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調侃出文革

 

/心之初

 

世上最好玩的文字,肯定是中國文字。玩的人多,玩得悠長;字是字,字也是詞,能發聲,也能達意。瞧這題目,通不通?出門趕集,英雄出少年。要把“出”按頭句裏的“出”來解,調侃之人,當斬立決,調侃出個文革;但把“出”按第二句裏的“出”解,調侃出自文革。

 

調侃是文革革出的,這我敢肯定。這個詞大概起於王朔走紅中國時,那時文革完,人歡快,想說話。十年人性泯滅,十年八個樣板,脖脛上就扛個吃飯的家夥,或像王小波說的,扛個雞窩(“統一思想”的母雞要下蛋,拉不拉屎,小波沒說)。

 

我說不清這“調侃”和譏諷,挖苦,或嘲諷有啥差別,但全國人民都這麽說,該不是大家愛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第七條吧?,人之兄;調,調戲。“調戲人之兄“,這詞怪也。怪,有怪的用處,回首文革,恢複了正常心智的人就很難發現不怪的,但有找不到道理去解釋。

 

文革,怪哉怪哉多的是。比如“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草隻能喂牲口,苗能長糧食。要草,就是要當社會主義的牲口;不要苗,是不是說不要資本主義的人?道理何在?邏輯何在?但這可曾是咱口號國的口號,“五綱國”的非常。這樣的口號,該不該調侃?

 

我看,調侃有點像數學裏“歸謬”。碰到個不是道理的道理,先不管道理的軟硬(文革裏的硬道理,多了去了)。孤狗調侃:“以言語戲謔嘲弄”。我不滿,因為戲謔嘲弄挖苦婉諷這類詞多得很。或許咱中國人日子過得沒勁,創新詞來提勁。

 

我不調侃,年輕時有點一臉狡猾,但骨子裏老實巴交。有點說話毛病,愛讓話轉點彎,誰讓咱是讀了點書的人呢?文革剛開始時,我是個孩子,文革玩完時,我已是個漢子。雖說表麵上一天快快樂樂,到晚卻常常迷迷茫茫。

 

後來七六秋雷一聲響,交城出了華國鋒。翻過一年咚咚咚,小平同誌又開張。七七年底,我鯉魚跳龍門,成了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人一被時代可愛,就忙得一天到晚東倒西歪。就是那會吧,沒念過大學的聰明王朔,憑著調侃,引領起文革後的調侃新潮流。我念過幾本王朔小說,說實話,並不喜歡,因為我認為人的情感裏,人心裏必須有些不能調侃的神聖。記得讀王朔的一本書,講他從來不喜歡他媽抱他,他說是因為不喜歡中年女人熱哄哄的胸脯。我好像就從那不看他的書了。

 

我們的文化後來越來越痞了,母愛,真情,還有許多在人的心裏支撐著人走在世上的很多情感,都被王朔們給痞了。而王朔自己則變成個吸過毒嫖過妓的還大聲告訴世界的名人。我們走過的時代,真是太滑稽了些。我們有太多無奈,無奈裏,人民隻好隻能調侃,調侃那些“我們沒有辦法”。

 

願調侃能幫著祖國進步, 幫著我們肉人也有點精神。

 

8/1/2009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隨筆]調侃出文革
  • 真是越來越幽默
  • 我想身輕如燕
  • 又是九月九
  • 站在人生的半山腰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