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真正的“地王”?

來源: rondo 2009-10-23 10:39:4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707 bytes)
最近數月,“地王”的身影從金融危機的沉睡中蘇醒過來,從北京到上海,從東部到內陸,頻頻顯現。

  在中國,影響“地王”的除了“地段”這個決定性的要素,還有一係列想像不到的“企圖”與“利益”,一連串複雜隱秘的“背景”與“變量”。“地王”的產生,在土地實行公開拍賣之後,曆經了以順馳公司“螞蟻變大象”為代表的第一階段、以把“地王”作為圈錢題材的第二階段、以國企密集出手為特征的第三階段,其風雲變化、跌宕糾葛,體現了樓市的軌跡,亦傳遞出中國式的財富爭奪與分配的特性。

  國企時代:真正的老大哥來了

  標誌“地王”:北京廣渠路15號地塊 地價:40.6億元 競得者:中化方興

  在“京城地王”廣渠路15號地塊的爭奪中,華遠總裁任誌強料事如神,SOHO董事長潘石屹事後才如夢方醒。而他們的共同點是:都沒拿著這塊地。

  2009年以來,以任誌強和潘石屹等為代表的地產大佬們已不是頭一回在“地王”競拍中铩羽而歸。伴隨著他們的“失敗”,是“地王”國企時代的驟然降臨:真正的老大哥來了。

  6月30日下午,在前往北京市國土局的路上,潘石屹打電話問任誌強去不去廣渠路15號地的競拍現場。華遠跟他們一樣,報了名,交了保證金。任誌強說不去,同時勸他也別去,去了拿不著。“為什麽拿不著?”潘石屹不明白。“政府給國企這麽多錢,他們可瘋著呢。他們拿著這些錢該幹什麽去?沒地方去。這塊地,無論如何他們會發瘋的。”任誌強答。

  就在任誌強下這個判斷的四天前,央企成都中澤置業以19.6億元奪得北京“奧運村鄉地塊”,創造了北京單價最高的“地王”,樓麵地價達15217元/平方米。地產業內人士開始認為,國家的4萬億元,多數落到國企口袋裏,並被投向回報高的房地產行業。

  潘石屹還是去了競拍現場,旁邊都是他認識的開發商,後麵則坐著新麵孔。潘石屹禮貌地向他們問好,詢問是哪家公司。“小公司。”新麵孔們回答。

  17點20分,經曆97輪競標、一個小時的鏖戰,主持人最終落槌,潘石屹不認識的“小公司”——國企中化方興拿下此地,樓麵地價1.6萬元/平方米,北京“新地王”易主。40.6億元,一次性付款。中化方興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在拍賣前,所需資金就已從上海調撥到北京。

  草莽時代:“螞蟻變大象”的秘訣

  標誌“地王”:北京大興黃村1號地 地價:9.05億元 競得者:順馳

  如今奪人眼球的“地王”其實由來已久,在國企如出籠猛獸般闖入地產市場之前,“地王”時代卻由一家自稱“小螞蟻”的公司拉開了大門。

  2003年12月8日,來自天津、自稱“小螞蟻”的順馳,成功打入北京地產圈。在“京城世紀第一拍”中,它拿下北京“地王”。

  競拍的北京大興黃村1號地是土地供應製度改革以來,北京首次采取拍賣方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2002年5月9日,國土部出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定》(以下簡稱11號令),叫停已經沿用多年的土地協議出讓方式,要求從當年7月1日起,商業、旅遊、娛樂和商品住宅等各類經營性用地,必須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進行公開交易。

  競拍者隻來了10家,包括順馳、廣東富力、北京華潤等。對於11號令能否真正執行,地產商們更多持觀望態度,有5家競標者竟然沒有舉過一次牌。曆經30分鍾、67個回合,順馳終以9.05億元拿下這塊地,樓麵地價達2037元/平方米,成為當時的北京“地王”。而主辦方對這塊地的原估值是6億元。

  順馳本來是天津最大的地產中介公司,附帶做過一點新商品房開發。“螞蟻”想變“大象”,支撐的是他們對11號令和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理解。除了這個“天時”之外,還有“地利”。“招拍掛”土地可分期付款,周期長達2至3年。拍賣拿地的話,第二天順馳便跟當地政府開始“交涉”變更付款方式,往往僅支付10%左右的首期款就獲得地塊運作權。然後,又拿地去銀行抵押貸款。房子可以銷售時,又可以用房子抵押貸款。

  隨著“8·31大限”將臨,地產商們才開始慢慢醒過味兒來。“8·31大限”,是指2004年3月30日,國土資源部、監察部聯合下發《關於繼續開展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

  情況執法監察工作的通知》。通知規定,2004年8月31日後,不得再以曆史遺留問題為由采用協議方式出讓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國有土地使用權必須以公開的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式進行。

  曾在“京城世紀第一拍”中觀望的華潤,亦開始仿效順馳。2005年8月1日,北京清河地塊競拍,華潤與順馳死磕到最後,以25.65億元競得。此地價每平方米超過3600元,華潤成為北京新“地王”。

  群雄時代:“地王”是股市圈錢的最佳題材

  標誌“地王”:東莞塘廈大坪村地塊 地價:26.8億元 競得者:萬科

  “我們已經舉牌了,不能這樣成交!”2007年7月12日,在東莞市土地交易中心,東莞塘廈大坪村地塊競拍現場,緊隨主持人的落槌聲,金地憤怒的反對與萬科慶祝成交的鼓掌聲同時響起。萬科拿下的這塊地樓麵地價高達1.5243萬元/平方米,成為當時廣東省的新“地王”。

  類似的場景在當時風起雲湧的“地王”競賽中並不罕見。“‘地王’輪流坐,今天到我家”的輪莊景象,在2007年成為中國房地產的獨特一幕。它和當時繁榮的股市資本市場是同枝並蒂的兩生花。拿地就拿到了“題材”,有題材就能上市圈錢,圈到錢就能迅速做大公司。在“地王”群雄時代,這已是無論大小幾乎所有地產公司在那一年的金科玉律。

  萬科在全國“瘋狂”拿地。兩個月後,其福州“地王”樓麵地價7100元/平方米,該區域當時的房價約6000元/平方米,“麵粉”比“麵包”還貴。之後,萬科又當上北京“地王”,以17億元奪下北京西大望路27號地塊,樓麵地價接近1.3萬元/平方米。

  資本市場為上市房企的躍升鋪平了道路。滬深股市2006年6月股改完成後,暫停了兩年的IPO和暫停了一年的國內股市融資正式恢複。上市房企可以在股市發行債券,或增發股份。

  最早上市的萬科,直接在資本市場通過配股、增發等圈錢無阻。僅一年半,萬科即從股市融資200億元。金地亦然,2007年6月初完成45億元增發後,又馬上公開募集資金180億元。

  其實,碧桂園在香港成功上市的財富神話,已成“股地拉扯”的標杆,而碧桂園的致勝法寶是其1814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由此,地產商們發現了一個“好玩”的掘金遊戲:上市圈錢—圈錢拿地—拿地維持企業繼續再生產,周而複始。準備上市的地產商則先圈地。

  在席卷全國的圈地以融資的浪潮下,一向理性的廣州地產商也“集體失智”。2007年,成了廣州住宅用地交易最活躍的一年。廣州市總共成交住宅用地50餘宗,其中27塊地的地價因為一次次刷新了所屬區域地價的新高,被冠以“地王”的稱號。


ZT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誰是真正的“地王”?
  • 由海歸博士輕身想到20多年前一位校友的跳樓
  • 見到了毛主席的國慶節 ZT
  • 美國還有這麽一個超高收入的工作群體 (圖)
  • 人民幣又要開始升?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