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加拿大都有全民醫保
歐洲各國和加拿大等都享有全民醫保。目前世界各國的全民醫保大致有二種模式,一是英國式的國家包辦模式;另一種是德國式的市場與政府幹預結合模式。
英國的全民醫療體係是分級製:一級保健被稱為基礎保健,主要由家庭診所和社區診所等構成,幾乎佔了全民醫療體係資金的75%;二級保健是指醫院,負責重病和手術治療,及統籌調配醫療資源等,治療嚴重的病患。英國的這種全民醫療保健體係,服務效率及質量低下,開支龐大,浪費驚人。為此,美國現在談得最多的是德國式的強製保險製度。
德國是現代社會保障製度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全麵醫療保險製度的國家。1883年德國就通過了國家疾病義務保險及失業保險等製度。德國的社會健康保險體係與商業健康保險體係共存互補。醫保基金社會統籌,主要由僱主和僱員交納,政府酌情補貼。德國的法律規定人人都必須有醫療保險。高收入者可選擇收費高的醫療或參加私營醫保;低收入者則參加公辦社會保險。貧困家庭可獲政府的醫保津貼。所有的人不論收入多少生病後都能獲得治療。德國社會醫保製度下的保險機構不屬於任何政府部門,可以互相競爭,自負盈虧。
歐洲醫療經費以預防為主
美國每年二萬億美元的醫療用費中,大約百分之七十五是用在心髒病、哮喘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治療上。其中絕大多數是用在患者需要住院或急症等時候。歐洲各國以預防為主的全民醫療係統,大部分醫療經費則用在預防疾病上。如德國在2002年開始的「疾病管理」項目,就采取幫助有相關疾病的患者防病,使他們的死亡率明顯下降。
美國醫療先進世界第一。但據分析,美國近年拯救生命新醫療方法不斷出現,救人往往不惜成本,以致費用急漲。英國卻嚴格限製用過分昂貴藥物和治療手段來延長患者生命。
一個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決定這個國家醫療人均開支的最重要因素。從圖表一我們可以看出,全球20多個發達國家的人均醫療開支,與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加拿大的人均醫療開支正好在關係線上,為每年3678美元(指PPP美元,即消除了各國因匯率不同導致購買力相差的不可比性)。
美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比加拿大要高,醫療開支自然也會大。但按各國人均醫療開支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美國的人均年醫療開支應該是4819美元,而不是現在的6714美元。也就是說,美國的醫療開支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不正常地多了1895美元。
專家分析,美國比其他發達國家人均每年多花的這些醫療開支,可能來自以下幾個方麵:同樣的醫療手段在美國更貴;美國的醫療管理費用佔整個醫療開支比率過高;美國使用更多更貴的醫療診治手段;美國的誤診賠償使醫生更多使用保護性的防誤診手段,如不必要的醫療檢查等。比其他各國高出許多的人均醫療開支,差強人意的醫療質量,使美國醫療製度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
中國醫改方案出台,全民醫保有望
中國已經公布了實現全民醫保的方案,但來自專業界和社會公眾兩方麵的批評人士指出,這一雄心勃勃的方案缺乏操作細節。公布征求公眾意見的醫改方案粗略地列出了增加醫療保障資金和控製醫藥價格的計劃。當前的醫保體係將很大一部分人排除在外,沒有醫保的人不得不自掏腰包支付高昂的醫藥費用。
由於中國人口眾多,且常常成為傳染病的高發地,同時在從器官捐贈到中藥的使用等醫療革新方麵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的醫療製度改革具有全球性重要意義。醫學雜誌《柳葉刀》(Lancet)周一發布中國特刊稱,中國的舉措是對全球健康事業的重大推動。
醫改方案的整體目標是在兩年內覆蓋90%的人口,並在2020年實現全民醫保。這將使中國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大發展中國家。醫改方案的一大重點是讓公立醫院明確回歸非贏利性。上世紀80年代,由於中國縮減公共服務開支,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公立醫院的非贏利性質不複存在。
目前,公立醫院獲得的政府撥款很少,被迫像企業一樣運營。這些醫院常常會向患者大力推薦試驗性、價格高昂的藥品和治療。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上世紀90年代末,自費醫療占中國醫療開支的60%以上,這個比例比發達國家高得多。
醫改方案草案的製訂曆經一年之久,其間廣泛谘詢了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World Bank)、管理谘詢機構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以及中國大學裏一些公共衛生專家的意見。根據該方案,公立醫院的所有收入均應上繳國庫;政府有意為醫療服務設立價格標準,這表明中國的醫療體係很大程度上將實現國有化。這一方案招致了大量批評。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經濟學家劉國恩(Gordon Liu)說,當前的草案連專家也難以看懂。醫療谘詢機構思絡市場谘詢有限公司(Synovate Healthcare)的經理羅伯特?波拉德(Robert Pollard)說,醫改方案在資金來源和實施方麵不夠詳盡。
醫改方案的一大問題是,它未能說明在醫院的贏利能力受到限製,而稅收機製尚不完善的情況下,政府如何為實現了國有化的醫保體係提供資金。國家發改委網站上對該方案的評論目前已逾12,000條,為數可觀,這反映出公眾對醫療現狀的不滿以及對該方案的複雜性感到失望。一位署名李明(音)的人評論道,醫療改革應當讓我們能看得起病、住得起院、吃得起藥,這應該是醫改方案的最終目標,但由於我不明白草案說了些什麽,我希望這些目標沒有錯置,也希望醫改計劃不致最終流產。
美國:
美國的醫療係統,據世界衛生組織排名,大約在世界上排第37位。美國的新生兒死亡率,從1960年的世界排名第12位,跌到現在的第29位。在免疫接種疫苗上,美國在全球的排名為第67位,僅好過非洲小國波劄那。
美國人的人均壽命現在為77.9歲,在世界上排名第34位。遠低於歐洲的英法德意各國及鄰國加拿大。醫療製度排名這麽差,美國的醫療開支卻是全世界最高的,現在人均為7026美元,佔國民總值百分之十六。而英國人均醫療開支僅為3361美元。
美國醫療製度與世界上其他發達國家的不同,最明顯的是美國不是全民醫保。美國大約有百分之十五的人沒有醫療保險。這當中大多是買不起醫療保險的窮人,也有雖然有較高收入,但不想自己把錢花在醫保上的人(反正生了大病,國家還是要出錢為他們看病)。
2009年9月初,美國總統奧巴馬日前在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就醫保改革發表了45分鍾的演講。他認為美國醫保的“現狀不可接受”,並表示,他不是“第一個主張醫保改革的總統,但決心成為最後一個”。
醫保改革的目標之二是給無保險的人提供醫療保險。新的醫保計劃要求每個人都有保險,這是權利,也是責任。對於那些沒有醫保的人,政府將創建一個新的保險市場,讓個人和小企業能夠以有競爭力的價格購買醫療保險,而且不會因為失業或換工作而失去保險。如果個人和小企業負擔不起現有的最低價格保險,政府將按照所需數額提供稅收抵免。這個係統將在2013年成型。
醫保改革資金絕大部分來自節約
減低美國家庭、企業和政府醫療成本上漲的速度是奧巴馬醫保改革的第三個目標。醫保改革可能增加政府財政赤字,這是許多民眾的擔心,也是民主黨內保守派反對改革的關鍵原因。
奧巴馬9日為其改革計劃所貼的價格標簽是10年9000億美元。他同時信誓旦旦地表示,這一議案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不會為政府的財政赤字再增加哪怕 10美分,醫保改革的絕大部分資金將來自減少現行醫保體係中浪費和濫用的資金,其他費用則來自醫藥和保險公司的稅收。奧巴馬稱,如果能夠將醫療費用的增長每年降低1%。,長期而言就可減少4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
公共選擇不是政府接管
奧巴馬醫保改革爭議的焦點是要建立由政府主導的公共保險公司,奧巴馬認為這是引進競爭、降低醫保費用的關鍵。反對者認為,政府主導的保險公司將利用定價優勢最終將私營公司擠出市場,這意味著政府接管醫保市場,最終成為英國式的全民醫保。民調顯示,美國主流民意對英國的醫保模式並不認同。奧巴馬說,提供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共保險公司,主要是為了防止私營保險公司的濫權行為,其服務對象隻針對那些沒有保險的人。
由於民主黨內自由派和保守派在改革成本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國會未能在8月休假前就議案進行投票,使共和黨獲得機會利用休假大造聲勢,重新喚醒了美國民眾對選擇權、成本負擔等問題的擔憂,幾乎使奧巴馬醫保改革方案的民意支持發生逆轉。
奧巴馬盡管在演講中措辭強硬,但仍表示未來幾周內願意敞開大門傾聽任何嚴肅的建議。與克林頓16年前的形勢不同,今天反對奧巴馬醫保改革的人並不反對改革本身,而隻是對改革的內容和規模提出反對意見,因而奧巴馬的態度實際上為兩黨妥協預留了空間。
讓人人都能享有醫療保險
奧巴馬醫保改革目標之一是給已有醫療保險的人提供安全感,這將通過對保險公司的嚴格立法實現。奧巴馬表示,新的計劃隻會使目前的醫療保險方案更加出色。因為在新的改革方案下,保險公司因為投保人有既往病史而拒絕賠付,或因投保人生病而取消其保險計劃或限製他們的保險範圍均是違法行為。病人自費的額度將受到限製,因為“沒有人應該因為生病而破產”。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