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9/19/xin_25209061907221562019515.gif)
中國製度優勢造就發展奇跡
2009年09月23日 07:54 來源:國際在線
中國發展的加速度超過了西方的普遍預計,“中國奇跡”一詞,首現於西方,正是它們為中國發展速度所震驚的高度總結。
上個世紀80年代,在當時風靡全球的《大國的興衰》一書中,美國曆史學家保羅·肯尼迪預言中國是“候選大國”,但一段時期內,影響很難從自身向外輻射;時隔十幾年之後1996年,美國的戰略家布熱津斯基就大大提升了中國的重要性,在那本被認為是國際政治大作的《大棋局》一書中,他認為,中國將成為亞洲最重要的國家,但中國的影響基本局限於亞洲,中國要想崛起為世界性的超級大國,還很難;2009年,在美國的另外一位戰略家、也是中國通的戴維·蘭普頓的新書《中國力量的三張麵孔》中,預言中國將從財富、技術和智慧全方麵崛起,並將可能是下一個最有影響的大國。
在短短的30年中,美國最負盛名的三位戰略觀察家,各自向上修正他們對中國的評估,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這說明,中國發展的加速度超過了西方的普遍預計,“中國奇跡”一詞,首現於西方,正是它們為中國發展速度所震驚的高度總結。
數據也從另一方麵證明了中國奇跡,根據IMF的數據,中國今年上半年超過德國成為世界最大出口國,2009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將超越日本,躍居世界第二,這比最樂觀的預計提前了5年時間。
如果再回顧18世紀工業革命近300年來的世界曆史,我們可以發現,世界工業強國的次序雖有變化,但一直是西方列強所壟斷,中國如今成為生產規模僅次於美國的工業強國,是三百年來未有之現象。
這是真正的奇跡。這一奇跡是如何出現的?
在中外學者的各種觀點中,有“市場機製”說,“經濟全球化”說,有“技術轉移”說,也有“中國運氣”說,不可否認,這些因素都為中國奇跡般的發展貢獻了動力,但筆者以為,其中一個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即在於新中國的社會主義製度,使得中國能夠抓住機遇,以趕超先進。
社會製度,主要包括經濟製度和政治製度。從全球化競爭的角度來說,社會製度問題就是中國以什麽樣的方式,來組織中國的資源和力量,來參與國際競爭的問題。當前來看,中國的社會製度包括:社會主義民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製度,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等。
從新中國的經濟建設成果來看,這些社會製度在組織中國的內外部資源,推動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方麵,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它使中國的經濟機器高效率地運轉,使中國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使中國可以保證本國經濟命脈的獨立性,科學技術研發體係的完整性,將有限的資源迅速投入到對國計民生影響重大的領域。而這一切,在落後者追趕先進國家的努力中,都是至關重要的。
須知,在當前全球化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綜合競爭中,先進國家會設立各種全球性的規則和製度來規範其他國家,防止其他國家趕超。如在科學技術方麵,推行嚴格的知識產權製度;在社會製度方麵,推行自己所熟悉、並低成本運行的西方式民主製度;在經濟方麵,利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來推行西方的經濟製度,約束任何不利於自己的製度創新。
西方推廣自己的社會製度,甚至願意倒貼金錢,也要輸出各種“顏色革命”。這和他們千方百計封鎖技術,不願意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先進科技的本質是一樣的,雖然一個是硬要給,一個偏不給,都是為其戰略利益服務的。
遺憾的是,中國社會製度的優越性不僅僅為西方世界所有意忽略,更為他們所歪曲,它們甚至要中國放棄自己的製度,而采納西方的社會製度。
僅從經濟成本來說,中國就不可采用西方的社會製度。可以想象,美國要是采用中國的製度,它會變得多麽混亂不堪,就是讓它們形成一套遍布各個城市的居委會組織,也要花費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成本;同樣道理,中國若采用西方的社會製度,將意味著中國的社會組織方式發生混亂,在中國自身社會製度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完整的科技研發體係,國民經濟命脈等都將遭遇致命的衝擊。
在回顧新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之際,我們應該為中國的社會製度大聲喝彩,因為這是中國奇跡的真正關鍵之所在。唯有明白這一道理,方可在未來的改革與發展浪潮中,踏準時代脈動,為世界文明之未來,提供中國式的貢獻。(來源:《世界新聞報》)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9/19/xin_25209061907221562019515.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