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瀕臨“後三峽”枯水危機 千年水源近殆盡(圖)

來源: 的的 2009-11-16 11:20:0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310 bytes)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k0inoj.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幹涸的洞庭湖和擱淺的漁船。本版照片均由本報記者龍弘濤攝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r8rzon.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嶽陽洞庭湖畔提早歇業的漁船。 枯水使得洞庭湖的漁民每日隻能捕撈到一點小魚蝦。 ?洞庭湖畔昔日碧波蕩漾的嶽陽漁港碼頭成了爛泥塘。

“後三峽”時代

  “枯水危機”逼近洞庭湖


  洞庭湖“北通巫峽、南極瀟湘”,自古以來便有“洞庭天下水”之說。作為長江中下遊最重要的通江調蓄湖泊,洞庭湖與長江有千絲萬縷、割舍不斷的複雜聯係,“江湖關係”也一直是相關洞庭湖治理與研究的重中之重。

  近幾年來,隨著三峽水庫的建成蓄水,洞庭湖與長江之間舊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尚待建立。曆經千年滄桑的洞庭湖再次進入了一個重要的、全新的發展和演變階段。

  罕見枯水下的洞庭湖

  10月下旬,記者一行乘船從嶽陽出發,貫穿整個東洞庭湖,經淞澧洪道進入南洞庭,再由南洞庭湖轉入西洞庭目平湖。

  據了解,由於江河來水偏少,今年洞庭湖區秋冬連旱已成定局。記者日前在洞庭湖區調研采訪時了解到,目前洞庭湖蓄水量隻有7.7億立方米,不到豐水期正常水量的1/10。

  船行湖上,記者發現洞庭湖水麵麵積較豐水期大幅縮減,南縣、華容等洞庭湖腹地,大片洲灘裸露幹枯,如棋子般散落在洞庭湖中大大小小的湖洲水際線明顯抬高。

  來往於洞庭湖的船隻數量也較以往減少了不少。在一些較淺的洪道,水深已不足兩米,航行速度很慢,水手們隻得站在船頭不斷將竹篙插入水中測量水深,吃水稍深的船隻隨時有擱淺危險。

  盡管遭遇罕見低水位,洞庭湖水質總體良好。一路上,碧波蕩漾,水鳥翔集,湖洲上的楊林葦叢鬱鬱蔥蔥,美麗的自然風光卻讓人心神怡然。船經淞澧洪道時,遠處湖麵幾隻江豚時而躍出水麵,時而潛入湖中,噴出一道道水柱。水手們告訴記者,湖區人把這種景象稱作“江豚嘯風”。由於洞庭湖水質受到嚴重汙染,前幾年江豚在洞庭湖幾乎絕跡。但近幾年來,洞庭湖的水質明顯改善,江豚數量也有所增加,這些湖上的精靈結隊在湖中遊弋的景象如今變得司空見慣。

  洞庭湖水質的轉變緣自於2007年開始的一場整治造紙汙染的“環保風暴”。經過幾年的綜合治理,如今洞庭湖區的常德、嶽陽、益陽三市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逐年大幅削減。湖區化學製漿造紙企業由原來的33家減少到11家,廢紙造紙企業由200多家減少到80多家。與此同時,經過綜合治理的湖區造紙企業產能大幅增加,預計2010年產量可達到350噸。造紙汙染整治使困擾湖區群眾多年的一湖“醬油水”終於恢複了往日的清澈。

  據湖南省環保廳廳長蔣益民說,雖然目前洞庭湖總水量隻有7.7億立方米,不到豐水期平均水量的1/10,但總體水質能保持在地表水三類標準以上,其中西洞庭和南洞庭湖局部水域水質已達到三類標準。在嚴重枯水情況下,洞庭湖水質能保持現有水平殊屬不易。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amzkll.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vbn5zb.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水資源短缺成新難題

  水質的轉變固然令人欣喜,但日益突出的缺水問題卻成為洞庭湖治理一個新的難題。連續幾年來,洞庭湖區幹旱現象逐年加劇,特別是洞庭湖北部地區儼然已成為湖南第四個幹旱帶。

  淞滋、虎渡、藕池三口河係是長江水進入洞庭湖的重要通道,也是洞庭湖水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近年來,這一地區水量銳減,河係急劇衰退。

  在華容縣境內的藕池河宋市渡口,記者看到河水基本幹涸,河床大麵積裸露,原本用於兩岸來往車輛擺渡的渡輪擱淺在河床上,變成了不再移動的“橋”。渡輪工作人員成了拉繩設卡的收費員,汽車往返一次需繳費15元。

  據渡輪工作人員介紹,近幾年,藕池河的水量一年少過一年,汽車渡輪擺渡的時間也越來越短,去年以來,每年的擺渡時間隻有兩個多月,其他時間渡輪隻能“躺”在河床上了。

  水文資料也見證著三口水係的劇變。據湖南省水利廳提供的數據,淞滋河東支沙道觀從1974年開始出現斷流,2002年以前平均斷流150 天,2003年至2007年平均斷流驟增至205天;虎渡河彌陀寺由斷流2002年前的127天增加到155天,而南閘以下一般斷流時間達到280天以上;藕池河西支進康家崗由斷流241天增加到近幾年的平均每年255天,其中2006年斷流長達338天,是有記載以來最長斷流記錄。

  過去全國聞名的“水窩子”正在變成缺水的幹旱地區!水利專家們認為,這一觀點並非危言聳聽,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

  洞庭湖是亞洲乃至全球最重要的濕地生態係統之一。而日益顯現的缺水危機使洞庭湖原有的生態環境麵臨著嚴峻考驗。

  湖南省洞庭湖環境監測站譚建強說:“現在洞庭湖生態係統麵臨的已不是變不變的問題,而是怎麽變?”譚建強認為,造紙汙染的整治對於改善洞庭湖水質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並不能改變洞庭湖的生態環境演變的趨勢。

  由於水位降低,洞庭湖原有的“水漲為湖、水落為洲”的濕地特性正在呈現逆向演化。濕地鳥類食物減少、候鳥越冬形勢嚴峻。一些洲灘上,大量種植的歐美楊等外來物種取代了原有蘆葦等地方物種,一些地方濕地正在變成“林區”。

  此外,一些專家還表示,蓄水量減少導致水體自淨能力降低,使洞庭湖區部分地區目前內河水體富營養化、幹涸現象十分普遍。一旦發生突發環境汙染事件,後果將更為嚴重。

  幹旱的範圍和程度不斷擴大,還將成為製約洞庭湖區經濟發展的瓶頸。由於枯水期延長,湖區農業生產受到很大的影響。洞庭湖區是湖南最重要的商品糧主產區,但由於缺水幹旱,南縣、華容、安鄉等原來水患突出的地區出現大麵積灌溉困難,導致農作物改種甚至絕收。有的地方甚至要依賴人工降雨,這在洞庭湖曆史上極其罕見。

  由於可利用的水資源量減少,相應增加了農村飲水不安全人數,加上現有取水設施的正常運行受到影響,目前洞庭湖區北部地區比原規劃的飲水不安全人數增加了近180萬。

  江湖關係進入“後三峽”時代

  水利專家認為,近年來洞庭湖區部分地區發生嚴重幹旱,主要原因是上遊江河來水偏少,水利工程蓄水不足。但如果放在江湖關係長期演化的背景下考量,洞庭湖枯水期延長、水位降低並非偶然現象。

  專家認為,三峽水利樞紐的建成,對於長江與洞庭湖的關係是一個巨大的改變,江湖關係由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來自湖南省水利廳一項調研報告認為,三峽工程建成後對洞庭湖的影響總體來說是利大於弊。這首先緣於三峽工程將大大減輕洞庭湖區的防洪壓力。多年來,水患一直高懸於湖區群眾頭上的一柄利劍。自1949年以來,洞庭湖區洪澇災害頻發,平均1.5年發生一次洪澇災害。1950年至2000年的51年中,發生潰垸的年份有35年,高達68.6%。51年間共計潰垸受災麵積1093萬畝,年平均潰垸麵積24.4萬畝,其中1996年特大洪災中潰決大小堤垸145個,1998年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災中潰垸142個。

  三峽工程的建成,為根治洞庭湖區百年水患創造了有利條件。據了解,三峽工程的建成使用後長江中下遊分洪量減少,減輕了洞庭湖區的防洪壓力。同時,三峽工程投入運行後,長江進入洞庭湖的泥沙銳減,洞庭湖淤積量將大幅減少,這對維持洞庭湖調蓄容積和延長洞庭湖壽命十分有利。

  但專家們同時指出,三峽工程建成後長江泥沙量減少,清水下泄使長江河床被不斷刷深,長江入洞庭湖水量也隨之減少。雖然在枯水期三峽下泄量有所增加,但仍不足以補償衝刷造成長江入湖水量的減少,受此影響,近年來長江入洞庭湖三口河係衰退特征已十分明顯。

  水利部門的監測顯示,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長江入湖水量多年平均徑流1501億立方米,而1990年至1998年長江入湖多年平均徑流量已減少至621億立方米,減少880億立方米。三峽水庫蓄水以來,長江入湖水量進一步減少。

  水文曆史監測資料表明,2006年9月20日至10月31日,總入湖水量僅為15.3億立方米,比同期多年平均情況減少93%。據悉,曆史上幹旱嚴重的1972年10月長江平均入湖流量為2114立方米每秒,而2006年10月入湖平均流量隻有當時的1/4。

  今年9月15日,三峽工程開始實施試驗性蓄水,攔蓄水量占來水總量的30%左右,減少了下遊來水量。10月中上旬,三峽入庫流量為13000立方米每秒左右,出庫流量維持在7000立方米每秒,這使得長江入湖水量進一步減少,洞庭湖出流加快,導致湖區水位相應下降,湘江下遊水位有所下降。

  此外,根據三峽工程運用調度方案,三峽水庫每年從5月下旬開始集中泄水,增加下泄流量,洞庭湖水位平均抬高0.62米至1.25米,而這一時段正值湖區梅雨季節,外湖水位高導致湖區堤垸內各類涵閘無法自排,排澇泵站揚程與運行時間增加,生產成本提高。

  專家認為,洞庭湖進入“後三峽”時代後,其綜合治理的思路也應相應進行調整,應盡量拓展三峽工程綜合效益,緩解不利影響。從目前看,“後三峽” 時代洞庭湖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高水資源的綜合配置能力,盡管通過三峽調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洞庭湖的水荒,但更重要的是加強洞庭湖區自身的工程性水利建設。

  首先,在洞庭湖幹旱特別嚴重的“三口”地區,有必要采取工程性措施補水。湖南省地質專家童潛明等人提出,通過在上荊江南岸建設水閘和渠道,可將長江水引入洞庭湖區。據他們測算,如果通過工程在9月至10月、11月至次年2月引進長江水80億立方米,可灌溉洞庭湖區商品糧農田600萬畝,澤潤濕地近2000平方公裏。

  其次,由於連年幹旱已逐漸成為洞庭湖區的常態,湖區各縣市還應改變以往農田水利建設重排澇、輕抗旱的傳統思路,充分利用現有的內湖和蓄洪垸窪地蓄水,並利用湖區密布的水網河係修建平原水庫,在豐水期留蓄寶貴的水資源,不僅利於枯水期保障農業生產和居民飲用水安全,還可補充濕地生態水量,實現生產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據了解,目前湖南省已擬在藕池河東支的鯰魚須河、藕池河中支陳家嶺河、藕池河西支和鬆滋東支大湖口河等建設4處平原水庫。這些水庫建成後,高洪時可滯洪蓄水,枯水期可引江濟湖。對洞庭湖北部可能發展為新的幹旱走廊的地區則要加強垸內灌排體係建設,興建一批提灌泵站等提水工程,在平原水庫無法蓄滿時為其供水。

  第三,應高度重視洞庭湖濕地生態環境保護。近年來由於湖區水位下降,洞庭湖濕地已開始出現濕地生態逆向演化跡象,因此三峽工程應盡快實施生態調度,保證洞庭湖區河流湖泊生態最小需水,維持河流生態流量,維護河流、湖泊和濕地的生態健康。

  相關鏈接

  洞庭湖概況

  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境內,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長江中下遊重要的調蓄湖泊。洞庭湖南匯湖南湘、資、沅、澧四水,北納鬆滋河、虎渡河、藕池河三口分泄的長江水,東接汩羅江和新牆河水,江河來水進入洞庭湖後經湖泊調蓄,由城陵磯注入長江。

  洞庭湖現有天然湖泊麵積2625平方公裏,容積167億立方米。洞庭湖多年平均入湖水量為3000億立方米,入湖合成洪峰多年平均值4萬立方米每秒,出湖多年平均最大洪峰量為2.88萬立方米每秒,洞庭湖多年平均消減洪峰約30%,為整個長江中下遊防洪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洞庭湖有大小堤垸266個(其中萬畝以上的堤垸156個),根據保護對象的重要性及調蓄作用的主要性,劃定了11個重點垸和24個蓄洪垸。洞庭湖一線堤防3471公裏,保護著1000萬畝耕地、約1008萬人口。洞庭湖區人口密集,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社會經濟地位十分重要。

  洞庭湖的曆史變遷

  洞庭湖及其與長江之間的關係並非一成不變,而是經曆著一個漫長的曆史演變過程。

  在秦漢以前,雲夢澤南邊長江,北通漢水,方圓900裏,麵積近2萬平方公裏。長江洪水出三峽後,入雲夢澤,再下漢口。由於有雲夢澤的調洪,當時 “洪水過程不明顯,江患甚少”。那時的洞庭湖,還隻是君山附近一小塊水麵,方圓260裏,其餘都是被湘、資、沅、澧四水河網切割的沼澤平原。

  在長江和漢江大量洪水湧入雲夢澤的同時,大量泥沙也被帶到雲夢澤,由於長時間的淤積作用,到了魏晉南朝時期,即公元500年前後,雲夢澤由過去的方圓900裏縮小為三、四百裏,逼使荊江河段水位抬升,江水倒灌入洞庭湖,使洞庭湖與南麵的青草湖相連,由過支的方圓260裏擴大到方圓500裏。

  到了唐宋時代,統一的雲夢澤已不存在,代之而存的是星羅棋布的小湖群,故稱湖北為“千湖之國”。在雲夢演變成大麵積的洲灘和星羅棋布的小湖群的同時,也形成了荊江河槽的雛形,有九穴十三口作為洪水入湖通道。荊江水位進一步抬升,使洞庭湖南邊青草、西吞赤沙,橫亙七、八百裏。

  當荊北出現大麵積洲灘後,人類就在洲灘上從事生產活動。晉朝(公元325年前後)開始在江陵築堤防水。在九穴十三口分流的同時,泥沙又淤塞了九穴十三口,分流作用越來越小,人們又在河道淤塞的條件下進行堵口並垸。到公元1524年九穴十三口中江北岸的最後一道郝宋堵口,才形成了統一的荊江大堤,統一的荊江河槽和江漢平原。1650年再堵位於荊江大堤下遊龐家口(湖北監利縣西門淵),從此,江水被約束在單一的荊江河槽裏,不能再向江漢平原分流,這就使洞庭湖麵進一步擴大到盛時期,方圓900百裏,洪水湖麵6270平方公裏。

  洞庭湖作為長江的通江湖泊,與長江息息相關。長江幹流的超額洪水和長江幹流的泥沙問題,是江湖關係曆史演變的主題。縱觀江湖關係曆史演變的全過程,可以概括為七個階段:

  一、公元1000年以前,長江穿雲夢澤而下,完全由雲夢澤調洪。

  二、公元1000-1524年,雲夢澤淤成星羅棋布的小湖群,有九穴十三口分流,荊江水位抬升,洪水倒灌洞庭湖,洞庭湖由小變大。

  三、公元1524-1860年,九穴十三口盡堵,荊江大堤形成。洞庭湖擴大到全盛期6270平方公裏。

  四、公元1860-1956年,形成四口分流,洞庭湖調洪與洪湖沔陽倒灌雲夢澤調洪並存。

  五、公元1956-1967年,洪湖沔陽黃蓋湖等通江湖泊盡堵,長江幹流洲灘民垸圍墾,再抬高荊江水位,四口(1959年後為三口)向洞庭湖分洪,中遊通江湖泊隻留下洞庭湖單獨調洪。泥沙淤積使洞庭湖由大變小。

  六、公元1967年以後,下荊江裁彎擴大了荊江泄洪量,降低了石首沙市水位,使入湖水沙量減少,螺山河道淤塞、泄流量減少,加上圍堵通江湖泊的雙重影響,抬高了城陵磯水位,城陵磯地區分蓄洪量擴大,洞庭湖口出遊受頂托。

  七、公元2002年以來,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江湖關係進入一個新階段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