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政變幕後的秘密:一本書 汙染了半個地球(圖)

來源: aTouchofZen 2009-10-14 16:16:2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548 bytes)
核心提示:無論是北美、歐洲、東南亞國家的華人,還是從這些國家回國的留學生,或者常駐國外和臨時出國的公務人員,都傳聞林彪並非摔死在蒙古溫都爾汗附近,而是在北京被毛澤東搞掉的。這些國家的老外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更容易相信這本書的內容。原蒙古外交部專員、曾參加中蒙雙方視察林彪墜機現場的古爾斯德,一直堅信墜毀的飛機上沒有林彪。當我向自己接觸到的海外歸來的年輕人講明事實真相的時候,他們也往往以《林彪的陰謀與死亡》一書的論點,同我爭辯。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38.tinypic.com/r2rujc.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在大漠那邊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作者:孫一先

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終於過去了,我們的國家曆盡劫波。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她逐步走上了改革開放的坦途。當年驚心動魄、震驚中外的“九一三”事件,日漸遠去,有些被人們淡忘了。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

1982年,我奉派到紐約,在中國常駐聯合國軍事參謀團任職。1983年,一位華僑朋友向我推薦一本在美國出版的新書,是英文寫的,書名為《The Conspiracy and Death of LinBiao》,作者Yao mingle。這是一本侈談“九一三”事件的書。1983年6月,由台灣時事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譯成中文印刷發售,書名直譯為《林彪的陰謀與死亡》。8月,香港遠東評論出版社也翻譯出版,將書名更改為《林彪之死——流產政變幕後秘辛》。作者的名字,台灣版譯為姚明理,香港版則譯為姚明樂,並指出按中文諧音似“要鳴了”的意思。從該書台灣中譯本的用詞、用語、句法、語法來推敲,都是很流暢的中國話。書中涉及的一些有名有姓的重要人物,特別是在國內也鮮為人知的中共中央領導人的活動場所和一些軍事機密單位的地點,除作者有意掩蓋(例如說玉塔山實有所指,因某種原因而更改名稱)的以外,都是驚人的準確。我懷疑這本書是先用中文寫成,然後譯成英文出版的,而在其背後可能有一夥專門搜集中國大陸情況的人群或者一個專門機構。

該書的“緒論”,是由美國頗有名氣的“內幕記者”史丹利·卡諾寫的。這位記者曾替一家美國報紙在台灣擔任特派員十多年,擅長把報道和謠言拚湊到一起,然後與官方消息來源相印證。1971年11月27日,他在《華盛頓郵報》頭版,以《林彪據信已死》的大字標題,第一個在美國披露了“九一三”事件的消息。卡諾在“緒論”中,雖然沒有直接肯定《林彪的陰謀與死亡》一書所編造的謊言,但他故意閃爍其辭地說:“這本書的故事確實和最近幾年有關林彪事件的謠言和報道相當吻合。”

起初,我對這本書並未在意,認為美國和港台的出版商,慣於搞一些聳人聽聞的東西,來誣蔑中國共產黨。然而,由於這本書是用英文和中文兩種文字出版,在海外無論華人或者老外都可以閱讀,其影響由北美到歐洲逐漸擴大。

林彪外逃機毀人亡,一直到80年代中期,我國政府對其出逃細節和其座機墜毀原因,沒有對外公布過材料,海外的中國人,特別是一二十萬留學生,在尋求林彪死因時,自然把注意力轉向這本書。結果,使得這本書製造的謊言不脛而走,幾乎汙染了半個地球。

這本書的梗概如下:

首先作者冒稱是“看到中共中央有關林彪死亡文件的高幹之一”。不僅如此,他還“看了參與林彪陰謀的人所做的證詞”,看得越多他越懷疑:為什麽林彪毫未抵抗就接受失敗?為什麽連動都沒動就放棄了武裝政變計劃?為了向讀者灌輸並加深這種疑問,作者捏造了一個名叫趙研極的人。1971年9月到1973年,這個人擔任“中央辦公廳特別調查小組”組長,任務是製造林彪事件的掩飾性文件。此人病死前曾留下一份回憶錄,被本書作者“發現”,作為全書第一章發表,並在其他章節中時而引用。

這個趙研極自稱“在軍中的地位很高”,但“已有很久沒有參與重要軍務”;他“從來沒有率兵打過仗”,1955年毛澤東授予他軍銜時說:“你在戰場外有卓越的貢獻。”1971年9月14日,汪東興把他從大連八七療養院接到北京,派給他的“任務是調查、研究並報告某些與黨中央所做有關林彪的中共中央聲明相抵觸的資料”。他在調查中發現,“以林彪的性格和經曆,竟會像隻縮頭烏龜般躲在北戴河,任由他的愛人和兒子與毛澤東做生死鬥爭,這似乎是不相稱也不可能的事”。由此他懷疑“除非有另一個林彪”,他於是就偷偷地去“發掘”這另一個林彪。

該書作者利用“趙研極的回憶錄”,把事情搞得撲朔迷離,之後就根據他“所看到的‘中共中央一類檔案’”,來編造林彪另有更大陰謀、最後死於毛澤東之暗害的神話。

連環套,是曆來武俠小說和驚險小說慣用的表現手法,該書作者也求助於這種方法,“創作”了陰謀中的陰謀這種離奇故事。書中寫道:

林立果當上空司作戰部副部長之後,就刻意發展“上海小組”等秘密組織。有一天,他對周宇馳說,要準備暗殺並推翻毛澤東,要周起草武裝政變計劃,並強調這是他爸爸的意思。事隔不久,林彪叫吳法憲去,向吳交了底:“現在主席是決心要我在他之前死,他也要你們全部陪我到八寶山去”,因此必須“使用特別手段”,“迅速行動,控製情勢”,“毛澤東的旗子不必摘下,但他的權力要除掉”。之後,吳法憲獲知林彪已經同黃永勝做過類似的談話,很快也要同李作鵬、邱會作談。

那麽對於墜毀在蒙古境內的中國噴氣飛機怎樣解釋呢?該書作者繼續編造:

……林立果(當時已到西郊機場)突然之間變得不知所措,……周宇馳叫潘景寅率領機員登機,並打電話給機場說,空軍司令吳法憲下令這架三叉戟準備起飛,然後叫劉沛豐陪林立果上飛機,……機上有七名機員,其中一名通訊員是中年婦女,其他都是男性:兩名駕駛員、一名領航員、一名總機械工程師,以及兩名機械員。……周宇馳在地麵看到陸軍開進機場,正接近停機坪,就用無線電通知林立果立即起飛。林立果問周自己怎麽辦,周說他可以乘直升機逃走,將在約定的地點會合。

周恩來找黃永勝談話,說林彪已供認了他的秘密活動,將聽候命令,接受審查。黃永勝感到已無回避餘地,林彪屈服了,他隻能跟著做。周令黃給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打電話,說他已認罪。這幾個人看到已別無選擇,也都俯首認罪。周要吳法憲到空軍指揮所去,向各軍區空軍和指揮中心發布命令,禁止全國各機場起降任何飛機,並問他是否可以迫使逃走的那架噴氣式飛機下來。吳指示北京空軍司令李際泰,派四架殲7飛機,從楊村機場起飛,去內蒙古追那架三叉戟噴氣機。當那架飛機朝中蒙邊境飛去時,周問吳怎麽辦,吳主張將它擊落,周同意,吳就讓李際泰下令靠近邊界地區的三個導彈營發射地空導彈。那架飛機進入蒙古領空後,就從雷達屏幕上消失了。據空軍的攻擊效果分析報告認為,第一批導彈已將這架飛機擊中使其受傷,但駕駛技術高明的潘景寅,立即降低高度躲避雷達追蹤。

三叉戟256號飛機墜毀後,在烏蘭巴托的中國大使館派人到失事地點展開調查。大使館用電報傳回北京外交部呈周總理的秘密報告上,標有“81029號絕密文件”字樣,裏麵說墜機的乘客年齡在二十至五十歲之間。大使館努力安排把屍體運回中國,但後來接到一項命令——事實上是毛澤東直接下達的——要屍體就地埋在墜機地點附近。

蘇聯和蒙古均派技術人員對已埋葬的屍體進行檢驗,至少有一些蘇聯的驗屍人員不相信林彪是那次墜機而死的乘客之一。

文章到此完而未完,作者在該書最後一章,引用“趙研極的回憶錄”,說1973年汪東興透露了幹掉林彪的安排,是毛澤東一手策劃的,在返回北京的火車上,就已確定了實施計劃,而且“毛澤東堅持在林彪所選擇的政變地點,來打他和林彪的最後一仗”。

從這本書的以上主要內容,可以看出它的險惡用心所在。它鑽了我國保密製度嚴格,關於林彪外逃細節及其座機墜毀詳情一直沒有發表官方詳細材料的空子,大肆造謠生事,混淆視聽,並且一版再版,擴大發行範圍。它的汙染範圍之大,影響之深,使當代許多演義性小說望塵莫及。無論是北美、歐洲、東南亞國家的華人,還是從這些國家回國的留學生,或者常駐國外和臨時出國的公務人員,都傳聞林彪並非摔死在蒙古溫都爾汗附近,而是在北京被毛澤東搞掉的。這些國家的老外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更容易相信這本書的內容。原蒙古外交部專員、曾參加中蒙雙方視察林彪墜機現場的古爾斯德,一直堅信墜毀的飛機上沒有林彪。當我向自己接觸到的海外歸來的年輕人講明事實真相的時候,他們也往往以《林彪的陰謀與死亡》一書的論點,同我爭辯。

我深感有必要也有責任,向公眾說明導致林彪機毀人亡的事實真相,以澄清視聽。於是,在我任職期滿回國以後,1986年冬天,在一個出版社的朋友勸說下,以筆名“伊白”寫了一篇文章《林彪折戟沉沙目擊記》,發表於《萬象》雜誌1987年1月號上。這份雜誌雖然很快被搶購一空,一些小報爭相摘登,好些讀者給我寫信,但它的影響畢竟有限。


所有跟帖: 

回複:林彪政變幕後的秘密:一本書 汙染了半個地球(圖) -Green_sky- 給 Green_sky 發送悄悄話 (54 bytes) () 10/15/2009 postreply 17:02:4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