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回升趨勢鞏固 全球經濟迎來複蘇曙光
2009年10月22日17:0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0月22日專電(記者韓潔、劉錚) 繼二季度中國經濟實現7.9%的高增長後,三季度中國經濟繼續呈現回升態勢。國家統計局2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為8.9%,正逼近危機前水平。這意味著,國際金融危機大規模爆發後的一年間,中國經濟正走出一條“V”形反彈回升之路,並成為帶動世界經濟走出衰退的重要力量。
“中國實現全年8%的增長目標是有把握的。”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22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充滿信心地說。他表示,中國實施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取得了明顯成效,經濟企穩回升勢頭逐步增強,總體形勢積極向好,為實現全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奠定基礎。
“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為全球經濟複蘇帶來希望。”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數據表明,今年9月,盡管中國進口下降了3.5%,但降幅比上月收窄13.5個百分點,並且從今年3月份起,進口值連續7個月環比正增加。
莊健表示,過去一年來,中國憑借4萬億元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以及“家電下鄉”等擴大消費政策,將巨大的國內需求拉動起來,不僅促進了國內經濟的快速回升,也為全球經濟複蘇注入動力。
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成為亞洲經濟複蘇的最好寫照。野村證券最新發布的《亞洲經濟周報》指出,中國、韓國和印度的經濟增長遠超過主要經濟體,並帶動亞洲除日本之外的經濟體迅速複蘇。報告認為,亞洲國家經曆過亞洲金融危機的洗禮,經濟基本麵成熟,而且各國都采取了擴張性政策並保持非常低的庫存水平,這些都是亞洲經濟迅速複蘇的重要原因。
在受危機影響嚴重的一些歐美國家,全球經濟的變化也使他們看到經濟複蘇的希望。由於出口前景樂觀,德國央行行長韋伯預計第三季度國內經濟增長率可能達到0.75%,德國政府則預計明年經濟有望實現1.2%的增長。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本月初也表示,美國經濟應該可以在今年晚些時候重新開始增長,但他認為,這種複蘇可能是在一段時間內的低速增長,而且未來一段時間內美國失業率仍會居高不下。
新興經濟體以及發達國家經濟數據的好轉,使各方看到了未來全球經濟複蘇的曙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本月初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由於亞洲經濟體表現強勁,其他地區也呈現穩定或適度複蘇的跡象,全球經濟將在2009年收縮1.1%之後,在2010年增長3.1%,重拾擴張勢頭。
但報告也對未來全球經濟發展趨勢保持謹慎和警惕,告誡世界各國要警惕貧困、失業、通脹抬頭以及財政資金緊張等潛在風險。
對此,21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在分析當前中國經濟麵臨的外部經濟環境時強調,雖然一些發達國家經濟開始複蘇,但基礎不穩固、動力不足,全球經濟複蘇將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告訴記者,當前世界經濟的複蘇仍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主要是一些根本問題並沒有解決,比如金融係統的壞賬、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和居民家庭負債率。此外,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也成為全球經濟複蘇的新挑戰。
以美國為例,本月16日美國財政部公布的美國2009年度財政赤字達到1.42萬億美元,是上一財年赤字的三倍多,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最高紀錄。野村證券報告認為,這一輪經濟低迷將為美國未來幾年留下龐大的赤字遺產,而現任政府的經濟刺激、醫療改革、促進就業等政策也將麵臨更多爭議和挑戰。
不斷攀升的亞洲外匯儲備也引發了新一輪關於亞洲資產泡沫的爭議。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徐明棋表示,要警惕亞洲存在的資產泡沫風險。一方麵是由於各國在危機後出台了一係列刺激政策和措施,全球流動性充足;另一方麵,大量過剩的流動性紛紛湧向複蘇前景較好的亞洲特別是中國。
以中國為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國外匯儲備餘額達到2726億美元,同比增長19.25%。同時,中國9月實際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資同比增長18.9%,比8月份增幅提高12個百分點。
莊健認為,境外資本流入的增加與近期美元貶值有關,而前期澳大利亞央行率先加息行為無形中也加大了中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給決策者帶來新的挑戰。他建議,中國宏觀調控部門當前應繼續實施“雙擴張政策”,同時也要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要警惕流動性過剩及價格上漲帶來的通貨膨脹抬頭風險。
此外,全球經濟探尋複蘇之路仍麵臨一些深層次挑戰。伯南克本周一呼籲,隨著全球經濟複蘇,全球失衡問題有可能再度抬頭。為了確保全球經濟實現“更均衡、更可持續的”增長並降低金融動蕩風險,中國等亞洲國家應將重點放在降低過度儲蓄並刺激消費上,而美國則需要增加儲蓄並逐步削減聯邦赤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