚姻 影視人生 回國發展 生於70's 法律谘詢 人在北美 人在澳新 人在歐洲 人在日本 人在獅城 人在英國 人在法國 人在德國 人在香港 人在韓國 中南美洲 實用電腦 電玩高手 攝影沙龍 子女教育 詩詞欣賞 百家雜談 美語世界 創業天地 投資理財 人到中年 書香世家 唯美貼貼 數碼生活 科學天文 常青人生

由-牧歌張貼 @ 2009-11-16 18:33:23 (10)



所有跟帖: 

駐華大使洪博培先生的twitter&restriction of internet也是彩排過的. -fixanycars- 給 fixanycars 發送悄悄話 fixanycar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6/2009 postreply 20:51:2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